雷江
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但由于实行愚民政策,加之二世而亡,在文学上鲜有成就,被后世讥为“秦世不文”。至汉代统一,盛世出现,文化也空前繁荣。散文这一文学体裁,迎来了又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文化讲坛
两汉散文
西汉和东汉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政论散文、历史散文和书信体散文。
政论散文,即论述社会政治问题的散文。汉朝建立,需要总结前朝教训,探索治国策略,于是一批胸怀天下的文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创作出大量政论散文。其代表作有贾谊的《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粟疏》。《过秦论》回顾秦朝的强盛历史,再现其土崩瓦解的过程,指出秦朝灭亡原因在于“仁义不施”。文章综合运用排比、对偶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既有先秦散文富于雄辩的余风,又开汉代文学文辞富丽的先河。《论贵粟疏》聚焦的目光则从历史回到现实,提出重农贵粟的主张,逻辑严密,文风质朴。贾谊和晁错的文章,深得鲁迅先生推崇:“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此外,两汉政论散文还有桓宽的《盐铁论》和王充的《论衡》,其立意高远,皆为名作。
历史散文,则是记述历史事件的散文。先秦历史散文,只有“编年体”和“国别体”两种体例,代表作分别是《左传》和《战国策》。到了西汉,一种新的体例横空出世,那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纪传体”,并成为“二十四史”的标准体例。《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记历代帝王政绩的十二本纪、记诸侯勋贵兴亡的三十世家、记重要人物言行事迹的七十列传、记大事年表的十表、记典章制度的八书,全书五十多万字,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史实。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因替败降匈奴的李陵辩解,遭受宫刑。他受此大辱,从此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巨著《太史公书》。除史学价值外,《史记》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史記》叙事艺术高超,在叙述中往往插入精彩描写,如《项羽本纪》讲“垓下之战”的故事,通过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将这一决定历史走向的决战写得悲壮雄奇,荡气回肠。其次,《史记》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塑造出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心机深沉而又知人善任的刘邦,勇猛善战却又刚愎自用的项羽,居功自傲却知错能改的廉颇等人。最后,与其他史书的冷静客观不同,《史记》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情感,抒发不平之气,寄托人生理想,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代历史散文除《史记》外,还有班固的《汉书》,其叙事严谨,语言典雅,亦为史学名作。
书信体散文,往往融议论和抒情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杨恽的《报孙会宗书》等。其中最为著名的,还得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在书信中,司马迁诉说惨遭宫刑后的屈辱,表达著书立说的决心,用笔纵横洒脱,用词变化多端,用情千回百转,堪称中国散文史上一篇言真事、抒真情的名作。
汉代散文,继承先秦优良传统,反映时代风貌,涌现出一大批佳作,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借鉴,对唐宋八大家乃至明清散文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经典课堂
一样精彩,各具特色
——《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赏析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选了两篇《史记》中的文章——《周亚夫军细柳》和《陈涉世家》。这两篇都是《史记》中的“世家”类文章,仔细品读,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
按事件发展顺序记事。《周亚夫军细柳》记录了汉文帝到霸上、棘门及细柳劳军的经过;《陈涉世家》先写起义原因和谋划过程,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最后写张楚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
详略得当。前篇对霸上、棘门劳军一笔带过,对细柳劳军则详细交代,重点突出;后篇对起义进军路线及政权建立只略做交代,对谋划起义及起义的经过则详细描写。这样安排,有利于突出陈胜的非凡才略和他反抗暴秦的首事之功。
通过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在《周亚夫军细柳》中,都尉、士吏和周亚夫各自只说了一句话,却铿锵有力,个性鲜明。在《陈涉世家》中,作者善于捕捉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现了少时陈胜的远大志向,比喻巧妙,形象鲜明,流传至今已经成为成语;又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分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形势,倡导为国而死的人生价值,有胆有识;还有“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提出斗争策略,展望胜利前景,富有鼓动性,极具感召力。
不过,两篇文章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塑造人物技巧有别。《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霸上军、 棘门军的松散管理和细柳军军纪严明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风范。《陈涉世家》则让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性格:陈胜一行奔赴渔阳,因为遇雨耽搁了期限,按照秦律要处以斩刑。“危难出英雄”,身处绝境,陈胜决定“举大计”,奏响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战歌,一个深谋远虑且具有反抗精神的领袖形象跃然纸上。
表现角度侧重点不同。《周亚夫军细柳》主要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主题,周亚夫在文中虽仅出现两次,一次是传言开营门,一次是以军礼拜见汉文帝,皆一笔带过;文章重点描写的是汉文帝劳军过程,并通过其见闻感受,侧面烘托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风范。而《陈涉世家》则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人物,虽有侧面烘托,却惜墨如金,仅为正面描写的补充。
小练习
1.《史记》中的“世家”多记录诸侯和勋贵的事迹,陈胜出身卑微,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2.《周亚夫军细柳》为何对主要人物周亚夫直接描写那么少?
参考答案
1.一是陈胜曾建立张楚政权,可入“世家”;二是表现了司马迁对陈胜反抗暴秦首事之功的肯定。
2.对周亚夫刻画主要运用侧面描写,详见“经典课堂”中的赏析。
古今漫谈
假如遭受屈辱的司马迁没有写成《史记》,那么他的生命是否就失去了价值呢?在这里,我们且来探讨生命的意义。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高楚姗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他死了,就会成为他自己所说的“轻于鸿毛”者;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他苟活,就会变成千万人耻笑的对象。
那么司马迁的受辱是促使他写成《史记》的原因吗?
似乎不是,或者说不全是。在司马迁受辱之时,他的《史记》已完成了一半。这么说来,无论这一场飞来横祸是否发生,《史记》的存在都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它的完整性不同。司马迁死,《史记》成为残卷绝笔;司马迁活,《史记》卷帙浩繁永存千古。
但这世上有多少没有《史记》的司马迁啊!如项羽,自刎于乌江畔,空留得“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叹,让后人扼腕而叹息……
鲍鹏山在《司马迁:生存还是毁灭》中说:“活着总要有个理由,或者说,在遭受极辱时仍隐忍偷生,必须有其代偿物。”
这句话我不能说是认同的。设想司马迁没有《史记》,不是说他没有写完,而是说他根本没有开始写,而这时,为了阻止皇帝滥杀无辜,他挺身而出、慷慨进言,结果却被迫入狱,遭受宫刑。这时候,若是按鲍先生的说法,这位我们设想中的、没有“代偿物”的司馬迁就是结结实实地该死。但是,为什么?凭什么?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死的权利,何况是像司马迁这样出于仁义和道德进言,却担上残酷罪责的人。
谁说隐忍是苟活,在我看来,一个人首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因为一切无足轻重的原因而白白丢掉它。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他也不应该死去,他应该活着,精彩地活着。用自己不屈的生命向所有递送冷眼者、落井下石者以轻蔑和打击,让所有爱他、敬他的人不再承受痛失亲人的悲伤。
希望我们以尊重的眼光去善待每个受辱而活的人,而不在乎他们有没有著成《史记》。(选自《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2023年第1期,有删改)
1.第一段是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2.在批驳对方观点的时候,作者亮出了怎样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
1.不是,是作者列出的错误观点,是本文批驳的对象。
2.一个人首先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因为一切无足轻重的原因而白白丢掉它。
《史记》是怎样保存下来的
司马迁遭受宫刑,为当世统治者所不容,他发愤著述的《史记》自然也就成了禁书。对此,司马迁有清醒的认识,说这部书只能“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那么,《史记》是怎样保存和传播开来的呢?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抄了两部传世。副本藏于宫廷之中,一些敏感内容被大量删改,正本则留给了他女儿。到汉宣帝时,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史记》才开始传播开来。至唐宋时,由于印刷术的出现,《史记》得以普及民间并流传至今,成了文学和史学的不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