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伟譞
导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出明代董其昌的《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人们将“行万里路”中“行”字的意义拓宽,理解为旅行。
都说“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人墨客游学的先例。孔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历经艰难险阻,一边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边带领弟子体验山水、感悟人生,并将一路的所闻、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后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被整理成《论语》,传颂至今;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游历祖国各地,到处寻访古迹,采集传说,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为他写下《史记》打下坚实基础;还有明代的徐霞客,他一生足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他探幽寻秘,记录下观察到的各种人文、地理、动植物状况,最终撰写成《徐霞客游记》。
在旅行中,千年古城的沧桑遗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有多少画面尽收于你的眼底,有多少典故铭记于你的心间。哪怕是一次近郊的短暂之行,也定能让你收获课堂中学不到的人生哲理。诚如毛泽东青年时所言:“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
那么,就让我们在假期来一次旅行吧,在天地之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提升境界!
真題回放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我们读万卷书时,总以为历史离我们很远,游览名胜古迹也是一种奢望。然而,假期给了我们旅行的机会,那就让我们行万里路,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体会各地风土人情,在旅行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增长见识,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吧!
请以“旅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名师金手指
这是一个以单一词语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写作范围很宽泛。
先要理解“旅行”这个词语的含义,应该是侧重于体现学生利用假期旅行,根据旅行的目的和意义,来确立写作主旨。“旅行”,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旅行”侧重于“行”,而并非单纯的旅游,也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采风和科学考察。我们所说的“旅行”,可以理解为利用假期,走进大千世界的一种活动,在旅行中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要认真地选择写作对象,运用你熟悉的写作素材,写出某次旅行的经历和你的人生感悟。
在旅行中,无论你走进大自然的名山大川,还是寻访不同地域的名胜古迹;无论你是探访古代文化遗址,还是游览具有现代科技特点的各类展馆,都会遇到许多不曾了解的事物,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俗民风。这一过程,是从书本到实践的过程,不仅会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还能增长见识,让你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
我们利用假期旅行,有很多选择:
走进自然美景。自然是繁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秀丽美景,能安抚烦躁的心,暂时摆脱各种压力,让心灵得到放松。自然美景也能给予人无尽的快乐,让精神振奋起来。
走进名胜古迹。名胜古迹中有厚重的文化沉淀,有鲜明的历史烙印。在名胜古迹中,可以感受到古意盎然,可以遥想时代的兴替,还可以畅想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能够在回眸历史当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走进繁华都市和乡野田园。在繁华都市中倾听时代的脉搏,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看到不同城市的包容程度、文明程度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在乡野田园之中,欣赏幽静的田园风光,感受淳朴的民风,享受在城市中感受不到的独特之处。
写作时,我们还要选择最擅长的体裁来写,从记叙的角度,可以写成游记,选择一次旅行经历作为主要素材,依据游览的行程,合理地安排游记的写作顺序,从旅行中所见的景物、事件,或从历史故事中选取自己有感触的内容,作为主要叙写内容,揭示出旅行带给自己的人生启迪。也可以从议论的角度写作,探讨旅行的意义,以说理的方式,写出旅行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来写,都应注意内容要具体,主题要深刻。
佳作工坊
把那抹澄澈留在心底
刘睿谦
看见那抹澄澈的蓝色,我的心便沉醉于其中,再也难以忘怀。于是,我便把那抹蓝色留在了心底。
与它结缘于那篇《蓝色的蓝》,“纳木错”这三个字从此深深烙在我心中,那独特的名字更是牵动着我的心,变成了满心的向往。
放假了,我终于能够和母亲共赴西藏。沿途的雪山,那纯洁的白色动人心魄,但我想,纳木错应该比雪山更美几分。它真的没让我失望!当我睁大双眼看到它时,我的高原反应立即被那清澈的蓝色击溃,空气依旧稀薄,可精神与灵魂的震撼却让我活力四射。
岩石上挂着牛角,纯白的哈达在风中飘出优美的弧度。天空仍然是西藏独有的湛蓝,云朵一尘不染,美得和谐自然。纳木错的美,不同于别的湖水,它的蓝多一分便觉浓,少一分便觉浅,或许它是传说中雪山上的神女调和了最美的色彩,信手画就的吧?它的美并非高贵冷艳,不容世俗。我走近它,只见湖中群鱼嬉戏,却搅不起湖底半点浑浊。牧民牵来洁白的牦牛供游客拍照,那硕大的牛蹄掀起水底的泥沙,我正叹息它们搅了湖水的清澈,却见片刻之后,泥沙落定,湖水依然纯洁,蓝得美好。我震撼之余,不由得羡慕,我何时才能练得如此淡泊宁静?
这世界上性格“澄澈”的人很多,陶渊明隐世是澄澈,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澄澈,海瑞清廉为官也是澄澈………他们便如纳木错的湖水,澄澈见底。而我,无处隐世,亦不为官,我的“澄澈”就从淡泊明志开始吧;我无名利可追逐,亦无权势可让人羡慕,我的淡泊就从忘怀得失开始吧!
面对考试的失利,我掩饰内心汹涌的失落,换之以淡然,然后继续奋斗;面对渐近的别离,我放下心底澎湃的不舍,换之以微笑,致挚友以祝福;面对前方的挑战,我淡然收起心中的畏惧,换之以勇敢地放手一搏。或许我的淡泊和澄澈与纳木错相比不足为奇,但这是我向往的最好人生,我愿尽我所能,化作一股澄澈。
我相信,那一抹澄澈留在心底,我的世界里便自有一番天地。
名师点评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选择与母亲到西藏旅行中看到的纳木错湖水进行叙写。由湖水的澄澈,写到古人的淡泊明志,借助湖水的象征意义,感悟出人生的哲理,给读者以深刻的思索。
佳作工坊
旅行,丰盈了我的内心
李佳阳
古人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当作一种境界,其中包含着“知行合一”的深邃哲理,这是无数人历经多年的经验总结。
假期来临,也让我来一次丰盈内心的旅行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走进崇山峻岭,享受攀登的艰难与愉悦。你可以敬畏泰山的雄伟壮丽,领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在峰峦叠嶂中品读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把千姿百态的庐山美景尽收眼底。行走在丘壑峰峦中,便收获了许多人生哲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走进乡野田园,不必在意农家饭菜是否丰盛,就光是那种丰年留客的深厚情谊,就足以感化了无数蜗居在城市里的人们。追随着陆游的脚步,领略农家茅舍的古风古韵,让我也有“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向往,在热闹中品味一次传统民俗的古韵。再品尝一次具有田园味道的农家饭菜,把充满生机的田园诗意收藏在心间。行走在乡野间,便让心灵得到了古朴民风的熏染。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
走进芦苇丛中,一蓬蓬的芦苇掩映了伊人的身影,朦胧间还能看见不远处涉水而来的少年,轻摆舟桨,在馥郁的芦苇清香里,绿意好似在流淌……我忆起童年时踮起脚尖,轻轻将芦苇拉弯再松手,一会儿芦苇又回弹到原位的情景。眼前的芦苇丛也伸直了腰,仿佛不惧风的影响,依旧那般坚韧。正是那“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的独特之美,惊艳了我的双眼。行走在芦苇丛中,便让我读懂了生命的韧性和内心的坚守。
“读万卷书”让我们收获了书本上的知识,而“行万里路”的旅行实践,让我们可以在行走中思索,沉淀自我,让我们的灵魂得以升华,内心得以丰盈。
名师点评
文章引用古人的话,阐释“知行合一”的哲理,点明写作主题。然后分别以古诗词引出旅行的具体内容,以诗句中包含的深刻哲理,突出了旅行中不同地点的不同收获,使文章富有了诗情画意的美感。读来如身临其境,极富感染力。
佳作工坊
尽享一次心灵的旅程
杨子墨
暑假来临,推开所有的兴趣班,甩开所有的烦恼,准备好行囊,我要来一次轻松的乡村旅行。在乡下小住几日,能让我紧张疲惫的心灵得以放松。
初入小山村,我便感受到山野间的清新。
下了车,深吸一口田野间的清新空气,我顿觉神清气爽。入眼的是漫山遍野的绿色,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森林大氧吧。空气中弥漫着芳草的清香,那是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清新,我的心情顿时好起来。再向前走去,潺潺的流水声灌入耳中,仿佛一阵舒缓而悠扬的乐曲,似在欢迎我的到来。身心的疲惫一点点散去,于是,我慢慢走进了这个小山村。
入住小山村,几分宁静萦绕我心头。
小山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几间农家小木屋点缀在山脚下。一棵老槐树,一圈篱笆墙,一畦碧绿的菜园,还有几只散步的小鸡,唯一的装饰,便是房檐下燕子新筑的巢。不时飞进飞出的燕子,为这宁静的水墨画点缀出动态之美。我漫步在小溪边,看那溪边农妇洗衣,手中的棒槌扬起落下,恍若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又为这古朴的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将手伸进溪水之中,要用这山中的溪水淘尽心中的浮躁。
融入小山村,心中的宁静化作我嘴角的微笑。
乡村的夜晚,别有一番情致。老槐树下,几位老人手摇着大蒲扇在聊天,话语中流露出生活的惬意,仿佛那尘世浮华,都会随蒲扇的微风而去,只留下一生的宁静淡泊,与这古老的小山村相伴。不觉间,我融进这质朴的画面,身心沉淀得像小山村的夜空般宁静,嘴角也挂上了微笑。
小山村,走进你的古朴与自然,让我摆脱了压在心头的烦恼;小山村,挥手与你告别时,你的美在我眼眸中沉淀,你的宁静牵动着我的情思……
暑假,小住小山村几日,我尽享一次心灵的旅程,收获颇丰。
名师点评
作者以一次乡村旅行为线索,叙写了初入小山村、入住小山村、融入小山村三个层次,详细叙述了乡村之行的感受,从“疲惫一点点散去”,到“几分宁静萦绕我心头”,再到“化作我嘴角的微笑”,揭示出对“尽享一次心灵的旅程”的深刻感受,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