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
提到《永不消逝的电波》,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黑白影片。影片取材于革命烈士李白的真实事迹:中共党员李白受党的派遣潜伏上海十二年,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不幸的是,李白在与党中央进行通讯联络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在李白壮烈牺牲的二十天后,上海解放。
今天我们介绍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由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融合了谍战、青春、海派等多种元素的舞剧。舞剧中塑造的李侠和何兰芬战斗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既要随时提高警惕与特务周旋,又要“潜伏”于闹市,和普通人一般生活。舞剧并没有脸谱式地塑造英雄,而是通过生活化的细节,让观众了解到英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最出名的是《渔光曲》片段,《渔光曲》是1934年同名电影《渔光曲》的主题曲,曲风悠扬舒缓。在这段舞蹈中,一群身着素色旗袍的女子手摇蒲扇,翩跹于盈尺小凳上,笑意温婉,身段婀娜,柔情似水,将江南女子的娴雅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有效调节了全剧紧张的气氛。作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华彩段落,《渔光曲》经改编后,以《晨光曲》的名字登上2020年央视春晚的舞台。
《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舞剧自从和观众见面,就受到广泛好评,荣获了第十六届文华奖、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誉。这部舞剧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不仅因其舞蹈、音乐、服装、舞美所呈现的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现出的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