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瑶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有一天,我一直在背诵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作品《马说》,可怎么也背不下来。我沮丧地趴在书桌上,不经意间竟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发现自己拥有了一个高大的身躯、油亮的鬓毛和帅气的马尾,我竟然变成了一匹千里马!我兴奋极了,抬起前蹄,仰天长啸,叫声洪亮,直达天际。这时,两个魁梧大汉坏笑着向我走来,其中一人还轻蔑地瞪了我一眼。接着,他们一起为我套上硬邦邦的马笼头,把我带到一个乱糟糟的马厩里。他们让我干重活,却不让我吃饱。我每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实在没有力气干活,可如果我不干活,他們就用鞭子抽我,抽出一道道血痕……
一天天过去,我在煎熬中硬撑着。我变了,不再是一匹身强力壮的千里马,而变成了一匹瘦骨嶙峋的病马。我多期待一位慧眼识马的伯乐来到我身边,重新恢复我的荣光啊!
机会来了。有一天,马厩里迎来了一位峨冠博带、文质彬彬的中年文士。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他,希望他能认出我这匹千里马,让我发挥自己的实力。可是,这位“伯乐”只是扫了我一眼就离开了,还边走边感叹:“千里马难寻,千里马难寻……”我悲愤至极,发出最后一声悲鸣,倒在地上……
这时,我突然从梦中惊醒。回想梦中的情景,我终于明白了千里马和韩愈的心情。韩愈有高中进士之欢,也有无人赏识之悲。他登科进士后,却没有被授予官职。由于不甘心被埋没,他曾三次上书宰相,却皆无回音。没有“伯乐”的“火眼金睛”,他只能去唐朝的边塞当幕僚。试想一下,倘若他不幸葬身于战火纷飞的边塞,那么,我国文坛再不会有这位“文起八代之衰”的祖师爷,历史上也不会发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谏迎佛骨”事件了!
怀着悲愤与赞赏之情,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马说》。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我竟然会背诵这篇文章了!
指导老师 刘梓清
名师点评
本文角度独特,行文自然流畅。小作者在梦中化身为一匹千里马,体验了千里马从充满希望到无人赏识最后绝望的过程。之后通过叙述韩愈的亲身经历,说明了韩愈与其作品《马说》背后的历史背景,抒发了“我”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愤和愤慨之情。文章最后回归现实,与开头巧妙呼应,结构紧凑、完整,主题突出,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