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扇子的国家,自古就有“制扇王国”的美誉。扇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远古的虞舜时代,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一把小小的扇子,除了作为夏日摇动生风的纳凉工具,还可以作为装饰,更是一种雅致文化的代表。同时,它还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堪称中华民族传统物件中的一件艺术瑰宝。2006 年5 月,制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指出的是,这项非遗名录中的“扇”专指“苏扇”。
历史悠久
苏扇是苏州特产,起源于宋代,它集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精湛工艺于一身,距今已有1 000 多年的历史,历来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掌中宝物。
南宋时期,苏州便有人自制折扇。到明代宣德年间,设作坊生产,并出现名牌产品,如著名的乌骨泥金扇。清代顺治年间,苏扇成为皇家贡品,制扇业开始兴盛。晚清、民国时期,仅上海一地,苏州扇庄及经营苏州扇面、扇骨的文玩店就多达上百家。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电扇和空调的出现,扇子的实用性大大降低。目前,苏州本地制扇艺人屈指可数,有些工艺已濒临失传。
品种多样
苏扇的品种繁多,久负盛名的是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它们做工精致细腻,各有千秋。
折扇的扇骨制作以变化丰富和精工细致闻名,打磨后的竹折扇骨匀细光潔、高雅古朴。
檀香扇从折扇演变而来,以檀香木制扇,散发天然香味,有拉花、烫花、雕花、画花等工艺,扇面还要绘上山、水、花、鸟等景物,雅致宜人。自20 世纪初以来,檀香扇即以其独特的技艺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绢宫扇也称团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扇面往往绘以山水、花鸟、人物,并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在扇子的一方小天地中精雕细琢,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描绘,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各有特色
苏扇风雅娟秀,每一种扇子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都各有不同。扇骨和扇面是扇子的主体。
苏扇扇骨用材十分讲究,多采用竹为扇骨材质。除了竹,扇骨也采用如乌木、紫檀、白檀、楠木、黄杨、桃丝木等上等木材以及兽骨、玳瑁、牛角甚至金属等其他材质。制扇艺人在扇骨上运用磨、漆、雕、嵌和浅刻、深刻等技巧,雕上花、鸟、虫、草、山、水、人物等。
明清时期,扇面制作越发讲究。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一种时尚,如“吴门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均创作过大量的扇面书画精品。扇骨制作与扇面艺术相得益彰,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年复一年,苏扇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手中薪火相传。
制作繁复
好的苏扇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将厚重的历史藏进一把把透着儒雅和风骨的苏州雅扇之中。
折扇制作的关键在于扇骨,这需要精工与细作。它要经过选、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然后通过抛光、打磨工艺,体现材质光色之美,再经过雕刻、镶嵌来美饰扇骨。若是水磨玉骨折扇的扇骨,除了要经过煮、晒、烤、刮等工艺流程,还要用浸湿的木贼草磨光、晾干,用沙树叶打磨提光,最后上白蜡。
檀香扇的制作一般则需要经过开料、锯片、组装、拉花、烫花、雕花、裱面、绘画和上流苏等十余道工序。其中,最为核心的工艺是拉花和烫花,由于这两种工艺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即使在苏州檀香扇厂的全盛时期,全厂工人超过500 人,也仅有几十人能够把拉花和烫花做好。
绢宫扇工艺考究,一年只够做它的1/3。用来做扇框的竹子要先在地里长5~8 年。随后,修整好的细竹条要在高温下烤至柔软,并凭借匠人的经验凹成圆形、蝴蝶状、枫叶状等各种造型。这一步是难点,因为竹条受热不足会回弹,烘烤过度又会断裂。制作好的扇框要定型一年, 才能进行与扇面的组装。
在工业化的汹涌大潮中,扇子已经逐渐被捐弃于现代社会的长夏。但是,苏州雅扇因其精良的品质、高雅的品位而超越了作为日用品的本来功能,成为珍贵的艺术品、收藏品,继续在少数艺人手中延续着清雅的风骨神韵。
(责任编辑:郝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