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娟博士
自打和宋文华一起查阅过那些“虫”的文献后,彭迪的“虫瘾”就大了起来, 时不时把家里有相关内容的科普书拿出来阅读,还去书店和图书馆找有“虫”的书看。
一天,吃早饭时,彭迪一脸严肃地告诉妈妈:“以前我在海边捡的那些贝壳,好像都不是真的贝的壳,而是假的贝的壳!”
“贝壳不是真的贝的壳?”彭妈妈大吃一惊后,冷静地坐下来,耐心地听儿子讲述。
为了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彭迪用很慢的語速告诉妈妈:“在海边上捡的贝壳,一般都是双壳类的,还有一些螺,应该属于腹足类。可是,那些成为贝壳的双壳类本身并不叫某某贝!腹足类也是!相反,有个叫腕足动物的虫族,里面的那些种类都叫某某贝,但腕足类的现生成员少,很难捡到它们的贝壳。有意思的是,腕足类因为也有两枚瓣壳,常被误认为是双壳动物。”
彭迪的表述虽然不是很严谨,但是彭妈妈听懂了他的意思,并且发自内心地觉得,刚上完五年级的孩子能有这个发现真的非常棒。她很郑重地点了点头后,问:“你怎么判断你捡到的贝壳不是某某贝的壳呢?”
彭迪拿出平板电脑,搜索到一个介绍腕足动物的页面给彭妈妈看。
等彭妈妈看完了,彭迪才说道:“你还记得咱们那次到海边玩吗?我们捡了好多贝壳,那些贝壳都是双壳类的。”
怕妈妈不相信自己说的,彭迪还解释了双壳类和腕足类的壳形存在的显著区别:“通常,双壳动物的两壳大小相等且形态完全一致,而腕足动物的两枚壳瓣大小不等,但每枚壳瓣本身则是左右对称的。”
“你看得可真仔细!棒棒哒!不过……”彭妈妈话锋一转,指出儿子的问题在于顾名思义,以为贝壳就是名字叫某某贝的动物的壳。实际上,“贝壳”是个意思很宽泛的统称。
“你有证据吗?”彭迪表示不服,不等妈妈答话便说,“我吃完饭必须上网找到资料。”
吃完早饭后,彭迪并没有及时上网查资料,一直到吃完午饭才想起来,便立即奔向自己的房间,打算认真地找资料,却意外发现书桌上有张A4 纸,上面有张表,详细地说明了软体动物3个含“足”字的纲的名称、特点,以及足的作用和有代表性的属名。
“我已经帮你解决了你的困扰。”彭妈妈走过来说,“你看啊,腹足类的成员叫螺,完全符合它们的特点,外壳多呈内部不分隔的螺旋状;双壳类中也有叫贝的,比如扇贝;头足类里有驴唇不对马嘴的,章鱼、鱿鱼都不是鱼。但其实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彭妈妈正打算举例,彭迪却抢先答道:“我知道,我知道,鲸鱼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鳄鱼也不是鱼,而是爬行动物。”
“厉害!”彭妈妈夸道。
“那是!告诉你,头足类的鹦鹉螺,我也很熟悉的!”彭迪得意地扬起眉,小眼睛一转, 问道,“您从哪儿找到的这张表?”
“什么找到的!”彭妈妈说,“这是我看了资料后总结出来的!告诉你,我还发现了软体动物里最离谱儿的命名——无板纲中的毛皮贝,它们根本没有贝壳,却取了含有‘贝的名字!”
“真是学霸一出手、学渣抖三抖!”彭迪边说边龇着牙,做出瑟瑟发抖的样子。
(责任编辑: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