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不露
一次聚会,我和朋友聊起“总感觉自己还没有成年”这件事,在场的很多未婚人士深有同感。
无法成为成年人,是件坏事吗?
我真的不知道成为“成年人”该是什么样的。其实不止我和我的朋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妮可·林德纳和布莱恩·诺斯克研究发现:25岁后,我们的“主观年龄”会越来越年轻;30岁后,约70%的人会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年轻。
是什么促使我们“主动”地延长了自己的青春期?
放眼四周,几乎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你要在年轻时去竞争,要不断向前。我们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被“社会时钟”无情抽打。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的生活真的太匆忙了。一旦脱轨,一旦停歇,我们就会被社会淘汰。在婚恋市场,30岁便会被置于“鄙视链”底层—“太老了”;在职场,35岁便沦为“残次品”—“没用了”。
于是,害怕被淘汰的我们充满焦虑情绪,患得患失,自我怀疑。
“延长”青春期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人想让自己的现实生活减速。也就是说,被社会规训的我们,主动选择按下“社会时钟”的暂停键。对这种现象的归纳,最初来自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延缓”。
有人疲于“大厂”生活,30岁裸辞,选择去山区当义工;有人挣脱一地鸡毛的婚姻束缚,45岁离婚,苦读备考研究生;有人和抑郁症缠斗7年,25岁重新高考,追逐电影梦。
很多人选择调慢自我的生活节奏,延长自我探索的个人时间,从而努力不被“社会时钟”牵着鼻子走,审视真正的自我。
俄罗斯心理学家丹·格拉宁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我们的能力比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一项研究发现,主观年龄更年轻的人,会更积极地憧憬自己的未来状态。比如,“我虽然65岁,但我觉得自己还是40岁,照样可以环游世界”。
更年轻的主观年龄,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保持乐观。
摩西奶奶的故事曾感动很多人。她本是一名普通农妇,75岁时才开始学绘画。80岁,她在纽约举办个人首次画展,引发全球轰动。她活了101岁,在25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
她说:“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我们真的不必着急“成年”。这是一种基于延迟满足的未来观,是一种基于为自己而活的自主掌控时间的理念。“永远年轻”并不意味我们要停滞在一种永远不成熟的状态中,而是在获得更为丰富的人生经验的过程中,不以消耗活力为代价。
年轻是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的照拂下,即使现实生活突有不如意,也不至于一下就跌落到绝望中。
希望以下3个小建议能为你带来满满的元气:
用“玩”的心态对待生活
很多人认为,去玩、去休息是可耻的事,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积极的人必须要不断进步,停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玩”对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和那些不那么“会玩”的成年人相比,“会玩”的成年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能找到更积极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会玩”,意味着他掌握了与世界愉快相处的方式。因为“玩”能让我们暂时忘却纷扰,稍微喘口气,为疲乏的内心找到缓释的空间。
但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如何腾出时间来玩耍?
小技巧1:找到你的“游戏人格”,做让你快乐的事
就像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指纹,“玩”其实是一件极其私人且个性化的事情。做什么事能感到快乐完全因人而异。所以,你需要了解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游戏。
你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是怎么玩的。是喜欢打篮球,还是喜欢玩大富翁之类的棋盘游戏,还是更喜欢看书或者玩洋娃娃。美国游戏研究所创始人斯图尔特·布朗博士提出了8种“游戏人格”,你或许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 收藏家 | 喜欢收集,比如收集邮票或玩偶手办。
○ 竞争者 | 喜欢玩有特定规则的竞技类游戏,比如足球。
○ 创造者或艺术家 | 喜欢在创造中找到乐趣,比如画画或化妆。
○ 导演 | 喜欢策划活动,比如举办主题派对。
○ 探索者 | 喜欢探索新鲜的事物,比如“探店”。
○ 小丑 | 喜欢“冒傻气”,比如讲段子让人开心。
○ 动觉者 | 喜欢像玩游戏一样活动身体,比如滑板或街舞。
○ 讲故事的人 | 喜欢听故事或编故事,比如看电影或写小说。
小技巧2:玩是一种心态,不要想太多
人们常有一种误解,就是玩的时候必须要笑。玩,其实也可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专注地创造某个东西、烹饪或编织。只要你所做的事完全出于个人选择,并且享受其中,那你就是在玩。因为,玩不只是一件正在进行的活动,更是一种心态。所以,你可以用“玩”的心态看待生活。
比如,将一件你认为困难的任务,甚至是一天的工作,变成一个游戏。转变心态,你会发现生活更有趣的一面。
小技巧3:抛开规则的束缚,每月尝试一件新事物
当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大脑会创造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所以,为什么不每个月尝试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呢?
你可以尝试每天傍晚一个人骑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或者每天一大早醒来,不刷手机,试着玩填色游戏。这两项活动都可以帮助你更加集中注意力,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可以促进“快乐因子”—血清素的大量释放。把这些安排进你的时间表里,然后去做吧!每天只需20~30分钟,就足以让你的心情变好、振奋精神。这些有趣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会滋养你的内心。
允许错误进入生活,体验惊喜的快乐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尽可能避免错误。就像作业本上纵横交错的红叉,它们告诉我们:犯错会被评判、被惩罚,犯错是一件坏事。
慢慢地,我们变得小心翼翼,学会了顺从和妥协,努力让自己的想法与外界保持一致。至于自己是否喜欢,是否觉得有意义,是否与真实的自我一致,似乎都微不足道了。我们的大脑也习惯了这种安全的做法。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即使不满足于现状,也不会寻求改变。比起惨淡的现状,自己“活得不正确”似乎更加可怕。
在這种社会规训之下,很多人形成了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所说的“假自体”:一个人的行为或功能看似正常,却感觉不到活着的感觉。被驯化的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犯错本身伴随着意外,这可能是坏事,但也可能是好事,就像走错路也能看到意外的风景。不要惧怕将自己暴露在所谓的错误之中。为意料之外和未知之事留出空间。例如,点开一篇你本不感兴趣的文章看看,打乱平台对你的预判,走出信息茧房,增加选择的不确定性。
掌控欲望: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个人欲望是存在一个范围的,它的起止点一端是“非模仿欲望”,另一端是“模仿欲望”。什么是“模仿欲望”?例如,朋友因为买基金而赚了一笔,你认为自己不买就亏了,于是你跟随他的脚步,也买了基金。
或许你的欲望主要是受到他人的影响,但你仍然可以掌控它。因为欲望光谱是流动的,可以变得更“模仿”,也可以变得不那么“模仿”。想想你真正想要拥有和培养的欲望。它们最初是否为“模仿欲望”并不重要,即便是,你也可以将它转化为“非模仿欲望”。10个人有相同的欲望,却用了10种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实现它。
比如,你想要写一篇文章并投稿,也许是源于你看到朋友写了一篇文章,获得了稿费。但无论是受谁的影响,都不妨碍你赋予这种欲望全新的信念。一开始,你可能只是想要稿费;但写作的过程中,你会看到文章的价值,进而改变写文章的初衷和方式了。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说:“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地方在于,你还年轻,却已经暮气沉沉。”
无论世界有多糟,愿我们能永远元气满满。
(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