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苑
《人生的阶段》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于1835年创作的一幅寓言油画。这幅画在他去世前5年完成。
弗里德里希自画像,苏富比拍卖行供图。
浪漫主义是文学、音乐、美术领域的一种大“思潮”,追求的是内心情感的强烈外化,感性占据上风,因此相关的文艺作品主要表达直觉、感受和想象力,追求的是“主观真实”,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客观现实”。
在文学领域,浪漫主义有歌德、拜伦、雨果、普希金这样的文豪;在音乐领域,浪漫主义则起步于贝多芬晚期,肖邦、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都属于这个范畴;在绘画领域,浪漫主要表现为“奇绝” “幻想”“悲情”“灾难”“梦境”,代表作有契里柯的《梅杜萨之筏》,透纳的《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戈雅的“聋人屋”黑色系列……一幅幅看过来,这些浪漫主义的名作其实很不“浪漫”,反倒是残酷、恐怖、绝望的。
浪漫主义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后,是对理性占据绝对话语权的一次人性“反击”,浪漫主义并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种美学观。浪漫主义的关键词是“崇高”,这个词和“浪漫”一样,很容易被误读。
最能通过风景的“崇高”来展现人之渺小的画家,就是德国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在浪漫主义之前,风景画的地位并不高,排在宗教画、历史画和肖像画之后。之前的风景画也只是表现自然风光之美,或者在古典主义的“艺术公式”里呈现古希腊、古罗马式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是一种标准化的完美。
弗里德里希发掘了风景画的另一种可能,用风景表达内心情感、宗教情怀。
在《山上的十字架》这幅祭坛画里,他在山巅上画了十字架,周边并不是宗教场所,而是几棵同样耸立的松树,树高高的尖尖的,很像是传统哥特式教堂的样子,十字架处于最高的位置,还有几束光从山脚下投射到山巅,投射到十字架上,这幅画表达了宗教在他心中的分量。
弗里德里希还特意为这幅画设计了画框,画框的下部有个三位一体的三角形,三角形里有一只眼睛,画框里还有葡萄藤、麦穗、小天使、拱券等宗教画中常见的寓意元素,弥补了这幅画中传统的寓意元素的“不足”。
画中山后射出的几束光很像是现代才有的探照灯光柱,我们熟悉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片头Logo就有这样的光线,但在19世纪初应该还没有这样的人工光源,只有在极为罕见的天气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才会有这样的自然光芒,所以这很可能是画家根据表达需求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即心灵的风景。
但是这幅画饱受争议,一方面宗教画地位很高,而风景画地位较低,风景画用來表现宗教题材是一种“僭越”;另一方面,宗教画有它固有的模式,场景中画什么元素,象征什么主题,都是有“规范”的,画家无权以个人化的理解来表达。批评家还吹毛求疵地说弗里德里希没有遵循透视法原理。
弗里德里希的画并不直接画宗教故事、宗教人物,更多的时候是用隐秘的方式表达宗教感,或者只是呈现一种宗教气氛。纵观弗里德里希的作品,或隐或现的宗教元素无疑是他表现最多的主题,很多画中都有高耸的树、帆船的桅杆、远处教堂的尖顶……这种直挺挺向上的“线条”,都体现着哥特式“直指天堂”的宗教美学。
岩石、墓地、废墟、落日也都是他常常使用的具有宗教感的绘画要素。他关注的是宗教的本质,而非宗教的表象。为何他如此痴迷于宗教呢?
1774年,弗里德里希出生于德国。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次年,他的一个姐姐去世;13岁时,哥哥克里斯托弗在滑冰时,为了救落入冰水的他而失去了生命,这让他对自己活下来充满了负罪感;17岁那年,他的另一个姐姐自杀。这一连串的死亡,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成年后,弗里德里希一度深陷抑郁,曾经割喉自杀,但没能死成。脖子上留下了刀疤,后来他一直留着胡子来遮挡疤痕。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伤痛,应该是他作品中关于天地、生死、宗教等主题的发端,而绘画既是他的事业,也是他一生都在进行的自我疗愈。
弗里德里希长大后受到神学家戈德哈德·路德维希·科泽加滕的影响,科泽加滕是一位牧师兼诗人,他把自然看作神性之显现。这样的观念,也成为弗里德里希用风景画来表现“宗教感”的“理论基础”之一。
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工,重启后的第一个国际交流大展就是来自德国的“启蒙的艺术”,大展中展出了弗里德里希的《雪中石冢》,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说实话,即使当时有老师的讲解,也看不太明白。后来去国外的博物馆参观次数多了,看到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也多了,慢慢也就体会到了画中所表达的含义。
《雪中石冢》是弗里德里希早期的风景画,并没有直接的宗教元素。在天寒地冻的山上,一片雪地中兀立着三棵枯树,稍远处也有几棵小树,再远的地方就被寒雾笼罩,分辨不清了;右前方树下的一侧有一只不起眼的小鸟飞过,黑色的羽毛越发显示出季节的严寒和森林的空寂;三棵树几乎以等距的方式排布,有一种均衡、稳定之感,三棵树的颜色也根据距离观画者的远近,呈现出不同深度;三棵树中间有几块石头,其中一块很大的石头在最上面,压住了下面的几块小石头,给人一种叠放的感觉,不太像是自然形成的,没错,这就是一个石冢,而包围着它的三棵树似乎护佑着逝者。画家并没有刻意去制造风景的美感,画中透出的神秘与静谧,与死亡的主题十分契合。
石冢(也叫“支石墓”)在全世界各地都有,欧洲北部比较常见,是一种史前坟墓。这种坟墓本身就有很强的神秘感,石头摆放的造型类似于一种秘符。
枯树的画法很像中国的山水画。枯树只呈现线条,视觉上也远比繁茂更有张力,更何况“寒林”本身就意味着萧索与凄清。
弗里德里希画无人的风景,也画身处风景中的人。《海边的修道士》是他早期的作品,画面非常简单,只有天、海、地、人,这似乎囊括了人类可感知世界的几个最基本要素。在画中,天海相交的地平线是极其阴沉的,而海面则是最暗的颜色,岸边的人以如此之暗的海水为背景,所以很难看清楚。画面绝大部分留给了天空,天自下而上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是不“白”的留白。天上有云,但并没有画得特别具象,画中有两条横向线条,一是地与海相交的自然曲线,二是海与天相交的直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平线,人是画面中唯一的纵向“线条”,虽然很短,但无论是在画面的构图上,还是在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处于“画眼”的位置。阴沉的天空和大海一反晴朗时开阔的样子,更像是一块封闭的幕布,將人罩在其中,令人窒息。天地中的人只见小小的背影,在阴暗的苍穹下显得分外孤单——自然与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海报《地平线》,构图和意境就与这幅画有些许类似之处,不知道是否借鉴了这幅画。对于把“地平线”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原研哉说:“这是因为我们想让人们看到一个能够体现普遍的自然真理的景象。当人立于地平线之上,会显得非常渺小。这幅画的画面虽然单纯,却能深刻地表现出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他的这段阐述,用来理解弗里德里希《海边的修道士》里的地平线,也同样恰如其分。
创作之初,弗里德里希画了一弯月亮,及远处的两艘帆船,船在与汹涌的浪涛搏斗……月亮与船,这两个元素也经常出现在他的画中。但最终,他还是抹掉了这些细节。
表达与自然的抗争虽然比较“正能量”,但并不是他想在画中表达的,因为他不想让画的主题如此的直白和俗套,他希望画的主题更为宏大和抽象。最终他让画面呈现出“减无可减”的效果,甚至近乎抽象,人在天地苍穹中的渺小也更为鲜明。也正是因为这样,这幅画才有了更强的代入感,我们似乎能以画中人的位置,感受广阔但却压抑的天空。
在这幅画中,还可以看到弗里德里希的另一个标志化形象——背影。在德国,就有一个专门的画种叫“背部人物”,在英语中叫“rearview figure”,译为“后视图”。
从早期的创作开始,弗里德里希画中的人物就大多是背影。有天地之间渺小的背影;有幅度稍微大一点的群像式的背影;更为人熟悉的是“顶天立地”式的大比例“背影”。
《雾海上的漫步者》(1818年)是弗里德里希的代表作,这个伫立山巅眺望远方的背影也是艺术史上的经典形象,是“浪漫主义”的代言人。
背影画有个最大的好处,因为没有了具体的面孔,他就不再具体指代谁,因此可以直接进行情感投射,观看者可以把背影替换成想象的任何人,甚至就是自己。
《雾海上的漫步者》中这个登临山巅的绅士,穿过雾海、穿过重山,望向遥远的云之彼端,颇有一种“临碣石、观沧海”的气度、“山高人为峰”的豪迈,但也有一种未知的神秘——他是谁?为什么要爬到山巅?他在看什么?他会向往远方更高的山峰吗?
左上图:弗里德里希的代表作《雪中石冢》。左下图:《雾海上的漫步者》,德国汉堡博物馆藏。右图:《在帆船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有人说这是献给已逝的萨克森步兵团少校的画,更多的人认为这是画家的自画像。
在这幅顶天立地的人物背影画中,风景并没有失去它的重要性,他以古典化的构图手法,精心构建了山峰、云雾、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无论是画中人、脚下的悬崖巨石,还是远处看起来陡峭的石壁(尤其是画右侧远方那块兀自耸立的巨石),隐隐表达着信仰的坚定。
很多风景画都会将风景(尤其是山景)放置在“须仰视才见”的位置,这幅画中自然景色从高高在上转移到了平视的角度,甚至被踩在脚下。中景的岩石呈现出山峰的形状,远景的平川看起来反倒更为和缓。这样的风景构图使人被抬高了,传达出了一种空旷辽阔、一马平川的感觉,也让人成为一个可与自然平等对话的主体。
这幅画也很好地诠释了浪漫主义的“崇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壮美”。人在高处往下看本来就会产生非常符合“浪漫”概念的恐惧,这种“安全”的恐惧带给人一种有益的刺激。而且,伫立山巅的只有一个人,这也让画中的“茕茕孑立”直面“莽莽苍穹”有了特别悲壮的美感。
1818年,除了《雾海上的漫步者》,弗里德里希还创作了《在帆船上》。帆船是他特别喜欢的绘画主题——大多数画中帆船的桅杆高高耸立,刺向天空,而纵向的桅杆与横向的桅杆还会形成“十”字,这也是弗里德里希喜欢的一种宗教隐喻。他的故乡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在这里长大的人,都懂得帆船意味着什么、桅杆意味着什么。《在帆船上》是一幅双人背影画,画中一对男女坐在帆船的船头,望向远方海岸的教堂尖顶。这幅画是在他婚后完成的,想要表达的意思,不难理解。
这里有个小攻略与您分享,在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总参谋部大楼(冬宫广场的对面),其中一个展厅里有弗里德里希的多幅画作,包括这幅《在帆船上》。
在弗里德里希生命的最后15年里,他的声誉不断恶化。早期浪漫主义的理想已经过时,同时代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孤僻而忧郁的人。如今,作为观者的我们站在“他”的背后,那一刻,他不再孤独。
(责编:马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