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霞
一百个儿童就有一百种行为和情绪。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对孩子哭闹、黏人、紧张、害羞、发脾气等各种行为和情绪感到困惑,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只看到了孩子行为和情绪的外在表现,却未真正读懂孩子行为和情绪背后的意图、需要。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园生活中的三个场景,尝试解读孩子的情绪密码。
在托班的建构区,孩子们用泡沫积木搭建城堡。他们先将积木搭好,再将积木全部推倒,乐此不疲。对2—3岁的孩子而言,这种看似破坏性的重复行为实则是一次次有益的探索。浩浩也是如此,他正享受着反复推倒积木带来的欢乐。浩浩和希希一起搭了一座高高的城堡,希希兴致勃勃地在城堡里摆放了几个玩具小动物。不料,浩浩突然大哭起来。张老师疑惑:“刚才还玩得很开心,怎么突然哭了?”由于浩浩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张老师难解其意。这时,一旁的希希从“城堡”上拿下一只玩具小狗放在地上,浩浩见此情景忽然不哭了。而当希希再次将玩具小狗放到高高的“城堡”上时,浩浩又紧张地边跳边哭,说:“不要,不要。”张老师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立刻拿下玩具小狗,问道:“你是怕小狗摔下来吗?”浩浩立刻安静下来并点点头。张老师意识到,原来浩浩是怕玩具小动物摔痛才哭的。在孩子眼中,玩具小狗也是有生命的,浩浩是出于对小动物的关心才紧张得大哭的。尽管张老师知道“泛灵论”,可是在浩浩刚开始哭的那一瞬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考虑到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对新的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李老师在教室里创设了娃娃家,等待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加入游戏。这天,琪琪一来园就进入娃娃家,表现得很活跃,不断地和李老师互动,玩得非常投入。然而,到了午餐时间,琪琪的泪水决堤般涌出来,情绪久久不能平复。李老师不明所以,只好将她带到一边加以安抚。琪琪委屈地说出了原因。原来妈妈在她玩娃娃家游戏时离开了,既没有和她“抱抱”,也没有和她说每天分别时都会说的那句“宝贝,再见”。她现在特别想妈妈,也有点责怪妈妈怎么可以忘记这么重要的事。李老师意识到,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分离焦虑的表现也不同。有的孩子虽然没有表现出持续的哭闹、黏人,但并不意味着已度过分离焦虑期。
小班自主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都到饮水机前接水喝,只有悠悠拿着杯子左顾右盼,任凭其他小朋友插在她前面接水。看到王老师没注意,悠悠马上把杯子放回原处,水也没喝。可这一幕还是被王老师看见了,她告诉悠悠运动后要喝水,还提醒悠悠接水时要端好杯子,不要把水洒在地上。悠悠只好又拿起杯子接水。由于拧水龙头的幅度太大,杯子里的水一下子满了并溢了出来。悠悠驚慌失措,将水龙头来回拧了很久才关好。下午,悠悠再次接水时显得紧张不安。她小心翼翼地拧开水龙头,刚接一点点水就马上慌慌张张地关掉了。这时,王老师突然意识到,悠悠之所以一到喝水环节就紧张,是因为她无法控制好水龙头,不能熟练地将水龙头开到合适的位置。其实,成人认为简单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令他感到焦虑、害怕的事。如果成人能够及时察觉孩子的这种情绪,便能帮助孩子化解不安的情绪。
以上几个情景都有点出乎意料,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读懂孩子的情绪并非易事。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情绪,而这些行为和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难以被迅速察觉的动机和需求。我们只有仔细观察和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比如,孩子早上为何总是在穿衣问题上闹情绪,原来他不想上幼儿园,在有意拖延时间;孩子为何在发现用玩具遥控器没法把教室里的空调、电视机打开时就大哭,原来他正在探究按遥控器与开启电器之间的因果关系;孩子为何在下楼迎接下班回家的妈妈却发现妈妈已经走上楼时,要求妈妈重新走一遍楼梯,原来他正处于秩序敏感期;孩子为何一直躲在幼儿园门口的一棵大树下迟迟不肯进入班里,原来他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孩子为何常常为了玩球而与同伴发生争执,原来其中一个球上印着他喜欢的动画片人物形象;孩子为何在进餐时大哭,原来他单独使用的病号饭的餐盘与别的孩子的餐盘不一样……
即便是朝夕相处的孩子,我们依然会对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存在各种各样的疑惑。比如,为什么不愿分享?为什么紧张害羞?为什么行为习惯倒退?为什么反复玩一样东西?为什么如此黏人?为什么要把东西放在某个固定位置……我们一直在努力读懂孩子,希望能够通过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发现其背后的意义、动机,从而以更恰当的方式给予回应。然而,由于孩子理解水平较低,表达能力较弱,我们想要洞悉孩子内在的动机和需求并非易事。即便我们经过专业训练,也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忽视孩子行为、情绪背后的真实模样。比如,观察不到位,缺乏耐心倾听,对孩子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不全面,甚至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的分析过于主观、武断,等等。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敬畏儿童,不断地观察儿童、倾听儿童的心声,将“读懂儿童”作为持续的专业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