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珮
摘 要:农产品滞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农产品对接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打破现有的困境。文章通过对大数据下供应链弹性的分析,从供应链的三个阶段展现了农产品对接的可行性,揭示了供应链弹性目前在技术、人才、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优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弹性;农产品对接;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326.6;TP311.13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0.030
Abstract: The unsalabl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bottlenec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docking platform is conducive to breaking the existing dilemm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chain elasticity under big data, the feasi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docking is shown from the three stages of supply chain;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technology, talent and infrastructure in supply chain elasticity is revealed, an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supply chain elasticity; agricultural product docking; big data
0 引 言
大数据具有渠道来源广、多样化、量大等特点,5G浪潮使大数据管理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当中[1]。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许多农产品缺乏品牌效应,而农产品对接平台的建设与电商直播的推广是打开农产品销售路径的必经之路。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有利于增强供应链弹性,本文将探究大数据管理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增强农产品供应链的弹性,并对进一步增强农产品供应链弹性提出相关建议。
1 概念阐释
大数据具有渠道广、多样化、量大等特点,产生的规模效益给大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不同结构的大数据也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供应链弹性主要表现为产品供应链的预测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供应链断裂后的恢复能力。经济下行时期,我国供应链弹性整体上比其他国家更强,面对不利的外部冲击,我国供应链在某些部门虽然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弹性水平仍在不断增强[2]。且有结果表明如果农产品企业能够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并加大投资,就能够提高资源整合能力、提高敏捷性并增加企业绩效,进而创造出优于对手的竞争成果。同时,物流企业的智慧化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对于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推动的作用。大数据管理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资源、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和供应链弹性、供应链绩效有正向相关性[3]。
农产品供应端运作不畅的问题是学界研究的焦點[4],农产品对接主要包括农超对接与农企对接,即建立产业链将农产品与超市或企业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减少农户的物流成本、经营成本,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农户经营产品所面向的市场,解决农场品供应与销售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大数据下的供应链与农产品对接平台结合起来,分析供应链弹性的增强、不足与改进方法。
供应链弹性应对风险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在风险未到来之前,有弹性的供应链可起到预警作用,并能够调整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来抵御风险;在供应链应对风险可能或已经发生断裂时,有弹性的供应链可以较快地应对风险并恢复生产;具有较好弹性的供应链能够在面对风险时生存下来[5]。供应链的各参与主体都能够享受到供应链弹性带来的有利之处,例如供应链弹性能够降低企业损失,本文研究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都会在供应链弹性增强时减少损失。随着数字化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供应链的建设与弹性的增强也离不开数字化与大数据背景,供应链弹性的增强更离不开数字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大数据与数字化更具现实意义。新冠感染导致国内国外的供应链都出现了断裂或难以抵御风险的状况,因此供应链与供应链弹性受到各学者的重视[6]。农产品供应链反映了我国农业经济经营与产业结构的特点,农产品供应链弹性的增强有利于减少“小农经济”的缺陷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其不仅能够增加农产品经济的规模效应,而且也符合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
2 大数据管理的应用与供应链弹性增强的表现
2.1 供应链开端:农产品加工企业大数据管理与信息化
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源头,通过大数据勘测与数字化预警能够减少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投入与资源的浪费。通过数字赋能的农产品加工业更有质量[7],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市场导向与消费者需求透明化、可视化、预期化,能够促使加工企业了解市场对各类农产品需求的大小,从而调整产量,掌握市场的主动地位。
数字信息产业的发展、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普及推动了制造业价值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8]。近年来,大数据管理在制造业企业中更被重视。如图1所示,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增加值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呈正相关趋势。如图2所示,接对者进行回归分析之后,显著性检验值小于0.05,二者线性关系显著,用Y表示制造业增加值,X1表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线性关系可用Y=4.112X1+131 831.460表示,大数据管理的普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在农产品加工与制造方面的供应链弹性。
农产品加工与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作为供应链中供给的一方,通过大数据整合信息与资源,能够增加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协同性。大数据管理有利于制造企业增强敏感性,加强对于客户需求的预测和预警,精准满足需求。其次,制造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大数据分析方法,能够设计并制造贴合用户满意度的产品。最后,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管理能够实现精准营销,针对不同人群投放广告,进而减少广告的投放成本。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高,这为整个供应链弹性的保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供应链关键:农产品运输服务大数据管理与智慧化
新零售是一种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深度消费需求,以大数据、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传统商品销售渠道进行技术升级,从而打造一种以物流运输为手段、融合线上服务与线下体验的新型零售服务模式[9]。农产品中的生鲜农产品具有不耐放、易损耗等特点。新零售要求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从而满足消费者多维度的消费需求,最终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满意度,完善体验感。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由加工企业提供,因而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物流资源来促进物流资源的集约化。通过“O2O”物流模式,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物流运输,能够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多方合作也能降低运輸成本与损耗。
如图3所示,我国物流业生产总值增加值与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呈正相关。如图4,接对者进行回归分析之后,显著性检验值小于0.05,二者线性关系显著,用Y表示制造业增加值,X2表示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线性关系可用Y=0.698X2+19 736.024表示,大数据管理的普及,使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在物流业方面增强了供应链弹性。
当前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的特点,与从前不同的是物流服务业利用物流大数据实现了数据化管理,物流信息化的基础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大数据处理技术来获取足够的物流服务相关数据。物流企业利用GIS大数据、历史大数据、路况大数据突破了多种业务约束条件,减少了里程数、耗油量、车辆数、空载量;物流企业利用食品冷链的全链条温度数据感知农产品在生产采摘、分销流通、终端销售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而降低了成本损耗[10];物流大数据管理实现了供应链参与主体协同性的增强,通过GPS系统实现了运输过程的透明化[11]。此外,物流服务企业利用大数据管理能够掌握并追踪农产品动态,并能够利用与电子信息相关的大数据实现信息搜集与共享。物流智慧化的最新成果——“人工智能+物流”结合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管理中的算法技术,能够节约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进而增加整个供应链的弹性。
2.3 供应链新力量:电商平台大数据管理与数据化
直播电商嵌入下,如何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当前,电商直播嵌入农产品供应链,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增加了直播平台客户端与平台端,扩大了潜在消费市场。售后服务与采摘体验服务的丰富,改变了传统的垂直性供应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产品供应链的弹性。我国许多省市把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推广销售,主要通过政府搭台来进行产销对接直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北省宜昌市农业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秭归脐橙;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打造的电商直播工坊;助农主播日益成为行业焦点,东方甄选把新疆的红枣、延安的苹果、云南的青提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如图5所示,2014—2019年,我国电子商务的网络零售额不断上升,占社会消费品的比重不断变大,大数据管理与分析也给电子商务营销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电子商务平台也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可视化特点,助力大数据管理的进一步挖掘与可视化。大数据管理与电商平台的结合增加了用户的新鲜感,培养了电商平台对风险的预判与应变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弹性的增强。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行业,其兴起突破了地域限制,尤其有利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3 基于大数据管理农产品供应链弹性问题
3.1 信息化水平不够
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物流服务业与电商行业目前针对大数据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计算机台数、网点数与制造业存在差距,大数据处理的水平和技术都不够完善,在供应链弹性中,其也阻碍了物流服务业与电商行业的合作和物流末端的服务水平,使物流末端智能服务存在很大的问题。信息化水平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中国跨境电商在信息技术水平上达不到标准,尤其在农产品出口中会伤害农户的利益。
3.2 技术人才缺乏
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的智慧化过程与传统行业相比更需要人才的帮助,这样才能够增强对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效果。当前,物流企业和电商企业对人才大数据管理能力不够重视,没有培养员工对于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能力,人才对于物流服务智慧化转型的了解程度不够,我国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所以导致对物流服务智慧化了解的高质量人才也较少。
3.3 基础设施不足
中国城乡的“二元性”特点难以打破,城镇地区农产品的物流速度、消费满意度等都与农村地区有差距,但农村地区又是农产品的重要供应端。基础设施不足主要表现为:加工水平低、包装水平差;运输环节损耗较大;缺乏基本的注册商标与质量监测标志,难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自动化水平低,甚至许多地区还没有机器加工。
4 基于大数据管理供应链弹性优化
4.1 加强信息服务水平的建设
物流企业应当与电商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加强对供应链物流服务的优化升级,通过大数据管理提高决策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电商企业也应当加强网络站点建设,提高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尤其是跨境电商应尽快达到出口供应链水平,以提高我国进出口产品供应链的弹性。
4.2 培养大数据管理技术型人才
政策补贴可以向大数据管理相关学科倾斜,适应大数据管理的人才是符合当下数字经济发展潮流的。物流企业、电商企业要与大数据管理专业人才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最后,物流企业要加强与电商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人才流动性,以便培养出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4.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农产品供应地区的通车率需持续提升,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道路的畅通无阻,进而减少产品的损耗。其次,增设农产品储存库房,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尽量缩短物流时间。最后,政府部门要完善并指导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5 结 语
本文从农产品对接的视角分析了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供应链的弹性,主要从供应链的开端、中端和末端三个方面来阐释。目前,农产品供应链弹性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水平不够、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足,这些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培养大数据管理技术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
参考文献:
[1] 叶枫,林正品.大数据分析能力、供應链敏捷性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J].科技与经济,2021,34(5):71-75.
[2] 朱新球.大数据分析能力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基于供应链弹性视域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6):84-93.
[3] 任南,鲁丽军,何梦娇.大数据分析能力、协同创新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J].中国科技论坛,2018(6):59-66.
[4] 宗平.农产品供应链的典型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2021(10):122-123.
[5] 卢强,王怀博,邓扬.供应链弹性国内外研究热点比较——基于2007-2021年国内外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价格
理论与实践,2022(4):76-79,205.
[6] 蒋丛萃.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9):130-133.
[7] 廖涵,胡晓蕾,刘素倩.不利外部冲击下我国供应链韧性分析[J].企业经济,2021,40(10):50-59.
[8] 熊雪.数字赋能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新型工业化,2023,13(3):87-92.
[9] 刘念,简兆权,王鹏程.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21,
41(24):125-135.
[10] 姚行洲,赵红梅,闪茜.基于“新零售”的新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15):125-127.
[11] 赵捷,谭琳元.数字经济下直播电商嵌入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2(22):107-110.
[12]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