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联琦,麦艳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为满足广西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先进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特别是以城镇化、工业化为主导方向的广西现代化建设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开发的根本需要,我校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智能制造类专业,围绕北部湾区域和广西产业发展战略,依托“中国制造变革背景下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机电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和“职业技能大赛教学与课程教学的衔接融合研究”等系列教改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多平台、五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继承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深入认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构建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多平台、五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职业教育”概念的探讨,黄炎培先生一直坚持广义的职业教育观。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起源于社会分工;“社会生活方式采取分工制”,于是乎有职业和职业教育。他在“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纲要”等文章中,对职业和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作了简要的说明。黄炎培先生指出:“职业教育之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与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包括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
黄炎培先生始终坚持“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我们理解职业教育就是“以使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为目的,培养其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核心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让受教育者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黄炎培先生主张教育要和社会接轨,注重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把书本学来的知识真正内化成生产力。遵循“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原则,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服务于社会。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是为了“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他坚持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办学方针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的办学原则。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学校办学宗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和养模式应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依托行业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联合世界500 强企业富士康集团,组建混合所有制南宁富士康学院,共建共享产教平台,双方联合组建“富士康标杆班”、RE(维修)、QE(质检)、TE(测试)、自动化专班和机械加工专班,试行“学徒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详见图1 所示。
图1 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的新型合作模式
校企共建有比亚迪产业学院、GE 自动化智能平台中心等实体。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技术攻关、培训服务等项目,承办多项职业院校国培项目、区培项目和全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研修培训项目,为北部湾港务集团、南宁卷烟厂、瑞声科技(南宁)公司、广西南宁航道养护中心等企事单位提供自动化技术培训,提升员工技术技能。
借助西班牙政府、德促国际优质贷款引打造具备德国职教考核标准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对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借助西班牙政府、德促国际优质贷款引打造具备德国职教考核标准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引进“高、精、尖”的进口设备,建成“产、学、研、创”四位一体实训中心,包括西门子先进技术实训中心、西南首个ABB 工业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和先进工业制造实训基地等大型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对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发展,助推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托广西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和南宁众创空间平台,高标准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师生双创能力。
建立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需求的校企联合培养及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传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研教融合、专创融合”为抓手,开拓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科技竞赛→技术开发→创新创业”五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践行产教融合理念,校行企等组成教学共同体,将企业真实产品转化为教学项目,让所学知识对接产业群发展方向;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赛教融合提高学生技能,引领学生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参与校企横纵向科研项目,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学生技能创新的热情;开设创新先导课程和实务课程,用丰富的案例和有趣的互动项目展现创新过程,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依托“智慧南职”素养工程平台,强化立德树人。在促进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探索德技融合理念,采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进、融合的一体化培养路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七个类别的第二课堂模块:思想素养、创新创业、实践实习、志愿公益、身心健康、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学生依托“智慧南职”大数据平台,形成个人第二 课堂自画像,学生根据画像有针对性的参与相应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形成基于能力养成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想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紧密融合,实施课程思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图2 所示。
图2 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多平台、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其中一个特征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行产教结合,学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按照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功能体系共建了机电产品加工技术训练基地,南宁富士康进驻校内开展生产,将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引入校园,创设真实职教环境。校企联合组建“订单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纳入教学计划中,企业派出师傅进行授课。校企双方按照“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成立南宁富士康学院,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全程办学,共同培育人才。如图3 所示。
图3 与企业组建的订单班协同育人平台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另外一个特征倡导手脑并用,力行做学合一。围绕智能制造类专业,深入推进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将南职第二课堂7 个素养模块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深化德技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德技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研教融合、专创融合”为抓手,开拓了“职业素养→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学科竞赛→技术开发→创新创业”六阶递进德才兼备复合式人才的培养路径。通过项目支撑、科研反哺、竞赛引领,师生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市级众创空间平台、创新工作室等,成功孵化了“全自动药盒折叠粘合机”、“全自动竹签分拣点数机”、“压痕机全自动纸板取送机”、“全自动运载叉车”等多项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赛事上,学生获国家一等奖1 项,二等奖2项,区级特等奖1 项,一等奖3 项;在广西区“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一等奖1 项、二等奖6 项,三等奖4 项;在2018 年广西工业设计奖上获概念设计奖2 项。近3 年获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 项、全国初赛特等奖1 项、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2022 广西人社厅仪器仪表赛项(智能传感器方向)第2、第3 名;广西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1 项、三等奖2 项。
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有效融合,探索了《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多平台、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智慧南职”大数据平台,将道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紧密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有效解决高职教育育人模式低效问题;通过“产、赛、研、创”融合构建多维立体协同式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助推广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