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华态度为何突然变软?

2023-07-26 03:42辜学武
南风窗 2023年15期
关键词:宣言对华理事会

辜学武

6月底,欧洲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一个有趣的转变:对北京外交内政尖锐的批评渐显势弱,温和的声音和语调开始占上风。一夜之间,中国似乎由“威胁”变成了“机遇”,由“敌手”变成了“伙伴”。

这个戏剧性的变化,即使最敏锐的国际问题观察家都没有预料到。原本认为6月底的欧盟首脑峰会会开成一个对中国“口诛笔伐”的“声讨大会”,一个制定新的“对华战略”的“划时代”会议,但会议的结果与原本预计甚至完全相反。

此次布鲁塞尔峰会不仅没有提出一份新的更为强硬的对华新战略,以取代2019年欧盟对华战略,而且在峰会的“共同宣言”里面还大幅压减对华关系的论述,语调之温和,叙述之平稳,令人印象深刻。

温和的“宣言”

峰会最后发布的共同文件,形式上更像一份由欧盟理事会秘书处发布的“会议总结”,它“凝聚”了27个成员国首脑的“共识”,但并不是带有他们签字的“共同宣言”。

这份文件一共43条,第30至第35条共6条“贡献”给了中国。其中,第35条是“八股文”,提及欧盟对人权问题、南海问题、西藏及新疆问题的关切。这是西方在谈及对华关系时不得不提的问题,否则似乎就“政治不正确”,不仅会造成社会舆论“混乱”,也可能会引起美国盟友的不屑。

但即使是“八股文”,第35条的腔调还是显得比以往的“八股文”更为温和。欧盟理事会“欢迎”重新恢复与中国的人权对话,而不是强烈要求中国“改善人权状况”,达到西方认可的标准。

会议总结式的“共同宣言”也并没有在涉疆、涉藏、南海问题和“强制性劳工”问题上对中国进行“谴责”,其表述是,欧盟理事会在这些问题上对北京的做法持“怀疑和保留”的态度,态度之温和,实属罕见。

第34条涉及亚太地区,5行字4句话,四平八稳,充满了平衡的味道:欧盟理事会认为“东海与南海对本地区和世界的安全与繁荣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里,欧洲人并没有用美日盟友们最喜欢的“印太”这个概念,而是与北京的用语趋同,颇值玩味。

对台湾问题的表态,“共同宣言”看上去真是下了一番功夫,既不得罪华盛顿,也不惹恼北京。欧盟理事会说他们对“增长的台海紧张局势表示担忧”,反对“任何单方面以武力或迫胁改变现状的努力”,“强调欧盟持之以恒的一个中国政策”。

北京不会反对欧洲人对台海局势感到担忧,因为北京自己也为台独势力增长和美国军援台湾感到忧虑。北京从来也没有说过要“单方面改变现状”,而是恰恰认为美国强化对台军事合作和帮助台湾拓展外交空间就是“单方面改变现状”。

欧洲理事会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看似老生常谈,但实际上暗藏了对北京的某种相向而行。这里既没有提及台湾的“民主价值”,把中国的分裂状况看成是“民主”与“威权”的对立,也没有声称要帮助台湾摆脱“国际孤立”,而是继续保持战略冷静,“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将台湾问题视为“一个中国”框架下的民族统一与民族分裂的挑战。

“求同存异”欧洲化

最让北京的战略家们感到欣慰的可能是第30条的措辞。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一点中国外交的风格。无论欧洲人是否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实际上接受了北京自1955年万隆会议以来一直提倡的“求同存异”思维。

“会议总结”明确写道,虽然认可对中国既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体制敌手”的定位,但同时强调,尽管中国和欧洲的政治体制与经济秩序不同,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在互利和合作的基础上保持建设性和稳定的良好关系。

第31条可以看作是欧盟理事会对中国发出的全球合作邀请。在这里,27个成员国政府首脑一致把北京定义为不可缺失的合作伙伴并详细列举了希望合作的领域: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公共卫生保障,全球流行病防疫,粮食供给安全,全球债务减免,抵御自然灾害和人道援助。

峰会的“共同宣言”语调之温和,叙述之平稳,令人印象深刻。

这一举动凸显了欧盟理事会希望同中国深度合作的强烈愿望,将三位一体定位中“合作伙伴”的部分提到了优先位置,使得另外两个“定位”(竞争对手和体制敌手)显得虚幻飘渺,苍白无力。至少这一次,欧盟的首脑们不愿意向北京展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或体制敌手的形象。

最令人玩味的是第32条。这一条开宗明义认定欧盟和中国“一如既往”是重要的贸易与经济伙伴,重申欧盟无意“脱钩”,也不“向内转”(turn inwards),而是通过“去风险”来降低核心领域里的对华“依赖性”和供应链的“脆弱性”,目的是达到一种“平衡的”“对等的“和“互利的”经贸合作关系。

细心的观察家会发现,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共同宣言”一共有24个版本,涵盖了欧盟27个成员国各自的母语。德语的版本很微妙,在“去风险”这个概念上,弱化了英文的“de-risk”的内涵。

虽然英文的“de-risking”已经成为了德文中一种广泛使用的外来语,但此次“共同宣言”的德文版执笔者并没有使用这个词,而是用了“Risikominderung”(降风险)。一个是“去风险”,一个是“降风险”。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区别很大。“去风险”来得“彻底干净”,“降风险”显得“留有余地”。这也符合德国总理朔尔茨模棱两可的言谈举止。所谓“去风险”对他来讲就是“降低风险”,“分散风险”。

无论是“去风险”还是“降风险”,对于无忧无虑地推进全球化的美好时光来讲,当然是一种倒退,因为“去风险”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部分供应链的重组,产能跨地域的重复以及可能的市场扭曲。但对于欧洲来讲,宁可付出经济代价、削弱市场机制也不愿再次经受类似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带来的被动和痛苦。

在这个问题上,欧洲确实是心有余悸,如同惊弓之鸟。这种担忧和恐惧无疑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它对中国的信任。然而,即便如此,欧洲在强力推动对俄罗斯的“全面脱钩”和面对美国反华“小院高墙”压力的同时,仍然希望强化同中国的合作,这一点难能可贵,北京應该引以为傲并做出善意的回应。

这次布鲁塞尔“共同宣言”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欧洲对华政策开始发生转变的信号,由强硬转向温和,问题是,为何出现这种转变?由“硬”变“软”,是权宜之计,还是不可逆转?

“瓦格纳兵变”效应

理解欧洲对华态度为何变软,离不开分析俄乌战争前景在欧洲领导人心中的分量。俄乌战争吸引了他们的主要注意力,基本形成了“一切服从援乌抗俄”,一切以乌克兰战争走向为政策制定出发点的思路。

这一思路也适用于欧盟的对华政策。换句话说,欧盟的对华政策直接受到俄乌战局的影响。欧洲把她对中国的态度直接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和她对北京的期待挂钩。

她对北京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失望,必然表现为对北京强硬。反之亦然,她对北京充满期待,必然对北京态度温和,笑脸相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欧洲人对北京的态度是他们内心深处对北京左右俄乌战争前景的能力判断的一种外在表现。这次对北京的态度突然变软,再次验证了这一规律。

瓦格纳集团兵变流产直接导致了欧洲对华态度发生转变。兵变发生在欧盟首脑峰会举行的一周前,原本要集中精力讨论对华新战略的计划被打乱,研判瓦格纳集团暴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打击程度和对俄乌战争的潜在影响成为了会议讨论的焦点。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欧盟27国首脑(匈牙利除外)几乎一言以蔽之地认为,兵变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重大打击,它暴露了普京政权的内部弱点,动摇了俄罗斯人民对普京的支持,定将迫使他重新思考他的“侵乌政策”甚至调整对战争结果的期待。

不排除欧盟的首脑们认为,一个被内部势力削弱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更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为了延续政权,普京有可能变得更为现实,更趋向一种保住颜面的妥协,以达到断尾求生、保住江山的目的。

瓦格纳集团的冒险行动和对普京的打击进一步燃起了欧洲人对北京影响力的期待,这一点在理事会峰会的“共同宣言”中展现无遗。“宣言”专门用了一条(第33条)来呼吁北京对普京施加影响,推动俄军“立刻、全面和无条件地撤出乌克兰”。

这一次,欧盟的首脑们不愿意向北京展现出一副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或体制敌手的形象。

与美国和乌克兰不一样,欧盟27个成员国对“什么叫乌克兰赢得这场战争”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它既不是像美国要求的那样“把俄罗斯彻底打翻在地,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也不是像乌克兰追求的那样“把普京押上国际刑事法庭”,而是俄罗斯撤出占领的乌克兰领土,恢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7月1日在会见欧盟新轮值国主席、西班牙总理桑切斯时并没有完全接受欧盟的这个观点,认为“恢复1991年乌克兰的领土状况只是乌克兰愿意同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的前提条件”。

言下之意,即使收复了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还会继续打下去,如果俄罗斯拒绝谈判的话。然而,对于欧盟来讲,俄罗斯撤出占领的乌克兰全部领土之日,便是俄乌战争结束之时。

欧盟理事会希望北京利用瓦格纳集团重创普京政权之际向他进行游说,把俄军“立刻、全面和无条件地撤出乌克兰”,可以说是希望北京与欧盟相向而行,抓住这个一瞬即过的宝贵窗口,结束这场让欧洲人喘不过气来的战争。

这是对北京的一个高度期待。在这个心态的影响下,任何利用欧盟峰会来制定一个对华更为强硬的战略的努力是没有市场的。这也就是理事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原来的文件草案,磨去锋利的棱角、转向温和诉求的原因。

当然,如果不是对华温和派首领、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亲自操盘“共同宣言”的起草和润色,欧盟对华态度的转变也不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强硬派首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只是这次峰会的配角,作为理事会决策的执行者,她这次只有领受任务的职责。

布鲁塞尔总部常有两个“司令部”之称。在对华关系上,“冯德莱恩听美国的,米歇尔听中国的”。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欧盟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之间的分歧。

这个分歧至少会持续到2024年,直到选举出新的欧盟委员会。但27国政府首脑估计都大部分还坐在“董事会”里,至少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他们在对华务实方面属于米歇尔的“同党”,基本上是“志同道合”。

如此看来,欧洲对华态度变软,并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有其内在逻辑。欧盟人相信北京有实力去影响俄乌战争的走向,而且期待北京有所作为。只要北京不让他们失望,只要他们继续保持这种期待,欧洲对华的态度会持续保持温和。

猜你喜欢
宣言对华理事会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第六届第二次理事会会议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TA宣言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发明与创新理事会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