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1+X”证书制度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究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2023-07-26 09:13蔺伟郑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6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计算机网络证书

蔺伟,郑君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信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18)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要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以下简称《方案》) ,正式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

“1+X”证书制度中,其中“1”是指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取得的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指学生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培训评价组织的认证考试取得的证书,反映学生具备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1+X”证书涉及评价组织、试点院校等多个主体,如图 1 所示。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势在必行。深化“产教学工”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强化“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的培训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本领[2]。通过探索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对接三新原则,从而达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3]。

在此背景下,作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的职业技能型院校,面对现有符合“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的重要部署和要求。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照现行“X”证书可匹配到多个证书,而国家职教体系改革中明确要求教育者引领学生收集、分析、探究、整合、构建的指导和组织方案,需按照“学生主体、课证融通、能力实训”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路由交换技术、网络运行与维护和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当前“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推动上述课程的课证融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而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图1 “1+X”证书相关方

1 “1+X”证书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1 课程体系支撑和连续性不够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对应证书的考核要求基本契合,根据考取初级证书和中级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学生在完成路由交换技术、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等专业核心课程后才能参与证书考取[4]。而现有课程体系支撑不够,课程开设分散不集中,尤其是实训课程,无法用完整的网络工程项目完成所有教学内容的贯穿,因此造成前后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凑,传授知识碎片化,学生在学完现有课程后,获得感不强,获取知识结构完整性不强,在相关证书的考核过程中通过率不佳。

1.2 课程设置深度和广度不够

目前本专业部分课程内容没有对接证书考核要求,如Linux 操作系统管理和无线局域网技术等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且课时固定每周 4 学时,课程内容体系化程度有待提高,学生通过学习无法完成证书考核中所有知识点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将课程针对考证内容重新分化方向,开设多个方向的小班课程,或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前期考证培训,对于证书考核中的重难点内容,由具备证书培训资质的考评员进行培训,增加学生对现有知识体系内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2 课证融通理念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2.1 打造工匠型教师团队

重构现有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培养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为达成此目标,需引进ICT培训机构教师或派出教师参与由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组织培训课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补充现有师资队伍短板,确保教师团队理论实践两手抓,“能文能武”,满足构建“产教融合”新教育场景的根本要求。

要引入“1+X”证书考核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以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为原则,其次突出“三维”目标并重,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以课程大项目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搭配能力实训为主的实训教学原则,最终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有机融入创新创业内容[5]。

2.2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重构课程体系的依据

“1+X”证书评价是通过国家在社会层面遴选出业界具备技术和领先优势的企业和组织,由其对行业进行综合调研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研究制定,目的是使证书考核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匹配。由此制定而成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对相关岗位所需技能、岗位职业要求准则、知识储备要求等内容,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内容时,需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纳入重要参考文献,使得学历教育不仅满足授课要求,而且满足证书考核要求。

2.3 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课证融通实现原则和手段:一是把握教学实践性与应用性原则,二是把握教学拓展性与延续性原则,三是把握教学改革的简易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四是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合理融入思政元素,体现三全育人理念。“课证融通”不仅要将与证书相对应课程的授课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而且应将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企业与学校之间评价方案的有机结合。要围绕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模块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1+X 证书考核内容,例如针对华为科技公司“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 通过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培训内容融合到路由交换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无线局域网技术、网络运行与维护、Python应用开发、网络系统集成等课程,使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与注重实践操作的证书考核内容相结合,实现课证教学的融合,做到理实一体化,达到了本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6]。

根据课程体系理论及“1+X”证书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统计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原有课程,其次结合新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教室、其他场所、课外、帮学课堂的四维新教学模式。现有的知识体系有TCP/IP 协议、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网络可靠性、广域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IPv6 协议、WLAN 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章节,而划分后的模块化体系包括Windows 桌面系统的安装与配置、Windows 桌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Windows 服务器系统的安装与配置、Windows 服务器系统安全的安装与配置、Linux桌面系统的安装与配置、Linux 桌面系统安全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基础设备的基本配置、网络互联设备的安全配置、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网络互联系统安全与维护、网络安全故障与设备故障排除的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该体系改革原有的知识章节,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教学活动,着眼打造第一二三课堂联动模式,既提升了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构建“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的重任,又要考虑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满足证书所要求职业素养的培养,做到教学和育人并举[7]。具体的“1+X”证书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1+X”证书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2.4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高校首先需要改革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对于具体岗位的人才技能需求,对标具体的技能点,设置课程安排,实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学校中学历教育的优势是可以给学生完善的基础知识体系建设,而企业考证的优势是直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因此,先掌握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后再由企业进行岗位能力锻炼,由此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良好的引导由浅到深的引向深度学习,既是促进学生个人多维度发展,同时引入课岗赛证机制,将双创机制引入到课堂建设,以期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教学课堂设计中,大都采用:“实践案例”-“任务划分”-“分任务驱动”-“工作过程为中心”的模式,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实际上是针对具体的某一门课程,很难将多门课程内容进行良好的组织。因此,需要参考实际的网络实施项目,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锐捷公司、电信公司、共建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企业的实践经验,打造产学研创实训基地,推进“五个”协同。第一,校企协同育人,结合学校授课教育与企业实践培训的长处,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第二,校企协同开展产品研发、新技术开发,由学校完成理论方法建设,结合企业技术完成理论向实操的落实过程。第三,师生协同开展项目研究,由教师主持、学生参与,师生共建开展研究工作。第四,校企协同构建案例库、开发学材,依托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结合企业丰富案例,构建教学理论与企业案例的新型教学资源库。第五,多师协同,推行行业创业教育,采用跨专业协同教育方式,将计算机大类的专业教师都纳入教学中来,实现跨专业多师协同育人模式。

同时参考网络技能竞赛和各类行业竞赛内容,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环节,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

2.5 重构教学内容设计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当前,跨领域合作式信息平台正在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培养对于信息化高速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能单纯以案例为切入点,首先需要进行阶段式划分,将整体授课过程大体分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课后教学实施过程,其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细分为课前任务,课中任务。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应用应当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重新予以审定,尤其应当注重课后拓展相关内容,将技能技术类课程的课后学习同样作为授课平台,注重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效应,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革”教材中心的命,“立”以全面发展为本位。在这一过程中,首先从教材到学才,将从照本宣科的低效课堂到入脑入心的高效课堂,从知识本位到全面发展本位,从低阶学习到高阶学习,从单一对接企业当前需求,到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进完善教案设计,注重课堂组织方式的革新。首先要注重学情分析,深入分析所授课程班级的学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等因素。其次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设计,第三,提升育人效果,要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步,应用活页式教材,及时将“三新”原则融入教学。

对于教学中最核心的教案设计,应该重视对应的内涵要求,即落实好“1473377”要求。其中,“1”是指明确把握教案是教育者引领学生收集、分析、探究、处理、整合、构建的指导和组织方案,要突出学生主体理念;“4”是指明确把握四个维度,体现职业教育改革思想、凸显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或课内课外结合、善于反思总结;“7”是指精准把握七个原则,学生为本原则、依纲扣本原则、创新性原则、关注个体差异原则、操作性原则、激发内生动力原则、强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原则;“3”是指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 “三段贯通”;“3”是指第一二三课堂的“三堂联动”;“7”是指创新教学模式,即项目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互帮互学、展示赏学、互检评学、课后复学互相联动;“7”是指打造七有课堂,即课堂有理想、学习有手段、育人有方法、交流有慈爱、成果有评价、个性有张扬、课后有拓展。

3 结束语

“1+X”证书制度推行势在必行,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过程中,其所承担的责任应随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目前我国处于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键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则不能抱残守缺,需要时刻紧盯当前政策和形势变化,做好整体规划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同时应具备智能化和科学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计算机网络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