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乌头猪保种选育技术及保种成效探析

2023-07-25 05:10张午霞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保种产仔数乌头

张午霞,孙 涛

(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0240;2.上海市崇明区长兴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913)

沙乌头猪属太湖流域猪系,在崇明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崇明岛居民便开始饲养。通过岛内群众长期选种选育,形成了具有体型紧凑、毛色黑、“四白脚”等体型外貌特征,同时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母性好、耐粗食、肉质鲜美、嫩而多汁的特点,对低温潮湿的海岛地理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杂种优势明显的高产母本品种,在品种改良和商品猪杂交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2014 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1 品种概况

1.1 原产地

沙乌头猪,又名沙河头猪、沙胡头猪,因其头部大、耳下垂,形似黄砂茶壶,鬃毛乌黑色而得名,沙乌头猪主要分布于上海市的崇明区及江苏省的启东市、海门市。

1.2 产区自然地理条件

崇明是上海郊区规模最大、农业生产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度最高、生态环境条件最优越的农业主产区。“十三五” 期间,崇明畜牧业坚持以发展高效生态绿色畜牧业为目标,以 “减量提质、规范生产、保护环境、适度发展” 为原则,全力推进畜牧业规范化建设,有序提升畜禽养殖环境,不断地提高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猪场内,沙乌头猪吃的是生态饲料,喝的是净化处理的水,生活空间宽敞,生活品质较高;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得到密切监控,猪场周围执行严格的疫病防治制度,靠着强壮体质和合理防护,沙乌头猪不使用抗生素和各种药物,排除科技养殖手段干扰,确保品质风味纯正。此外,猪场正与周边数千亩稻田紧密联动,着力打造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猪场的养殖废弃物经过干湿分离、厌氧发酵等流程,充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所得有机肥则经由现代化输送管线直达稻田,将对生态的追求贯彻始终。

1.3 主要特征特性

沙乌头猪被毛黑色,少量有白肚、玉鼻,有“四白脚” 特征,耳大下垂、略短于鼻端,额部有较浅的皱纹。体质结实,背腰平直或微凹,腹大下垂但不拖地,乳头数8 对以上。体型中等,成年公母猪体重130~150kg。经产母猪的产仔数14~15 头,产活仔数13~14 头。

1.4 保种场概况

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名:上海崇明区种畜场),位于上海市崇明区东平镇东风农场北首,占地16hm2,备份场位于农业现代园区南路,占地面积2.5hm2。场区布局合理,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隔离分开。有独立办公大楼1 幢,生产区设有兽医室和消毒更衣室、隔离猪舍等,并有病死猪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场以来,该场一直致力于沙乌头猪的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工作。经过五十多年来的精心系统选育、保种和开发利用,沙乌头猪生产性能得到不断巩固和提高。2003 年崇明种畜场注册了 “沙乌头” 商标品牌肉,所产的沙乌头猪肉产品在2007年6 月取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0 年 《沙乌头猪》 地方标准修订完成,2011年,《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 将 “沙乌头猪” 从太湖猪系列中单列开来,正式定名为 “中国沙乌头猪”;2013 年,农业部发布文件,准许崇明沙乌头猪使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2014 年,沙乌头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5 年农业部授予 “国家级沙乌头猪保种场”,这也是崇明相关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 单位;2021 年,基于崇明区种畜场的软硬件资源,上海沙乌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再次被授予“国家沙乌头猪保种场”。

1.5 品种演变史

沙乌头猪在崇明岛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 年)岛上居民与周围地区交往中带入,明清时期已形成岛上独特沙乌头猪品种饲养。通过岛内群众长期选种上努力和偏爱,逐步形成性成熟早、繁殖力高、耐粗饲,对低温、潮湿的海岛地理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力等特点,并具有体型紧凑、毛色黑、“四白脚”等体型外貌特征。沙乌头猪肉质鲜嫩、味香无腥,曾是崇明农家的 “心头好”;然而,在洋种猪的冲击下,这种历史悠久的崇明特色猪种已逐渐从大众的餐桌上消失。为了更好地做好沙乌头猪的保种工作,畜牧专家为每头沙乌头猪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一头种母猪的登记本上,便通常记载着它的所属系谱、出生年月、产子哺育等信息,其三代系谱、每胎哺育的数据,都有详细记录。依靠众多工作者的接续努力,这8 个“家族” 历经30 多年依旧 “猪丁兴旺”,并依靠精子冷冻贮存等技术积攒了厚重的 “基因资产”,“家底子” 不可谓不硬实。

2 保种目标

2.1 原则

保存沙乌头猪种质资源基因库,维持其品种特征特性不变。

2.2 数量

沙乌头猪每年纯繁达到48 胎;存栏生产公猪从18 头增加到26 头,生产母猪从139 头增加至200 头。基础公猪24 头以上,基础母猪120 头以上,三代以内无血统关系的公猪家系数8 个。

2.3 性状目标

2.3.1 符合沙乌头猪体型外貌特征

沙乌头猪被毛以黑毛为主,部分猪鼻端、系部、尾梢有白毛。体型较大、体质健壮、结构匀称、额头较大、呈寿字形,额部有3~4 道皱纹,嘴筒长度中等,耳大下垂,颈中等粗,背腰微凹,胸深,腹大不拖地,后躯较丰满,四肢结实粗壮。有效乳头(8.3±1.0)对。

2.3.2 母猪产仔及断奶性状

经产母猪(2~3)胎,产仔数13.6~17.1 头,产活仔数13.4~15.3 头,35 日龄断奶仔猪数12.6~14.9 头,35 日龄断奶窝重84.9~96.8kg。

2.3.3 成年体重体尺达到国家标准

成年公猪(24 月龄)体重(124.4±12.6)kg,体长(134.3±12.4)cm;成年母猪(第3~4 胎,妊娠两个月)体重(135.4±13.1)kg,体长(132.1±9.2)cm。

2.4 留种目标

纯繁数量50 胎以上,选留6 月龄后备公猪12 头以上,后备母猪60 头以上。

2.5 测定

集中测定纯种沙乌头猪24 头,场内测定160头以上。

3 保种方法

3.1 选配

采取家系等量留种方式,执行 “以父定家系、系间单向循环选配” 的原则。8 个家系公、母猪的分布上力求平衡,重点是保护沙乌头公猪,不让公猪断线,尽量做到多留精选,提高公猪质量。采用纯繁与杂交相结合的配种方法,适度延长世代间隔,并通过杂交利用降低保种带来的经济压力。母猪6~8 月龄配种,利用年限大致5年,共计生产8~10 胎;前3 胎可以杂交,被评定为优良以上的第四胎开始纯繁留种。第四胎开始纯繁既可顾及选育对缩短世代间隔的要求,也可兼顾保种对延长世代间隔以防近交过快的要求。

3.2 留种

选配沙乌头猪纯繁每个家系不少于6 胎,初生时第一次选择,0.8kg 以上、有效乳头8 对以上可留种,每窝至少留2 公。在断奶时进行第二次选择,合格以上可留种,每窝至少留1 公2母。6 月龄进行第3 次选择,按体重、体长、活体背膘厚三项进行评分,优良以上可留种,选留后备公猪不少于每系2 头,母猪不少于每系8头。24 月龄进行第4 次选择,种公、母猪评定优良以上可留种。

3.3 测定

开展科学的后裔性能测定、遗传评估与选种选配。

第一,开展繁殖性能、生长育肥性能、抗病性能、料重比等场内测定,进行以生产性能(肥育和繁殖)为基础的指数选择,并进行严格的体型外貌和种用性能的筛选;根据遗传参数、育种值、近交系数等开展科学的选种选配,避免简单机械的组间单向循环选配。

第二,利用超声波图像活体测定猪肌内脂肪含量。创新集成最新研究成果,开展超声波图像活体测定猪肌内脂肪含量应用研究,选育提高沙乌头猪肌内脂肪含量。

第三,开展沙乌头种猪的优良种猪登记工作,提升沙乌头种猪的优良种猪水平。

第四,开展生长育肥性能、料重比、肉质性能等集中测定,动态监测沙乌头猪的选育进展。

4 阶段性保种成效

4.1 群体结构和数量

因近交系数的增长或基因丢失的概率主要决定于公畜。因此确定合适的公母比例对保种意义重大。公畜数量一般最好在20 头以上,并采用各家系等数留种法,就能防止基因丢失和防止近交系数的增长。家畜的保种的公母比例是猪、鸡1∶5,牛、羊1∶8。由表1 可知,2021 年末种猪存栏177,其中能繁母猪148 头,种公猪29头,符合保种规定要求。分别来自于8 个家系,并基本保持各家系间均衡分布。种群数量有明显扩大,种群结构更趋合理。

表1 2021—2022 年沙乌头原种场猪存栏情况 单位:头

由表1 可知,2022 年末种猪存栏量256 头,其中能繁母猪224 头,种公猪32 头。分别来自于8 个家系,并基本保持各家系间均衡分布。种群数量有明显扩大,种群结构更趋合理。

4.2 生产实绩

沙乌头猪经多年的选育、选择和保护工作,生产性能稳定,体型外貌稳定。2022 年底,通过场内测定选留后备母猪30 头,后备公猪19 头。

4.2.1 繁殖性能

沙乌头猪性成熟早,3~4 月龄母猪出现发情症状和公猪爬跨射精,小母猪也能受孕。母猪母性好,起卧谨慎,能减少仔猪压死现象的发生。公猪初次发情在100~130d,适配日龄180~210d,适配体重70~90kg。母猪初情期90d~120d,适配日龄150~180d,适配体重55~75kg,发情周期20d~23d,妊娠期113~117d。母猪生产性能指标是指母猪在生殖过程中,产仔数量、产仔质量、母猪哺乳能力、母猪种猪指数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母猪的生产性能对于养猪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着生猪供应量与品质,可以作为评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评价母猪生产性能指标的种类产仔数量和产仔质量。产仔数量是母猪生产性能的最基本指标,通常以每头母猪一年生产的仔猪数为计量方法。但是实际上,在养殖中需要分别统计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根据其产仔数高低,以此选优留种。产仔质量是指生产的仔猪孳育的质量和成活率,这是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根据仔猪平均体重或者猪仔成活率作为计量方法。

由表2 可知,平均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基本稳定,无显著差异;育成率为94%~95%,沙乌头猪经过多年的选育、选择和保种工作,生产性能稳定,体型外貌稳定。

表2 保种场沙乌头猪历年繁殖产仔数据记录比较

4.2.2 肉质性能

沙乌头猪早熟易肥、肉质鲜美、嫩而多汁。6 头沙乌头猪屠宰测定(平均值):屠宰体重79.33kg,屠宰率68.49%,瘦肉率48.88%,系水率13.48%。肉质色(比色板)2.83,滴水损失2.11%,嫩度3.526kg/f。肌肉成分:脂肪4.59%,蛋白质23.14%,水分72.03%。

4.2.3 遗传评估分析

繁殖性能分析:2015—2021 年纯繁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3.81、13.98、14.47、14.82、14.5、14.35 和14.22 头,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3.0、13.08、12.88、13.20、13.29、13.45 和13.36 头,通过多年选育选留和提纯复壮繁殖性能保持稳定,产仔数和产活仔数近几年有所提高但与历史上沙乌头猪最高繁殖性能记录仍存在一定差距。

进行优良种猪登记,自2011 年以来共6 头种公猪,56 头种母猪评为优秀种猪。2021 年从繁殖性能、体形外貌等相关数据继续选择、更新和完善高产仔家系、体形高大家系各30 头生产母猪。

针对目前沙乌头猪群体规模小的薄弱环节,近几年增加了纯繁胎数,扩大后备母猪选留数量,适当延长世代间隔,防止近交系数上升和基因纯合。

5 讨论

5.1 沙乌头猪种群遗传性状逐渐稳定

为做好沙乌头猪的保种工作,畜牧专家为每头沙乌头猪进行登记造册。一头种母猪的登记本上,便通常记载着它的所属系谱、出生年月、产子哺育等信息,其三代系谱、每胎哺育的数据,都有详细记录。依靠众多工作者的接续努力,这8 个 “家族” 历经30 多年依旧 “猪丁兴旺”,并依靠精子冷冻贮存等技术积攒了厚重的 “基因资产”。由于沙乌头猪核心群全为纯合基因型,所以无论杂交父本是哪一种基因型,其杂交后代都不会出现敏感基因型,这对于杂交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以沙乌头猪为基础,通过导入外来父系公猪,在繁育体系中采用配套系的方法即长沙、约沙的二系配套,长约沙、约长沙的三系配套,杜长约沙、杜约长沙的四系配套进行商品肉生猪生产,减少猪应激,保持种群良好健康发展。

5.2 采用绿色现代化养殖模式

沙乌头猪的养殖得到了市、区级农科院的智力资源支撑。猪场内,沙乌头猪吃的是生态饲料,喝的是净化处理的水,同栏密度得到有效控制,生活品质较好;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得到密切监控,猪场周围执行严格的疫病防治制度,靠着强壮体质和合理防护,沙乌头猪不使用抗生素和各种药物。此外,猪场正与周边数千亩稻田紧密联动,着力打造种养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模式。猪场的养殖废弃物经过干湿分离、厌氧发酵等流程,充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所得有机肥则经由现代化输送管线直达稻田,将对生态的追求贯彻始终。

5.3 生长周期长反促品质提升

在饲养环节上配合专门的谷物饲料,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和抗生素,饲养工程中经常放到室外运动与吃草,上市体重控制在90~95kg,饲养周期10 月以上,饲养周期长,确保肉质。当前的市面上,多数猪肉的出栏猪龄都在6 个月左右,很少超过8 个月;沙乌头猪虽经过多代性能改良,其 “生长周期长” 的 “缺点” 却始终留存,上市猪龄全部超过8 个月,部分精品达到12 个月,饲料好、周期长、养育方法好,对猪肉口感口味都有明显的正面影响。虽然增加成本,但同时质量也得到提升。

6 小结

近些年来,大众消费水平不断增长,更具风味、更有特色的农产品逐渐走俏,消费者开始呼唤 “更有肉味” 的猪肉,对肉质、部位、新鲜度也都有更高要求,本土黑猪的比较劣势因而部分抵消,相关养殖产业也逐渐回温。而沙乌头猪根植于特定地域的文明史、承载着许多人的生活回忆,更有一份若隐若现的 “情怀” 在呼唤。沙乌头猪,曾经的市场 “弃儿” 或许正迎来命运的转机。当前,沙乌头猪产销两端都在努力创造增长契机,为后续的扩大产能、品牌打造积蓄势能。

猜你喜欢
保种产仔数乌头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