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人性与交错的命运

2023-07-25 01:54陈银清
特区文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白石羊群命运

读《白石羊群》,有如沉浸于清新香草味空間的体验。小说故事在新疆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域中徐徐展开,哈里曼与夏依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河同水密,无虑地生活在青青草原,与蓝天对唱,与羊群共眠。直到他们面临一次离别:比哈里曼大两岁的夏依克要去县城上学,而哈里曼只能留在墩麻扎继续放羊。两人的现实距离拉开,两个心灵也就此有了沟壑。他们原本留下或离开的命运如此笃定,但却在一次次偶然中交错。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与人物关系,却融命运、人性与心灵叙述于一体,以富有感觉的语言,奏鸣了牧区生灵的命运婉曲,摹画了人物隐秘的心灵空间。

一、命定的失策与现实的隐喻

墩麻扎牧区里的两个男孩,生来就有着不同的命运。

哈里曼不会说话,他的语言只是那有着不同音调与响度的口哨声。他在家中的任务很明确,那就是放羊。他家的羊,“毛发浓密,牙齿健康,身体丰满而健壮,并且各个都通了人性似的乖巧聪明,上山下山,赶回羊棚都不需主人多费一点力”。连年获得的“放羊标兵”称号,是他们家不想摘下的冠。于是,尽管哈里曼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的父亲恰尔根依旧没有让他去上学的打算。但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劝导下,哈里曼还是在九月上了学。然而,上学并没有让哈里曼获得快乐,而得到老师的抱怨:哈里曼唯一的语言——口哨声,扰乱了老师的课堂。最后,哈里曼还是不得已放弃了上学,回家放羊,这也是他父亲内心的期许。

而哈里曼唯一的朋友夏依克,帅气乖巧、学习成绩优秀,被大家夸赞、被老师欣赏,他被认为将是第一个真正走出墩麻扎的孩子,会有无比光明的未来。他的命运是出走。而哈里曼的命运是留下。就如小说里提到的:“诞生在这片草场的人,从低头吮吸草原乳汁的那一刻起,就与这片土地缔结了牢不可破的契约。在墩麻扎筑起的牢固铁壁中,牧人们沉默地追随着草原的指引。没有被抛弃的可能,也没有逃脱的机会。”“没有人应该离开墩麻扎!”这当然是环境驱动、现实使然。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草场的传统与天生的缺陷,是哈里曼与墩麻扎缔结生命契约的注码。而让小说表现出人生与命运莫测的,往往是作者对偶然艺术的运用。车祸的发生是夏依克留下的偶然因素,亚森的出现是哈里曼出走的偶然因素。而吾米提在环山路上的超速行驶,又导致了车祸的必然;亚森的狡猾与不怀好意,又是使哈里曼失去自家美羊的必然。那个被认为应该离开的人,留下了;而最不应该离开的人,出走了。作者用“白石”与“车祸”作为人物命运的杠杆,让两个人的命运就此沉浮交错。

文学的本质是隐喻,小说里简单的故事,往往寓含着隐喻的质素。作者以冷静而偶尔活泼的笔调展现牧区草场美丽与辽阔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环境的关注、对现实的关怀。一方面,哈里曼与夏依克都是天真的孩子,都应有各自向好的发展,而不同的表现却会获得别人不同的对待,身处底层的小人物只能挣扎、对抗命运;另一方面,同龄人发展的参差,常常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喻示着某种现实的焦虑,而命运的谜玄,又会将人引导到未知的方向。确定性与未知性之间,震颤着迷茫彷徨与渴望实现理想的心灵。这是对当下现实与青年焦虑的映现。

二、沉稳的叙述与隐匿的人心

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叙述,这个视角给予叙述者极大的权力与自由,叙述者能够在人物心灵的内外进行无拘无碍的穿行。作者无论怎样地拉远或聚焦镜头,哈里曼的心灵卷轴都在小说的叙述中或快或慢地拉开。小说以哈里曼心理上的情感、情绪冲突构成叙述的内核,正如王安忆所言:“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小说运用羊群意象,以沉稳的叙述节奏与具有观察力的书写,揭开隐藏在深层的人性面相。

羊群是小说的重要意象,是作者展现生命意识的载体,被赋予了灵性与情感价值,贯穿全文的始终。羊群的表现是哈里曼心灵的镜子,其声音与情绪变化,都预示着哈里曼的心理转换。开篇“羊群开始抱怨”与哈里曼得知夏依克要买车票去上学了的失落心理形成对应;之后羊群“拖着柔软的嗓音唱了整整一晚的草原夜曲”预示着哈里曼终于吹出了一声响亮的口哨,终于掌握了一门“语言”的欣喜;羊群“狂欢似的吵闹着”预示了哈里曼上学不开心,回到家后内心诸多声音的交杂;遇到亚森后,“羊群开始发出急不可耐的怪叫声,酥油草的香味正在舔舐着它们饥饿的胃”则预示着哈里曼即将面对“出走”的诱惑,丢失自家的羊群;最后将“白石”想象成羊群,则预示着哈里曼命运的虚幻转变。

小说由三部分组成,同时也以哈里曼的心理变化来结构:命定留下的不甘——羊丢了的紧张——实现出走的欣喜。而小说发展的转折,正是在哈里曼与夏依克之间微妙的冲突中发生的。夏依克可以外出读书,而哈里曼却在墩麻扎接受同龄人的嘲笑。面对夏依克母亲的炫耀之辞,哈里曼表现得很不满;再者,夏依克对哈里曼说他的朋友不止哈里曼一个,而哈里曼却只有夏依克一个朋友。这些都是二者冲突爆发的触点。推动这些触点爆发的,则是亚森的出现。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展现这些冲突,描述哈里曼的心理变化,将他的心灵动态展现得张弛有度。同时,也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那份隐匿的人性。这种尖锐与温情共存的诗性表达,叙述节奏与生活律动同频的审美和谐,相呼应的细节展现,都让小说故事有了意义的重量与画面的质感。

三、轻健的语言与感觉的艺术

“轻健”常常用于形容动物的轻捷矫健,而《白石羊群》的语言何以“轻”“健”?

一方面,卡尔维诺曾提出小说创作的“轻逸”概念,语言应像云彩一样飘浮于各种东西之上,或者说像纤细的尘埃,像磁场中向外辐射的磁力线。具体表现为减轻词语的重量,叙述包含着细微、不可感知因素的心理过程,描写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轻”在于精确果断,在于有而似无。《白石羊群》的语言之轻,体现在对“轻”的形象的描写,以及叙述中包含着细微的心理感觉。作者运用符合地域特色的语言,除了描写香草、羊群、马、毡房、馕坑等具有地域风味的意象,还有对“月亮”这个“轻”的形象的表现。“月亮”给人一种静谧与轻盈的感觉,白色的柔光无声地蔓延,这是月亮本身的特点带给人轻盈的感觉。小说中“月亮那么大,静静地从山后面升起来,把北山坡照得白如沙漠。”营造了一个静谧绵柔的月夜氛围,同时也与新疆的特色风貌“沙漠”相联系,场面的质感缓缓生成,让北山坡的环境与由此触发的想象形成了一个融合的整体。

同时,小说的语言注重对细微心理感觉的呈现。小说虽然在总体上以第三人称叙述,但不时也从人物的视角去观察、感受、叙述与描写。如“羊群跟在哈里曼身后挤上前来,在羊群热烈的赞美声中,哈里曼舌尖里浮起一股麻麻的感觉,像吃了一口辣,心脏也跟着狂跳起来”。这里捕捉了人物的感觉——麻、辣、心跳;还有“白石湖上吹过来的风潮湿而寂寞,湖边一片冷寂”则写出了潮湿、寂寞与冷寂的感觉。在当下这个流行忙碌无暇的世界,成年人的感觉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并非没有了感觉能力,而是放弃了感觉的权利。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诗人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作者对感觉的描述,既展现了边疆风物的多彩,也流露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经验记忆,唤醒了人的感觉意识。“轻”同时也作为一种叙述姿态,让小说整体具有诗意的氛围。

另一方面,这篇小说的风景语言并非一贯的柔和清丽,还不时展现出一种粗砺之美。如用词的粗野——“干瘪而刺耳的欢呼”“脱个精光”“破碎的齿间”。小说整体上是具有诗意美感的叙述,而偶尔出现的粗野之词又使小说摆脱了平淡的调子;此外,这种美还体现在“风”的形象上。如“冬季芦苇被风撅断”“清晨的风在推着他们往山上走”“稀疏的毛发被风掀起来”“夜晚的风让整个草原波涛汹涌”“风吹得他的脊背一抽一抽的”。“风”在小说里的形象,总是有力的,甚至是粗鲁的,这让边疆的生活之景真实生动、自然妥帖。此为“健”之表现。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品所包含的情感的形式就是生命的形式。小说最终都要走进人、走进生命本身。《白石羊群》呈现的是两个孩童不同未来的简单故事,而文字的轻纱之下,凝伫着的是命运叙事的母题。作者善于捕捉人物感觉与心理变化,做到了轻与重的交织,叙述节奏自洽和谐,以具有生活鲜活感的场景与人物交往故事,直指人心灵幽微的角落,对牧区人物的生命与精神世界表达了人文关怀。英伽登曾说:“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有着再叙述的可能性,同时,小说细节的打磨与深刻意义的挖掘,都是等待进一步完成的部分。

陈银清,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白石羊群命运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命运的更迭
白石塔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命运秀
城里的羊群
红砖白石五店市
不止一个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