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妹
小洋(化名)是厌学情绪非常典型的一名学生,当时我观察到她在体育课上的情绪特征逐渐表现为情绪低落,与同学们的交流越来越少等。有一天,她精神萎靡地告诉我:她不能来上课了,她要休学……
一、探询休学缘由
小洋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的学生,自初中起她的学习成绩便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向来成绩优异的学生,怎么会萌生休学的念头呢?小洋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千方百计劝说小洋继续就学,然而她的苦口婆心并没有换来孩子的回心转意。面对孩子的困境,小洋妈妈感到非常无助,求助于我,希望我能打开小洋的心扉。
于是我私下找到小洋与其沟通,发现她两眼无神,看起来甚是疲惫。通过积极地倾听与共情,小洋才说道:“自己感觉学习压力很大,开始有厌学的感觉,后来被诊断出患有中度抑郁和轻度焦虑。”过去14个月里,她一直服药和接受心理辅导,最近一年她的情绪状态已经基本稳定。这次想要休学的主要原因是和班里一名女同学关系紧张,这让她感到无所适从,并且常常因此而影响学习,学习压力感又开始增加,引起失眠,上课时常常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反复背诵的知识点也总是记不住。这些问题导致她期中考试成绩大幅下滑,排名从年级63名跌至165名。小洋明确表示:她一点儿都不想待在学校里。
二、心与心的交流
小洋如此坚定地想要休学,让我感到有些不安。我担心她离开学校后,可能会跟不上同龄人的学习进度,从而影响她的学业和未来发展,更担心小洋复学后难以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社交环境,因为她本身就晚一年入学,已经比同龄人大一岁了,休学一年就会比同班同学大两岁。因此,我还是希望小洋能够继续在学校里学习。
经过多方面考虑,我打算从“毕业年龄比同龄人大”的角度出发做一些尝试。“小洋,休学后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可是,一旦休学一整年之后才可以复学,你能够接受比你班同学晚一年毕业吗?”在学业难以坚持下去的时候,学生们通常会考虑放弃学业,但是对于休学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往往考虑不周。我提前向小洋說明,希望她能够做出对于当下而言较为明智的选择。
或许是意识到休学的想法难以得到母亲的支持,抑或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不能接受晚一年毕业的事实。小洋沉思片刻,缓缓地说道:“我就是不想待在学校里学习。”说完,她用充满渴望的目光看着我,继续说道:“我能选择在家自学然后参加学校的考试吗?”
从对话以及眼神交流中,我惊喜地发现,小洋虽然产生了休学的念头,但是自身的学习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她并不是不想学习,而是不喜欢待在学校里学习。
“你能想到在家学习,说明你仍然对学习保持着兴趣和热情。”我对小洋勇于探索不同学习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肯定。“但是,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呢?首先,你是否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你能否和学校的作息保持同步?其次,你们这一届同学使用的是新教材,你能否在网上找到充足的学习资源来支持你的学习?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谁来帮你解惑?”
或许是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给整蒙了,小洋陷入沉思。“老师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轻拍她的肩膀。小洋迟疑了片刻,说:“平时我也经常上网查找一些教学视频,的确发现有些章节的内容是没有视频资源的。”自己的想法难以实现,她失落地低下了头。
小洋的学习意愿尚存,只是不喜欢在学校那种压抑的环境中学习。就在此刻,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暂且不休学的解决方案。小洋可在学校上正式课程,下午第四节自习课和晚自习在家学习。这样的调整既可以满足她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减少她在校学习时间,减轻环境因素对她造成的情绪困扰。
“小洋,如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大约能减少一半,你是否愿意尝试继续就学?”目前这“奇”招仅是权宜之计,小洋回应:“我试试吧”,我也征得了她妈妈和班主任的同意。
三、运动健心的尝试
为了让小洋的情绪尽快得以缓减,我试着引导她:“小洋,你可能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现象,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效果,从而加重你的学习压力。因此,你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可能在于人际关系,而运动能够缓减你的焦虑、抑郁情绪,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助于解决你的人际关系问题。”她半信半疑地问:“运动对我真的有帮助吗?”我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她说:“是的,愿不愿意试一试?”小洋对我点点头。
1.运动处方的制订
运动对于青少年的心理促进主要在于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自我效能,而制订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尤为重要。制订运动处方时,需要考虑运动频率、时间和强度的合理设置。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可以让小洋得到最佳的成功体验,增强她的自信心,并提高自我效能。
这种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会进一步增强小洋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心,促进与他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从而提高人际自我效能。此外,通过运动帮助小洋控制情绪和提高容忍度,使她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挑战,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以帮助她缓解抑郁、焦虑和厌学等情绪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在征得小洋、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后,我开始和小洋一起制订运动处方。
就如大多数抑郁症学生一样,小洋不喜欢运动。她不喜欢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跑步,她也不喜欢打羽毛球。我试图引导小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那你有没有不那么讨厌或是可以接受的运动呢?”小洋沉思了一会儿,说:“在小区里跑步、骑车、打毽球都是可以接受的。”在此基础上,我们约定每周运动5次,每次40分钟以上,中等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5%,即每分钟122~152次,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放学后。
2.运动处方的实施及效果
为了培养小洋的运动兴趣和使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我采用逐步增量的方式,从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到快走,再到走跑交替、慢跑,让小洋逐渐适应运动难度的提高。当小洋觉得跑步单调枯燥时,就穿插骑车、打毽球等其他运动项目,以体验运动的多样性。在每次运动完成后,我会及时地给予她肯定和鼓励,让她感受到自己取得了实际进展,从而提高她的运动积极性。
然而,在陪伴小洋运动期间,我发现尽管她尝试了不同的运动项目,但是依然没有对某一种特定的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她缺乏对某项运动项目的兴趣,那么运动会变得单调乏味或令人疲惫,这将导致她难以坚持长期参与,并有可能放弃。而对于抑郁症的学生来说,长期坚持运动才能够产生干预效果。因此,应尽快采取行动帮助小洋找到自己感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
与小洋一起运动的时间里,我发现她之前学过6年民族舞,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关注自己的皮肤状态和体重变化。可见,小洋对美有着强烈的追求,融合舞蹈元素的运动或许能激发她的兴趣。于是,我向她推荐了一些能够塑造美、展现美的运动,如,民族健身操、塑身有氧操等。这些运动与小洋之前学习的舞蹈技巧相似,可以帮助她更加容易地适应新的运动方式并且保持她的兴趣。最终,小洋开始跳有氧塑身操,希望在健康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美丽。
小洋原本存在入睡困难、持续时间不长的问题。运动干预的第26天,小洋的睡眠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医生根据她对症状的具体描述,主动让小洋停服每天1.5片的抗抑郁药物。自从小洋开始服药以来,抗抑郁药量只减不增,她的妈妈得知药量减少,高兴得不得了。
干预进行到第119天的时候,小洋告诉我她在运动干预的第二个月就开始参加学校的晚自习了。而且,她竟然把抗抑郁的药停了!“停药这段时间情绪状态如何?”我问道。小洋说:“刚开学1周有点焦虑,可能是大半个寒假没有运动,再加上刚停药和刚开学的缘故吧!自从开始运动之后情绪状态就越来越好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做塑身有氧运动,每天运动60~70分钟,心率基本能维持在每分钟120~150次,有时候还超过150次呢!”小洋越说越兴奋,显得有些得意。看来,小洋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并且能够坚持运动。
四、重拾往日笑容
“再告诉你两个好消息哦,我不仅与同学的关系修复了,而且最近两次考试,一次年级排名56名,另外一次进入年级前20名啦!”小洋得意地笑着,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曾经,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着小洋的学习成绩,使她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坚持运动4个月后,小洋的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令人惊喜的是,她的学习成绩竟然大幅提升!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小洋最初参加运动是由于外部动机的驱使。然而,当她开始参加自己喜欢的有氧塑身操时,不断地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强她对有氧塑身操的喜爱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从喜欢变成了酷爱,从被动参与变成了主动参与,并形成内部动机。当小洋出于内部动机而参与运动时,她会更加投入,并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这有助于促进她对这项运动的坚持。这表明选择适合小洋喜好和需求的运动,并培养她的内部动机,有助于她持续参与运动并获得长期效益,同时改善她的心理健康。
“你看,抑郁也没那么可怕。只要你遵医嘱用药,定期做心理咨询,并规律地运动,就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我兴奋不已,小洋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抑郁的沼泽地。
当抑郁的学生考虑休学时,我们应该理性权衡他们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家长、学生、教师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共同制订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以平稳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在未来出现情绪低落时,我相信小洋在运动中获得的愉悦感和掌控感會帮助她通过运动这种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尽快走出情绪的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