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锐 贺爱娟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特应性皮炎;AIDS;四弯风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1-0000-03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Ⅳ型变态反应,其皮损特点具有多形性,本病以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损,伴慢性瘙痒,搔抓后常出现抓痕、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为临床特征[1]。大多数艾滋病(AIDS)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剧烈的皮肤瘙痒,其皮疹具有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具不典型、病程长、难以治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而特应性皮炎伴AIDS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患者经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后疗效欠佳。因此,本研究根据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新思路。
患者,男,53岁,因“全身散在皮疹伴瘙痒10+年,加重半年”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10+年前因饮酒后出现全身散发红斑、丘疹,以双上肢伸侧为主,伴剧烈瘙痒,频繁搔抓,搔抓后出现破溃及少量渗出,当时于我院诊断为“湿疹”,予药物外用(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此后上症时有反复,均自行予药物外用治疗后好转;半年前因饮酒后上症反复发作并加重,于外院诊断为“特应性皮炎”,经西医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3 d前因受凉后感上症加重,遂就诊于我院。稍感恶寒,口干,无发热,纳可眠差,二便调。既往10+年“变应性鼻炎及结膜炎”病史。专科检查:精神尚可,全身皮肤干燥,双上肢伸侧、胸腹部、双下肢可见散在分布黄豆至蚕豆大小暗红斑、丘疹伴苔藓样变及暗褐色色素沉着斑,表面粗糙,部分融合成片,部分皮损表面被抓破,可见渗血、渗液,散在血痂,局部皮损触痛明显。舌暗红,中有裂纹,苔白腻,脉弦滑。ADCT评分:19分。辅助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13.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3.4%,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1.58×109;过敏原检测:质控线:+++,霉菌组合:+,总IgE+++;HIV阳性。
中医诊断:四弯风,表实里湿热证;西医诊断:特应性皮炎伴AIDS。
首诊拟方如下:麻黄6 g,连翘15 g,赤小豆20 g,桑白皮15 g,茯苓15 g,盐泽泻15 g,苦杏仁15 g,炙甘草10 g,法半夏15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鲜皮20 g,葛根20 g,共5付,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二诊:患者诉周身皮疹区瘙痒、疼痛明显缓解,大部分皮疹结痂。大便时干时稀,偶有尿频。舌暗红,舌中有裂纹,苔少,脉细数。前方有效,继予前方加减治疗,予前方去葛根20 g,赤小豆20 g,桑白皮20 g,加用女贞子12 g,墨旱莲15 g,地骨皮12 g以滋阴清热。
治疗5 d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明显缓解,未诉局部皮损疼痛,精神、纳眠可,二便调。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双上肢伸侧、胸腹部可见少量黄豆大小暗红色斑点、丘疹及暗褐色色素沉着斑,双上肢伸侧苔藓样变明显减轻,未见渗血、渗液,未见抓痕,局部皮损无触痛。ADCT评分:4分。继予上方5剂,巩固治疗。治疗前后患者全身皮肤情况见图1、图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T细胞诱导的异质性很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3],其病程漫长、复发率高、治愈难度大,且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心理健康。临床治疗多是以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4]。HIV免疫抑制与皮肤病的发生相关,而且逐渐减弱的免疫系统会导致泛发的、顽固难治的慢性皮肤疾病,HIV直接导致免疫相关性炎症,其中皮肤瘙痒是HIV患者中最常见、最易于反复发作的皮肤表现[5]。目前治疗AIDS的方案首选的为联合用药的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但其药物具有肝、肾损害及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6]。有文献指出[7],具有特应性皮火病史的成人在HIV的进展期会出现复发,目前认为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Th2免疫关系密切,其主要细胞因子IL-4和IL-13通过多途径启动炎症进程并造成皮肤屏障破坏[8],而HIV侵入人体后,主要通过各种途径侵犯、杀死CD4+T细胞,导致其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严重受损[9],这便是特应性皮炎和AIDS在免疫上的共同点。本例患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症状特点及辅助检查均符合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考虑患者的皮损及瘙痒是特应性皮炎与AIDS共同导致的结果,其病因可能和兩种疾病感染后造成的免疫失衡相关,故常规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特应性皮炎属于中医“湿疮”“浸淫疮”“四弯风”的范畴。《医宗金鉴血风疮》云:“此证由肝、脾二经湿热,外受风邪,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致遍身生疮。”“四弯风……此证生于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膝理而成。奇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粟疮作痒,属心火内郁,外感风邪”。惠海珍等[10]总结各个医家认为特应性皮炎实证致病因素主要为风、湿、热,燥四邪,虚证主要为脾虚、血虚、阴虚,主要与肝、心、脾相关,病程日久,必累及肾,治疗上以清热、祛湿、养血、润燥、健脾为主。而目前对于对特应性皮炎的病因病机阐述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虚湿热内生、外感风湿热邪,此病的发生病理因素主要为风湿热邪,且与五脏关系密切[11]。自第一例AIDS病例报道至今已有40余年,但中医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各学家众说纷纭,结合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瘟疫”“伏气温病”“虚劳”的范畴[12]。程五中等[13]总结出人体感受艾滋病“疫毒”后,首先损伤脾胃,随着脾气渐弱,中枢不运,进而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逆乱,疫毒之邪乘虚而入,渐而导致心、肝、肺、肾受损,终至五脏气血阴阳俱损,内生痰饮水湿、气滞血瘀、化风化火、变化多端。而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AIDS的研究以围绕免疫功能重建、减少ART不良反应、病毒储存库清除和降低耐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开展[14]。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故湿浊内阻,水湿留恋,郁而化热,日久则见气机不畅,瘀血内生;酒之湿邪醇厚,酒气辛热,蒸达于肌肤而发病。患者戒酒不能,病邪迁延,致使疾病反复发作,耗伤阴血,阴虚血燥,致使肌肤失养,瘙痒剧烈,致使眠差;后复受酒味滋腻,湿热熏蒸,故而多次发病。其后疫毒之邪乘虚而入,渐致脾气渐弱,中枢不运,故内生痰饮水湿、气滞血瘀、化风化火;此次因外感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故见症状加重;舌暗红,中有裂纹,苔白腻,脉弦滑,为既有太阳表未解、热不得外越之恶寒、无汗,又见阳明湿热蕴肤,治法当予病、症、证相结合,以解表散邪、清利湿热为主,辅以活血、补脾。
《伤寒论》中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为麻黄汤之变剂,原方麻黄2两,连翘2两,杏仁40个,赤小豆1升,大枣12枚,生梓白皮l升,生姜2两,甘草2两,本方整体外可解表邪闭遏,内能清湿热蕴结郁蒸,为治太阳、阳明合病的表里双解之剂,方中麻黄、连翘、杏仁、生姜共同组成了治表药物组合,麻黄配杏仁,宣降肺气,开水之上源外解表邪,通水道以利湿邪;麻黄与生姜祛风散寒,开肌表之郁;麻黄配连翘宣泄郁热;四药相伍重在宣泄郁闭在表之风、湿、热邪。赤小豆、生梓白皮、炙甘草、大枣,共同组成了治里的药物组合。炙甘草、大枣甘平和中益气。四药相伍,可健脾和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15]。《伤寒杂病论》中明确提出了病症证结合,故经方活用于皮肤病疗效甚佳,以六经辨证、方证对应常常可收到很好的疗效。本方目前在皮肤科使用较为广泛,依据病情变化加减可应对多种皮肤病。常见如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药疹、湿疹、病毒疹、大疱性皮病、各类炎症等在急性或慢性期而急性发作时。辨证以全身有恶寒、无汗,或有发热,舌红、苔白黄腻,小便黄少,皮疹以浮肿、水疱、糜烂、渗出为改变,因瘙痒剧烈而心烦等表实里湿热见症者,宜此方对应。“方证对应”虽是基础,但切忌“对号入座”。该患者太阳表未解,见恶寒、无汗,又见阳明湿热蕴肤,为表实里湿热,太阳、阳明合病,病、症、证相结合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患者全身多处褐色沉着,舌暗,中有裂纹,表明有瘀热在里,故加用当归、川芎活血行血;部分皮损有渗出、渗血,有湿在外,故加茯苓、泽泻补脾,利湿邪,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法半夏燥湿化痰;葛根生津止渴;诸药共奏解表散邪、清热祛湿、化瘀润燥之效。患者复诊时已初见成效,效不更方,继续该方加减用药,三诊后患者症状已基本改善。
综上所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外可解表邪闭遏,内能清湿热蕴结郁蒸。现各医家以本方为基础方加减用治一切里有湿热,外有表邪之证。本例患者为特应性皮炎和AIDS并发,疾病种类不同,但病机统一,故用以解表散邪、清利湿热为主,辅以活血、补脾之法,中医异病同治,疗效确切。
[1] 唐珏,姚志荣.特应性皮炎瘙痒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3):473-479.
[2] Boushab BM,Malick Fall FZ,Ould Cheikh Mohamed Vadel TK,et al.Mucocutaneous manifestations i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Nouakchott,Mauritania[J].Int J Dermatol,2017,56(12):1421-1424.
[3] 田涛.特应性皮炎的精准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22(1):89-92.
[4] 王建琴.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解读[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27(5):359-361.
[5] 王丹,何英,李建伟,等.HIV/AIDS皮肤瘙痒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4):1781-1783.
[6]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12):1106-1128.
[7] 毕新岭,顾军.艾滋病与非感染性皮肤病[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981-982.
[8] 向展翔,王军.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2,43(4):127-129.
[9] 邹美银,凌勇武.HIV感染者CD4+T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4):451-453.
[10] 惠海珍,戚东卫,史丙俊,等.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10):83-86.
[11] 陈焱华.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200-202.
[12] 許前磊,许向前,许二平,等.从伏邪论治艾滋病理论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383-2385
[13] 程五中,谢世平,许前磊,等.艾滋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分析[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九次学术会论文集.2013:89-92.
[14] 王健,郭会军.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进展及展望[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28(3):257-260.
[15] 张玉鑫,郑丰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应用规律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1080-1083.
编辑 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