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

2023-07-24 00:51黄山学院刘昕
艺术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屯溪发髻

黄山学院/刘昕

一、西周跪跽铜俑的出土

1959 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在西郊修建飞机场,在施工的过程中,意外挖掘到了两座相邻近的大土堆,其中出土了大量原始青瓷、青铜器、玉器等,此后在1965 年、1972 年、1975年又先后发掘了六座古墓,总共出土青铜器100余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对此展开了研究讨论。

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四件跪跽铜俑,出土时分布在墓葬的四角,这四件铜俑形体基本相同,高9.7厘米,面部表情和谐,有眉有眼有鼻有嘴有耳,有的嘴角微微上扬,有的嘴唇微张,与今日南方人相貌无差,其中耳为一中空的环形,有空洞,可以穿插物品。铜俑上半身前倾,背部挺直,双手上举,呈“L”型,双手手掌向上,作礼拜状。四件铜俑均是跽坐的姿态(双小腿并排着地,臀部向下坐在脚后跟上)。铜俑体态丰腴,胸乳耸起,似女性形象,通体没有任何装饰,铜俑的头部顶一高柱,柱呈方形,扁平状,其上还有穿孔,空洞的形状并不相同,有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四件铜俑同时出土,造型奇特,动作似在祭拜,是研究当时皖南一代周人祭祀习俗的重要资料。(如图1所示)

图1 跪跽铜俑之一

二、西周跪跽铜俑头顶高柱用途分析

这四件铜俑的头部均顶一高柱,其中两件柱呈方形,扁平状,另外两件则呈椭圆形,扁平状。其上还有穿孔,空洞的形状并不相同,有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头顶的高柱有腐锈痕迹,残高在4.3 厘米至5.6 厘米之间。在铜俑的整体造型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笔者认为,铜俑头部的高柱与“束发椎髻”十分相似。(如图2所示)

图2 跪跽铜俑头顶高柱

“束发椎髻”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中流行。《史记》和《汉书》在《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西南夷的风俗中说:“夜郎、滇、邛都等数十族,皆魋结,耕田。”东晋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中也有关于“束发椎髻”的记载:“候国以数十,或椎髻耕田,有邑聚,或编发,随畜迁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西南夷有“束发椎髻”的风俗,而这些“束发椎髻”的民族皆是农耕民族,以“耕田”为业。

这种“束发椎髻”在出土的文物中常有所见。比如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雕人头像”,头像的头顶有一高高的发髻,再比如四川三星堆祭祀区四号坑出土的三件姿态相同的扭头跪坐铜人像,共有三件,他们的特征鲜明,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发髻高高耸立,长度非常长,整个人像的高度才十几厘米,但是头发就有六七十厘米,是人像高度的好几倍,这三件人像的发髻刻画相比较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而言比较清晰,可以明显地看到头发丝的痕迹,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种高高竖立的东西应是表现发髻。而在中国古代,束发绾髻也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同时也包含了礼法上的内涵,比如男子十五岁开始束发,这是一种成年的标志,表明身份被认可,已经开始在宗族中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和一定的社会地位。女子十五岁有“及笄礼”,这是一种隆重的女孩的成人礼,“笄”指的是簪子,女孩十五岁,要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表明成年的身份。可见,华夏的先祖们对“冠礼”十分重视,《礼记》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所谓“冠者,礼之始也”。商代有多种发髻,且戴以不同的冠饰,以显示身份、年龄、地位、性别等的差异。而“高椎髻”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增加身高,给人以高贵伟岸之感,而且可以使人显得更加端庄有气质。

因此,推测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头顶的高柱为“椎髻”是有合理之处的,根据上述分析,“束发椎髻”的民族以农耕为主,皖南地区气候宜人,降水量大,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发髻有方有椭圆,可能寓意着铜俑身份上的差别,铜俑发髻上的空洞形状不同,说明所带的发冠装饰不同,寓意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而四个铜俑明显作祭祀状,说明他们的身份是与祭祀有关的,在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祭祀者在社会中占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能束高髻也合情合理。

三、西周跪跽铜俑姿态分析

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的姿态是一种动态的静止,铜俑跽坐,上半身前倾,背部挺直,双手上举,呈“L”型,双手手掌向上,作礼拜状,可见下一秒,铜俑便会俯身在地,完成礼拜。在中国古代“跪”“跽”“坐”是有区别的。“跪”“跽”“正坐”都属于“敬坐”,“跪”可以分为跪拜和跪拱,跪拜是将头贴至手,跪拱是双手相叠,或拱手之态。古人的“坐”与今日我们所谓的“坐”不同,古人于地铺席,双膝合并,臀部置于后脚跟上,谓之“坐”,这是一种放松的姿态,是上位者的姿态。“跪”的姿势与“坐”不同,跪要伸直腰板,这是下位者对于上位者的姿态,可以表达道歉、谢罪、尊敬等意思。“跽”的姿态与“跪”不同,“跽”是“小跪耸体”,是一种由“坐”到起身的状态,不行拜礼或拱手礼。“跽坐”是商起便有的一种起居习惯,并且逐渐演变为一种供奉祖先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例如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跽坐玉人”,玉人双手扶膝跽坐,是一种放松的状态,由此有专家推测玉人的地位很高,玉人的形象有可能就是墓主人“妇好”的形象。西周跪跽铜俑的姿态是由跽坐到跪拜的转化,说明铜俑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可能是当年的四位大祭司,在进行某种祭祀活动。

而其出土时放置在墓室的四个角落,这一点也颇有深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比如礼天用的“壁”呈圆形,代表人们心目中天的形状,礼地用的“琮”则是方形,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的地的形状。方形的地有四个方位,《易经》中说的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就是指“四象”,又指四季的天然气象。可见在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四方”代表着大地,代表着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又提出了“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观点。有四位神兽镇守四方,它们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大神兽对应着不同的星宿、时辰、凶吉。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化,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在秦汉时期非常流行,常见于各种工艺美术的装饰题材之上,比如秦汉时期的“四神纹”瓦当。由此可见,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出土时分布在四个角,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刻意的摆放,可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四个祭祀于四方祭拜才能完整的祭拜大地和神灵,故据此推测,这也是当时祭祀的礼节之一。

四、四周跪跽铜俑拜礼分析

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双手上举,呈“L”型,双手手掌向上。这种形象与新时期时期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彩陶中的“神人”纹非常相似。“神人纹”类似“蛙”的形象,是由图腾崇拜演化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对于人类的起源,诞生与死亡,人们无力解释。在西方社会,有了上帝和亚当、夏娃的传说,在中国,出现了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的“娲”字是一个单独的字,除了指代女娲没有别的组词方式,也就是说“娲”字是造出来专门指代女神“女娲”的。“娲”与“蛙”同音,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中我们常可见“蛙纹”,“蛙”可能是氏族的保护神或者标志,因此“娲”与“蛙”有很大的关联。“蛙”的特点是繁殖能力强,生命力顽强,在中医里也常将女性的产道成为“蛤蟆口”。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人类智慧出开,面对大自然的天灾人祸没有认识能力和抵抗能力,一次地震就能将人类辛苦建造的家园毁于一旦,一道闪电引起的森林大火就能给附近的人类带来巨大的苦难,这一时期的工具、武器并不先进,面对强悍凶猛的野兽人类会流血会死亡。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处于初级阶段,遇到干旱或洪涝就会颗粒无收。在那个时代,人类是多么渺小,生命又是多么脆弱,此时的人类种族最关心的是如何活下去,如何让部族繁衍下去,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类普遍都有生殖崇拜。例如中外各地出土的女神“维纳斯”她们体态丰满,乳房饱满意味着拥有丰富的乳汁,臀部肥大意味着善生育,这些无不表明当时的人类认为繁衍后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在他们的眼中善生育的女人才是“美”的,才是女神,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摩尔达维亚的维克瓦丁茨墓地发现的粘土小塑像,俗称“白夫人”。这件陶塑体态纤盈,是一个少女形象,按照我们如今的审美标准来说是一位“女神”,然而在当时她却代表“死神”。这说明在原始社会,一位女性倘若未经过生育就不幸离世对于部族来说是十分不详的。据专家分析,原始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0 岁,因此种族的繁衍,子嗣的数量是关键因素。因此,繁殖能力强的“蛙”成为了氏族的标志,也成为了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进一步又发展成女性的象征,再后来变为生殖女神“女娲”。西周跪跽铜俑体态丰腴,胸乳耸起,它们的肩膀圆润,骨架较小,面部轮廓柔和,表情平和,似女性形象,其祭拜姿态神似“神人纹”,据此可以推测这四位祭祀者可能是女性,所进行的祭祀活动或与繁衍生殖有关,还有一有力证据证明笔者的观点,在屯溪出土的一批青铜器中有一件从未见过的“云纹五柱器”,笔者对此做出过分析证明,很有可能是一件“祈子器”。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西周跪跽铜俑所在的墓坑很有可能是祭祀祈祷氏族繁衍的祭祀坑。

“神人纹”或“蛙”与女性有关也与日月崇拜有关,根据《易经》的阴阳学说,人们一般将女性指代为“阴”,夜晚,月亮指代为“阴”。而将男性指代为阳,将白天,太阳指代为“阳”。因此,在中国古代,人们用“蟾蜍”“月兔”“嫦娥”等代表月神。《淮南子·精神训》中记载“而月中有蟾蜍”。可见“女性”“生殖”“蛙”“神人纹”“月亮”等是一个意识形态慢慢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线索。

铜俑掌心向上或有其祭祀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掌心”是一个重要的词语,我们常说把一个事物握于掌心,因此“掌心”代表了“把握”“拿捏”,中华民族是劳动民族,劳动民族的发展要依靠勤劳的双手,因此,“手”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代表了勤劳、努力。人们常说“十指连心”,古人根据掌骨与手指骨的形状,把手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个类别,认为掌心中也有“九宫八卦”。可见手在古人的心目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跪拜时手心朝上这种姿势可能想表达的是“五心朝天”,即自己的一个“心”,以及两个手心和两个脚心。表达了祭拜者对于祭拜对象的崇高敬意。还有一种可能是“接纳”。祈祷者向祈祷对象祈求平安、健康、福气或者自己的愿望,将手心朝上去“接纳”祈祷对象的赐予。以手心承接天,再触碰地,也就达到了“天地”的沟通和谐,也是我国“天人合一”思想最初的体现。跪拜礼原本是殷人的传统礼仪,用于供奉祖先、祭祀神天、觐见上位者等隆重的场合。周人继承了这一风俗,并加以完善,形成了系统规范的礼仪制度。跪拜礼记载在了《周礼》之中。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稽首是拜礼中最恭敬的礼节,通常是臣子拜见君父、祭祀神灵祖先、晚辈拜见长辈之礼,动作为:双膝跪地,拱手下至膝前地上,头也缓缓叩至地上,头在地需稍作停留。而西周的跪跽铜俑虽是跪拜却并非“拱手”,却是双手上举,掌心向上,可见当时皖南地区的风俗习惯与中原正统略有不同,且铜俑的“拜”姿似乎更加虔诚。也有专家据此推测,四件铜俑是某一件大型器物的底座,四个铜俑掌心上托举某个物件,但四个铜俑的掌心并不平齐,且铜俑体型小,掌心更小,托举物件似乎不能达到平衡稳定的效果,且高高的发髻也会阻碍支撑。

五、结语

屯溪出土的“西周跪跽铜俑”虽然通体无文饰,但是铜俑的体态特征鲜明,跽坐前倾,铜俑的四肢比例和谐,线条流畅圆滑,面部圆润,铜俑的眉毛采用压印的方式铸成,眼眸细长深邃,嘴唇有印压痕迹,似乎在表现牙齿,鼻梁微耸,鼻头较大,颧骨并不明显。体现出当时的皖南先民高超的抽象总结能力,由于技术的限制又为了更好地起到表达的目的,商周的先民们常采用抽象概括的手法表达物象最典型的动态和最鲜明的特征。“西周跪跽铜俑”对于我们研究商周时期皖南先民的体貌特征、衣着服饰、发髻发冠、祭祀礼仪、风俗习惯以及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线索。屯溪出土的土墩墓体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特殊的祭祀墓葬习俗,是我国江南地区吴越族群埋葬制度与祭祀习俗的独特文化遗存。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青铜器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皖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与徽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仍有很多谜团尚未解开,但笔者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这些历史的宝藏终会揭开神秘的面纱。

猜你喜欢
屯溪发髻
晚清民国屯溪河街兴衰史
清代“一口通商”时期徽州“屯溪茶”外销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出口量研究
民国时期皖南屯溪镇茶业概况
屯溪区档案馆里的红色基因
汉服美人独家
屯溪老街石板路
低到颈边更精致
石榴
恋恋发髻
情人节浪漫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