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动力解析

2023-07-24 02:12何福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驱动力内化动力

摘      要

遵循事物运行的本质规律,从力与运动的角度观察教学,分析了教学的受力情况及各种力量的基本特点。进一步分析各种力量在智慧教学中的整合形式和作用方式,分别提出了自主驱动力、可内化外驱力、智能技术驱动力这三个概念并给出主要特点。解构智慧教学的动力结构,认为:自主驱动力在智慧教学中居核心地位,可内化外驱力、智能技术驱动力都通过自主驱动力发挥作用。可内化外驱力可以增强自主驱动力的刚性和确定性,智能技术驱动力在教学的关键节点施加巧力,保护并强化自主驱动力。智慧教学以自主驱动力为核心动力,可内化外驱力、智能技术驱动力协同发力、同向同行。

关 键 词 智慧教育  智慧教学  教学动力  自主驱动力  可内化外驱力

引用格式 何福男.智慧教学动力解析[J].教学与管理,2023(21):6-10.

当前智慧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正在不断深化,国家政策也持续引导支持[1,2]。观点众多[3-7],限于篇幅,不予展开。概括而言,智慧教育就是用智慧的方法培养智慧型人才。

智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有很多切入点。既然要讲“智慧”,那就得从把握事物的本质说起。事物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变化,都与各种作用力密不可分,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也遵循事物运动的规律。

一、教学的动力论

许多学者都从动力的角度来观察教学。李森曾研究过许多著名教育家的教学动力观,如“动机即是教育的动力”“教育的动力来自社会,是一种社会力”“教学动力来自人类之先验的精神,是绝对内在的”[8]。李森进一步研究了教学动力的来源、组成关系等方面后,认为“教学动力是教师的工作动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9]。

胡守敏对教学动力的分析范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分析范式和心理分析范式是以微观视域和实体思维来分析教学动力的来源,因而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局限。应站在宏观视域,建立另一种分析的视角——生活分析范式,从而展现教学动力来源更为深刻与多元的一面[10]。

宋晓平则研究了我国吴杰、王本陆、吴也显、王策三,苏联斯卡特金,M·A·达尼洛夫,德国K·托马雪夫斯基,日本柴田义松等一批学者专家的观点,认为有关教学动力,存在四种理论:教学存在动力论、教学内部矛盾论、教学系统动力结构论、教学认识动力论等[11]。这些理论认为,教学动力产生于个体认识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学习和实践性任务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动力包含教师教的动力和学生学的动力,这些动力存在联系,形成结构性动力。吴太胜曾分析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得出学生动力系统障碍主要源于“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受损”“学习动力系统功能失调”[12]等。

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教学是在一个动力系统的作用之下驱动的。这个动力系统中的动力来源多元,如學生的心理动机、人类社会的需要、教师的推动等。这些力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有别于个别动力的结构性动力。

二、教学的动力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个观点,教学的动力可定义为:各种驱动学习者开展学习,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力。

教学动力从教学主体的视角可分成三类:自发性动力(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主体关系动力。其中主体关系动力是由教学主体与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是一种内外结合的动力,不能单纯地归入自发性动力或外部动力,所以单独归类。外部动力种类繁多,但其中的科技动力发挥着有别于其他外部动力的特殊作用,且具先进性,在智慧教育时代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应专门加以研究。

1.自发性动力

自发性动力是发自教学主体的内部动力,包括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毅力等心理倾向。虽然它们大多并不以“力”来命名,但它们作为心理倾向一直在驱动人们进行学习。它们常伴随积极的情绪,在这种动力驱使下,学习往往在快乐中自觉地展开。它们以牵引、拉动的方式,有效地驱动教学。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处世行事的准则,影响终生,是教学动力的首要来源[13]。这种动力,个体差异很大,三观正确,自主学习动力就强,三观消极,动力就弱。三观中,价值观的作用相对比较明显,达成价值、内在价值或实用价值高的学习目标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较大学习动机[14]。

自身发展需求,可以长时间地驱动学习,直至主要需求满足、消失或被其他需求所替代。“需要”和“内驱力”是两个经常出现并且往往交替使用的概念[15]。学生如果没有需求,教学也就随之失去了动力。这提醒教学组织者,要维持教学动力,就要给学生以希望。如果学习过程过难,让学生感到无法企及,就会放弃,去寻找感觉可以达成的目标;如果过分容易,又会使学生觉得失去挑战性,也会放弃当前的目标,去寻求更有价值的目标。

兴趣、爱好、好奇心等,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倾向,在这种动力驱使下,学习最为轻松愉快,动力也极为强劲。教学如能借助这些动力,往往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它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兴趣爱好等更具情绪性,容易转移或消失;二是个体表现不一,对于集体性的教学活动来说,往往难以统一。可以说,它们虽好,但确定性差。

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习者可以不知疲倦地学习,快乐而深入。但是,它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人很强,有的人则几乎没有。

学习过程中如能取得进展,或考试测验中取得好成绩,便会引起成就感、获得感。在成就感、获得感支撑下,学生会感到学习的价值,获得信心,支持学习持续和深入地进行。

毅力,本质上是价值坚持,是看到自身行为的潜在价值后,克服心理、生理障碍的能力。这项能力需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并与对学习的价值认同呈正相关。教学中进行适当的价值教育,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价值,能够增强学生的毅力。毅力是教学最好的驱动力,它能驱使教学走向更高的目标水平。

2.外部动力

外部动力是指来自学生个体以外的动力。外部动力分自然性外部动力、社会性外部动力两种。

自然性外部动力指人在自然界中所受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力,主要是指生存压力。

社会性外部动力。一种是组织施加力,是指人类的社会组织为构建一定的秩序而施加给个体的力,如法律、制度、规则、任务等,它们规定了个体行为的准则,从事某种工作需具备的资格、需达成的目标,过上某种生活所需达到的条件等。这类力量,具有强制性,确定性。另一种是个体感受力,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心理影响。常见的有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等等。与自发性动力相比,社会性动力一般具有约束性质,常常会伴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因此,使用社会性动力,方式方法和度的把握都很重要。

3.主体关系动力

主体关系动力是指教学主体与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教学动力就强;师生关系不和,教学就会遇到障碍。这些现象在各层级的教学中都能看到,在中低年龄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样,生生关系对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学生一般都希望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学,美丽校园是吸引学子的重要因素,在舒适宁静的环境中更容易开展深度学习,反之,如果环境不理想,就会对教学产生干扰,甚至成为教学的阻力。教学的各种元素,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如果学生能方便地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效率便会提高;如果教学资料生动有趣,学生便会乐于学习;如果教学评价公正客观且能给学生以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增强,反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主体关系动力具有两面性,关系良好,是驱动力,关系不好,就会成为阻力。因此营造良好的主体关系,是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非常重视的工作。

4.科技动力

科技动力是指由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学产生的动力。不同时代,人们经常采用这一时代的先进技术手段作为教学动力。比如,进入近代以来,人们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仪器,通过实验等方式,来验证知识和技术,达到了很好的教学驱动效果;在现代教育阶段,教育界普遍采用各种先进的媒体手段,通过引起兴趣、帮助理解等方式来辅助教学。这类动力一般都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给人以获得感,它们往往给师生带来积极情绪,因此很受欢迎。

5.教学主动力

在教学的动力结构中,不同的动力有主次强弱之分。教学的主动力,是指可以长时间地对教学起到驱动作用,决定教学方向的力,同时也是所有力中累计强度最强的力。教学的主动力,与学习者的价值追求和主要需求密切相关。如在远古时代,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人的主要需求,生存压力是教育教学的主动力,教与学主要围绕获得生存技能展开;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产生后,博取功名无论在私塾,还是在书院,都是教学的主动力;在工业社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熟练的技能可以找到个好工作,因而掌握技术技能便成了教学的主动力。从历史来看,教学的主动力,主要由学习者的追求和需求决定,它们决定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自发性动力、外部动力、主体关系動力和教学的各种阻力,它们共同组成了教学的动力结构。自发性动力、外部动力(含科技动力)起克服阻力的作用,它们是教学设计的重点。而主体关系动力,随着主体与各教学要素之间关系的变化,有可能从动力变成阻力,它是教学空间建设、教学情境营造等方面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三、智慧教学背景下动力的优化与重构

智慧教学与传统教学一样,同样存在阻力。智慧教学要优于传统教学,就要用智慧的方法培养智慧型人才。这体现在动力方面就是在动力结构上更为合理,主动力更加强劲,辅助力更加适切,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调用巧劲而不是用蛮力完成教学任务。

1.教学主体:从自发性动力到自主驱动力

通过前文分析,各种自发性动力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稳定性差,个体差异性大,整体上有不确定性。这对规模化的现代教育来说,是不合理的。智慧教学不宜直接使用这些原生态的自发动力。

为保持自发性动力的积极性,并使这些自发性动力能够稳定、强劲地持续下去,必须由价值全程引领,需求强力拉动和心理的强劲支撑。

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各种选择,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智慧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教育,用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动物的人性价值观滋养人;用社会之所以美好而非弱肉强食丛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人。让正确的价值观始终发挥引领作用是智慧教学最终成功的前提。我们把这类由价值引领产生的动力称为价值引领型内驱力。

人们接受教育,可归纳为三大主要需求,一是生存、二是生活、三是发展。在智慧教育时代,生存环境已大为改善,生存需求已基本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追求美好生活、谋得满意工作和寻求自身发展居自发性动力的核心地位。我们把这类动力称为发展需求型内驱力。

美好生活和自身发展虽是人类的共性需求,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它们还比较抽象,有些遥不可及。对于缺少生活经历的年轻学生来说,这类需求会有弱化甚至消失的可能。此时如果有兴趣、爱好、成就感等因素出现,就会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它们有无数种组合方式来驱动教学,无法尽述,但成功的组合基本是这样的:在可能会无趣的地方,用生动的方式来呈现一下,激发点兴趣;在平铺直叙的地方,设些悬疑,激发下好奇心;每隔一段时间,取得一些阶段性收获,给人以成就感,使学生满怀希望,保持需求稳定;时常让学生感到努力或成功的价值,增加其毅力;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力量支撑,高尚的价值追求、强劲的人生需求都难以为继,这些动力在动力结构中处于支撑地位,我们称之为心理支撑型内驱力。

学生一旦同时产生价值引领型、发展需求型、和心理支撑型内驱力,便会开展自主学习。我们把能够驱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图1所示),称为自主驱动力。自主驱动力是一个三层的结构性动力。价值处在最高层,对学习者起长期引领作用。学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求,处在中间主干位置,起中长期的驱动作用。兴趣、爱好等心理倾向,成就感、获得感等心理感受,求知欲、毅力等心理品质,对每个学习节点起到影响。自主驱动力这样的动力结构,与单个自发性动力相比,驱动力更大,稳定性、持久性更强。

2.教学组织:从普通外部动力到可内化外驱力

智慧教学的外部动力,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传统教学的外部动力,往往以外部要求为主,较少考虑教学主体的感受和需要,这种方式培养人,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这种方式下培养的人,极具成为“工具人”的风险,不符合智慧教育培养智慧型人才的宗旨。因此,智慧教学中使用的外部动力,一般都是可内化为学生内驱力的外部动力,我们称之为可内化外驱力。

可内化外驱力是指结合学习者的合理诉求,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或方法手段,可转化为学生自主驱动力的外部驱动力。常见的可内化外驱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共价型可内化外驱力。社会的公共良好价值往往可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社会、学校或企业的发展目標也经常与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这些外力与学生内在动力几乎具有天然的耦合关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社会价值目标本身就是社会成员共同的追求。这类可内化外力几乎可以无损地转化为学生的自主驱动力。

(2)公约型可内化外驱力。社会共同认可的法律、制度、规则,这些对个人有一定的约束性,但是在此约束之下,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最终能保护个人利益。在教学领域,具体体现为学习管理制度、课程考试制度、毕业条件等等。这些外力,因长期存在且被证明有合理性,所以学生普遍愿意接受。但是这类外力转化为自主驱动力时,会有损耗,需要适度运用,用力过猛或生硬时(比如不以鼓励人为目的的考试),非但不能内化成动力,还很有可能变成阻力。

(3)竞争型可内化外驱力。由于参与工作、生活、学习等而产生的竞争压力。适度的竞争压力可转化为学习动力,但当竞争不公平时、或毫无胜算、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这些压力也会变成阻力。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注重竞争的公平性,竞争不公产生的破坏力很大。

当前被广泛采用的任务驱动法,就是成功使用可内化外驱力的例证(如图2所示)。任务驱动法,能够将工作任务、研发任务,较自然地转换成学习任务,同时将实际任务的目标要求一并复制过来,内容真实有实用性,能体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目标导向、目标驱动作用。它着重于问题解决,具有问题导向、问题驱动的功能。从学习量和难度来看,任务粒度属于中等粒度,略偏微观,既有一定的量,又难度可控,经过适当努力就可完成,可以适时产生成就感、获得感。任务驱动方式已运用多年,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容易处理,教学评价客观明确且具指导性,教学效果良好,师生都乐于接受。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既强调协作,又适度竞争,可以激发学习竞争动力。可见任务驱动法组合运用了各种可内化外驱力,有利于自主驱动力的提高;它利用规则、制度等具有一定刚性的外驱力,能够克服自主驱动力的不稳定性,增强确定性,具有强化教学驱动的效果。

3.教学技术:从传统科技动力到智能技术驱动力

在智慧教学中,可使用各种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学,其中智能技术可以在教学时空的多个地方、多个环节发挥以往其他技术不具备的功能,帮助师生完成那些人力难以胜任的工作。

(1)感知学习状态。通过在学习空间、学习终端、教学桌椅等布置智能感应装置,随时随地收集诸如出勤、关注度、精力集中度之类的学习状态信息。

(2)感知教学过程。通过摄像、拾音等多种手段,完整记录教学过程,特别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作业、测验、考试表现等等。

(3)分析教学效果。在获取大量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作业和考试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算法,精确分析教学各个环节的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指出改进方向,使教学效果分析更加全面、准确。

(4)优化教学资源。通过记录教学资源的访问轨迹和用户评价,发现优质资源,淘汰质量不高的、用户不需要的资源;采用智能算法,强化资源间的联系,向用户推荐相关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5)支持泛在学习。依靠信息技术,支持教学过程回放和资源重放,保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开展学习。

(6)提供教学建议,优化教学策略。依靠智慧教学各项功能积累的教学大数据,利用智能算法群,在对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和教学整体进行准确分析、推演之后,为教学双方推荐教学优化建议和策略。

智能技术提供的上述功能,在教学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推进和优化作用。例如:可以全面直观地展现个体或整体的学习地图,学生的学习进程、强项、弱点情况一目了然,为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依据,使教学双方不会盲目安排时间,减少精力损耗。可以对个人习惯、行为特点、思维特点进行统计分析,提供针对性的纠正或强化建议,为教学减少不必要且不易被发现的损耗。能呈现知识点链接的全面情况,教学前找到决定整体学习效果的关键节点,教学后找到影响其他知识点学习的断点,提高教学和复习巩固的针对性。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知识体系和众多学生的学习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利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规划学习路径,优化教学策略。

智能技术对教学的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当师生遇到疑惑时,加以“点拨”;遇到难题“爬坡”困难时,推上一把;当师生身处知识的迷阵时,进行“导航”;当学生身陷茫茫的资源之海时,帮他找出最好的资源。作为驱动力,它的力量值也许不算大,但很灵巧,对师生保护得及时,作用很大。也就是说,智能技术驱动力是通过激发和保护自主驱动力来发挥作用的。

任何教学,都需要动力。智慧教学,以基于人的智慧觉醒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动力结构。在这个动力结构中,由多个自发性动力有效组合而成的自主驱动力是教学的核心动力,也是主动力,它综合各种自发性动力所长,增强了稳定性、减少了不确定性。

文章主张整合多种外部动力,以师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形成可内化外驱力,借社会性动力的刚性和确定性,增强自主驱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借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形成智能技术驱动力,使用智能技术在关键的节点给教学以帮助,以“点拨”“导航”的方式给教学施巧劲,从而保护甚至进一步增强自主驱动力。

智慧教学这样的动力结构,是将社会智慧和科技智能结合起来,激发个体潜在智能,力图实现以智慧的方式培养智慧型人才。期待这个结构对今后智慧教学的教学情境营造、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改革等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2-09-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2-08-1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5367987.htm.

[3] 陈翔.IBM破译智慧教育的密码[EB/OL].(2009-08-24)[2022-08-17].https://blog.51cto.com/iterchina/196179.

[4] 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6):3-11.

[5] 靖国平.从狭义智慧教育到广义智慧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48-53.

[6] 祝智庭.智慧教育引领未来学校教育创变[J].基础教育,2021,18(02):5-20.

[7] 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29-34.

[8][13] 李森.教学动力来源论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6):55-60.

[9] 李森.教学动力的本质与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7-13.

[10] 胡守敏.教学动力来源的生活分析范式[J].改革与开放,2009(04):130-131.

[11] 宋晓平.数学课堂学习动力系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2] 吴太胜.对高职生学习动力系统障碍的教学病理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05):38-41.

[14] 赵群副,李晓东.教育心理学:第二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3-749.

[15] 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第九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06.

[作者:何福男(1968-),男,江苏苏州人,江苏省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授。]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驱动力内化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温暖厚实,驱动力强劲 秦朝 QM2018/QC2350前后级功放
突出文化产业核心驱动力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