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24 23:19张蓓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防灾减灾

张蓓

[摘 要]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为例,通过创设真实的地理情境,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进阶性的问题链,在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探讨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0-0089-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现行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1]。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更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习得新知,培育地理核心素养。

一、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式教学实践

(一)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现行课标要求教师甄选相关的自然地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相关自然地理问题为载体,在探究中习得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是人教版(2019年版)地理必修一第六章“自然灾害”第四节的内容。教材前三节针对我国多发的气象与水文灾害、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手段及个人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措施,概括说明自然灾害的相关情况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见,本节知识至关重要,只有正确理解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功能,才能在防灾减灾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学情分析

首先,从认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高中生的理性思维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经过前面对自然灾害的学习,学生有进一步探究如何获取分析地理图像、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需求。其次,在知识与能力储备上,高一学生在此前近三个月的高中地理及其他相关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基于生活经验,大部分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类型、应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基于现行课标要求,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过的三次地震,即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9年长宁地震。以时间为脉络,对比这三次地震在救援方式、救援效率上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救灾能力提升的背后是以科技的崛起与经济的发展为支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三类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工作原理、功能。在学生习得新知后迁移运用——由抗震救灾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再到居民生活中的应用,与本章前三节自然灾害内容相呼应,将教学内容串联成具有逻辑主线的情境问题链,实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实例,展现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核心素养。2.由抗震救灾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再到居民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功能及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3.通过对比三次地震救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是为了增进对灾害的了解,以更好地调整人类行为,协调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4.通过拓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与民族自豪感。具体教学过程详见表1。

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式教学策略思考

本文通过创设真实、相关的地理情境及设计具有进阶性的问题链,以“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针对本次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基于真实情境开展问题式教学提出以下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注重情境的生活性与关联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注重生活性与关联性。本文在选取教学案例时,以众多自然灾害中的“地震”为切入口,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长宁地震,对比这三次地震救灾方式的差异,使学生感受科技点亮救灾。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大多选择学生更为熟悉的汶川地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探究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汶川地震中发挥的作用,厘清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设计问题链,注重问题的探究性与进阶性

本文的问题设计,由易到难、由客观到开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追问,不断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化学生的认知。如学习情境一中的问题链有如下递进关系:遥感定义—遥感拍摄角度—用自己的话给遥感下定义;遥感包括的环节:遥感工作原理—遥感技术的优点—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卫星遥感的缺陷—改进措施—无人机的应用—无人机及遥感技术是否能取代实地考察。

(三)巧用思维导图,注重知识的层次性与逻辑性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后都进行了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完善,并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语简洁有效地概括了每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功能,如遥感技术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侧重于“看”,即“获取数据”;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想”,即“分析数据”。在获取数据的技术和系统中,遥感技术侧重于大范围“面”的监测,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侧重于精确的“点”的监测。

(四)以生为本,注重新知的价值性与实践性

在问题式教学中,学生是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主體,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有效习得新知为归宿,确保学生在问题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在相似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得新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本课教学从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到其在其他自然灾害的防治再到居民生活、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说明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功能及作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减灾就是效益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