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容貌焦虑,比起说教和烦恼,陪伴和聆听更重要。
因为爱比较,所以很在意
前阵子,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她是一位单亲妈妈,有两个正要进入青春期的女儿。在这位妈妈眼里,两个女儿怎么看都美,但女儿们却对自己的外貌嫌东嫌西,一个说自己太胖,不好看,一个说同学们都觉得皮肤白才美。她们总是把脸藏在大大的口罩后面,觉得这样会更好看一些。
这位妈妈很担心女儿们因为对外貌过分焦虑而缺乏自信,也担心她们会努力去迎合别人的眼光和期待。她深知“认可自己”这件事很不容易,即使自己早已在社会上历练多年,也会时常在意他人的眼光,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呢?
身为父母,我们如何做才能带孩子走出“容貌焦虑”呢?
其实,当我们回想自己的青春期,一定也都曾对自己的外观非常不满意过。像我的太太就曾在意自己的眼睛不够大,而我以前则老是嫌自己的腿不够长。但总体而言,我们都觉得现在孩子的容貌焦虑要比我们当年突出很多。除了时代的变化,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风行也是造成容貌焦虑的主要原因。
想让自己漂亮一点儿、帅气一点儿,这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本能。虽然很多人说自己不在意外表,或是表现得大大咧咧、不修边幅,但潜意识里还是会“比较”的,对孩子来说,青春期正是“比较”心理最突出的时期。
首先,因为身体开始发育,性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开始在意同性或异性的眼光。但这个时候,他是“不自知”的,对于“美还是不美”并没有明确的主张,也没有确定的标准。今天大家说这样美,明天看到杂志又说那样好看,这让他很难对自己的外貌建立起自信。特别是当身体快速变化,出现青春痘、雀斑或者性征开始明显时,孩子就更容易陷入容貌焦虑的泥潭。
其次,现在的孩子每天都在经受着网络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审美刺激。在我们的青春时代,无非是明星杂志、电视偶像或是身边的几个帅哥美女,让你觉得有点儿“自惭形秽”,但那些偶像明星式的人物毕竟是稀缺的,比较一下,也无非只是觉得“明星果然和普通人不同”而已。但现在短视频、自媒体、网红盛行,孩子每天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像生活,无论是明星、普通人或是同龄人,在美颜滤镜的加持下,都变成了完美的形象。这让他们不免会产生误解,觉得“原来每个人都这么漂亮,我自己为何如此普通”?
父母多用心,孩子更自在
我的女儿千千现在也正处在容易容貌焦虑的阶段。当然,因为是女孩儿,她和妈妈交流比较多。我听太太说,有段时间,千千突然苦恼自己的腿毛和手毛,觉得很不好看;有段时间,她又觉得自己的腿不够直,于是让妈妈带她去看骨科,穿一种鞋垫进行矫正,还在网上找体态矫正的视频学习。总之,为变好看,千千颇下了一些功夫。
作为过来人,我们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也觉得蛮可爱的。不过,这也是青少年很容易陷入的一种心理现象,所谓“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effect),常常会觉得别人在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因此很容易尴尬和不自在。但其实,那些让自己不满意甚至终日苦恼的地方,往往别人根本就没有在意。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我看到2021年美国CDC的研究,在美国高中生里,有四成青少年因为感受到深度的绝望和悲伤产生犹豫情绪,影响到学校日常活动的参与。而有将近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佳。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被他人的眼光和期待左右,对于他的成长无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容貌焦虑或者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父母一定要多用点儿心,帮孩子走过这段特别的心路历程。具体怎么做呢?
积极聆听,同理孩子感受。和孩子说一些成年人的道理,如“内在最重要”“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或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没有人在看你”,我认为都是不合适的。即使孩子真的夸大了自己的“不完美”,过于关注身体的某些“缺点”,在大人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庸人自扰,但孩子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焦虑、压力和羞耻感等都是真实存在的,需要大人进行同理和疏导。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聆听。看看孩子到底是什么感受,处在什么状况,受了哪些影响,试着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去感受。当孩子讲出自己的想法,说不定你就会发现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同学的议论,可能是某些事让孩子变得敏感多疑,抑或是某个人的某句话造成的。搞清楚原因后就容易切入进去,给孩子一些正向的观点和建议。
也可以在和孩子沟通时,分享自己在青春期的苦恼,当时是怎么想的,怎样度过的,这样更容易让孩子袒露心扉,让他知道你是在尽力理解他,帮他想办法,而不是摆出一副大人面孔,讲一堆没用的“大道理”。
肯定自己,养成良好习惯。当孩子愿意和你讨论自己的“不完美”,我们也应该鼓励他用比较正向的角度看待自己,提醒他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完美”,不仅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比较好的地方。
不仅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大人也会有这种“确认偏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时,就会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就是不完美的。当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很多,在外表上也有自己的美好之处时,就会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其实,这也是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好时机,比如饱满的精神状态、有型的身材和健康的发色,都和一个人的作息习惯、运动习惯、饮食和心态息息相关,想要让自己在这些方面更出色、更自信,就要主动调整生活状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接受多元,超越单一审美。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有一定的思维判断力,父母也可以和他分享,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审美观,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说不定在其他地方却是美的特征。而且对于什么是美,流行的风潮也一直在变化,有可能这段时间以“白瘦”为美,过段时间会以“健壮”为美;有的地方以“白皙无瑕”为美,但若你因为学习或工作去了其他地方,发现那里以“自然”为美,甚至脸上带雀斑、绒毛是更美麗的特征。
这并不是让孩子去认同不一样的审美观,而是让他能跳出同龄人、身边圈子的影响,意识到世界是多元的、发展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他就会少很多焦虑,也有了一个更大的参照系来客观地看待自己。
当然,这种讲述对于父母来说会有挑战,毕竟社会流行的主流审美和各种自媒体、网红博主的影响,更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影响孩子。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不讲述,至少能给孩子一个不同的角度,超越这单一的、千篇一律的审美压力。
“容貌焦虑”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出现的时候,往往也是孩子更愿意泡在同龄人圈子的时刻。此时,他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而不是乖乖待在父母身边聆听教诲。
所以,身为父母,“陪伴”的作用会更大一些。陪在孩子身边,适时地聊聊天,聆听他的想法,同理他的感受,再以盟友的身份给予一些正向的建议,帮他找到对抗焦虑的办法,这将有助于孩子在青春期这个关键的成长阶段,超越焦虑,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刘轩
心理学者,资深DJ,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系,热爱音乐和推广心理学。《我是演说家》冠军,两个孩子的爸爸。最新著作《唤醒内在的学习力》《停止你的精神内耗:先完成,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