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求真”之人,孔子有绝活儿

2023-07-23 23:31闫燕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3年7期
关键词:太庙贴标签求真

追求“真善美”,拒绝“假丑恶”,求真的家风如今也成了良好的社风。作为“求真”的典范,孔子又有哪些绝活儿呢?

至今才想起梳理“求真”家风,我十分汗颜。因为在华夏沃土,求真的种子那么根深蒂固,总是出现在人生中的第一堂家风课里!

小时候,我们从父母嘴里听到的第一句教导是“要说实话”,接受的第一条戒律是“不要撒谎”。等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父母又教育我们要真诚待人。再后来步入社会自力更生,父母叮嘱我们要好好做事、多学本事,凭真本事吃饭。选择伴侣时,每个人都追寻真爱,没人喜欢虚情假意。修成正果居家过日子,我们不厌其烦地和爱人沟通要将心比心,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往后,负担重重,苦恼加重,在寻求心灵解脱的道路上,我们又发现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心理学,其指向都是一个—倾听内心的声音,做真实的自我……

可以说,每个中国人自幼活在求真的教育里,也始终在务实的路上跋涉。

李大钊和陶行知:为子孙树立求真好家风

求真的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因为中国文化就是求真的文化。

从《黄帝内经》中“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的“真人”描述,到老子的“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到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到刘向的“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再到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往今来,无数圣人智者都致力于探索生命的本源、世界的真相、人间的真理。上至国家高度的治国方略,下到个人层面的成功立业、修身养性,皆以求真为标。

人格如此,国风如此,家风自然也如此。长期以来,所有家庭都以“真善美”为荣,以“假丑恶”为耻。尤其是一些名人大家,作为中国精神的代言者、中国文化的先驱、齐家治国的典范,更是贯彻了求真的价值观。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求真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杰出表率。比如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毕生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他有一句名言:“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从十月革命中,李大钊看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他坚信马克思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曾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他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不幸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在监狱中受尽酷刑,从容走向绞刑架,牺牲时年仅38岁。

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继承父志,坚持追求真理。“九一八”事变后,原本在日本留学的他,主动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李葆华曾任安徽省省委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很细致。他曾对儿子李宏塔说:“你要深入基层,一定要接触看到真的,反映真的。假如层层打招呼,层层带进去,不是原来那个样儿,还要做点儿准备加点儿工,我们就叫看的是盆景,不是真实情况。”

李宏塔也很好地传承了求真的家风。一方面,他坚持真理信仰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以权谋私。他曾主持过分房工作,分了将近200套住房,却没给自己分过一套。全家挤在一套55平方米的两居室里长达16年。另一方面,他谨记父亲的叮嘱,坚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1987年,李宏塔调任安徽省民政厅副厅长,工作期间,他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他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2021年6月29日,李宏塔作为“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获得“七一勋章”。

作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仅在学校教育方面为人称道,在求真家风的建设上也堪称楷模。

1940年冬,22岁的二儿子陶晓光觅到一份好差事—随无线电专家倪尚达到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学习。可是需要有一张学历证书才行,而陶晓光偏偏没有。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想走后门,通过找关系搞一张假学历证。证书刚到手,他就收到了父亲的电报和来信。

在信中,陶行知教育儿子:“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决不向虚伪的社会学习或妥协。你记得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须努力朝这方面修养,方是真学问……”陶晓光因此终止了造假行为。

对于陶行知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老子宽容一点儿,给孩子一个好的发展平台,难道不好吗?可是,古希腊寓言家伊索早就说过,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本事而受人尊重的。父母可以暂时包庇孩子,却不能袒护他一生。孩子终归要走向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能在小范围内勉强糊弄,但在广泛的领域无法站得住脚。所以,像陶行知先生这样教育孩子实事求是、踏踏实实,逼孩子练得真本事才是正途。

如何做个求真之人呢?孔子有没有什么绝活儿?当然有啦!孔圣人游走四方那些年,不仅为政治活动,还有教育目的,自然积累了一大堆行之有效的求真方法和真知灼见。

跟着《论语》学:求真知,知不足

①孔子“每事问”—我们要知己不足

《论语·八佾篇》中记载了孔子“每事问”的故事。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仔细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就是礼啊。”

作为礼学专家,孔子进入太庙还时时求教,这好比农业学家跑到田间地头事事请教老农一样。这恰恰体现了孔子态度谦逊,永远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坚持学无止境,所以才能知无穷。反观我们,只是略懂一点儿皮毛,就觉得自己全知全能,“没事问”了,这种骄傲自大从源头上阻碍了我们求真。所以,从今天起,要告别“没事问”,争做 “每事问”,产生求真的欲望。

②孔子“非生而知之”—我们要学而知真

有了求真的欲望,通过什么来达成呢?好学是不二法门。

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坦言自己的一切所得都是因为“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然后不遗余力地向世人推行“学而知之”的方法和途径,注重广闻博识,包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

可惜这些老生常谈的《论语》金句,我们并没有贯彻多少,多数人学习动力不足,这也限制了我們对真相的了知。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孩子面前做“真人”

孔子特别重视诚信,在《论语·为政篇》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人如果失去信用,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靠什么行走呢?

这段话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那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个守信的真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对孩子说真话,说到做到。有人问:“有时我们会因为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给孩子兑现承诺,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要真诚地沟通,放低姿态求得孩子的理解和体谅。

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放下成见,不给他人贴标签

你有没有发现,家人之间特别爱贴标签,比如“她就是个小心眼”“我家孩子就是贪玩”,这些自以为是的定论就是贴标签,其实是犯了下面的错误:

《论语·为政篇》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通“臆”,主观揣测之意。“必”是绝对的意思。“固”是固执。“我”意味着自以为是。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远离了4种错误:凭空臆测,武断绝对,固执拘泥,自以为是。

我们给家人贴标签,就是犯了“意”“必”“固”“我”的错误,执着于自己的认知,认定对方就是自己认为的那样。但是,真相往往未必如此。比如有的父母看见孩子打游戏就说他贪玩没出息,其实,孩子不过是近期有点儿累,想放松一下罢了……

总之,论人格修养,《论语》处处从真我入手,做真君子;论待人接物,孔子真诚到极致,爱人如己;论人生追求,孔子一生致力于弘扬真知,“死而后已”……这样的求真典范,何不快快学起?

闫燕秋

情感作家,著有《特别实用的国学心理课》《儒家文化》《兵家文化》《紫砂文化》等。

猜你喜欢
太庙贴标签求真
小熊贴标签
拒绝被贴标签
太庙历史文化展设计图、非洲木雕展设计图
张锦绣
访北京太庙
我给酸奶贴标签
贴标签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