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逛超市的时候,为什么就戒不掉巧克力棒、薯片和薯条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与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合作研究给出了答案: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会改变我们的大脑。如果我们经常吃,即便是少量食用,未来大脑也会精准地提醒人们再次食用这些高糖高脂食物。
研究人员为一组志愿者连续8周每天提供高脂高糖的小布丁,为另外一组志愿者提供含有相同热量、但较少脂肪的小布丁。实验之前以及实验期间,研究人员会对所有志愿者的大脑活动进行测量。8周过后,食用高脂高糖布丁的那组志愿者,大脑中对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反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尤其会激活大脑中负责激励和奖励的多巴胺系统。
研究人员对此解释:“通过对大脑活动的测量发现,当人们天天食用薯片和可乐等高糖高脂食物后,大脑会建立连接,下意识地学会偏爱这些食物,喜欢选择那些高脂高糖的食物。”研究人员说:“当大脑建立起了新连接,就不会很快消失。毕竟,一旦你学会某件事情,就不会很快忘记。”
日本京都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包括正念和自我同情在内的心理干预减少了抓挠等特应性皮炎症状,帮助患者接受合适的皮肤治疗,并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在日本招募107名中重度湿疹成年患者。51人被纳入对照组,他们未接受心理干预,其余56人接受以下内容的培训:8周内,每周接受90分钟的互动在線课程;5段半小时的静修课程(可选);120分钟的视频加强课程(可选)。两组患者都接受了常规的皮肤科护理。课程内容包括冥想以及如何照顾自己的谈话和练习。对自我同情的关注是该研究的一个独特方面。自我同情本质上是帮助人们学会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痛苦和失败。它通过认识到我们正在挣扎或遭受苦难来练习正念,提醒自己这些挣扎是任何不完美人生的一部分;然后通过回答“此时此刻我需要什么”这个问题来练习对自己更友善。
为测量接受心理和行为治疗的效果,参与者被要求完成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调查,它对躯体症状(如瘙痒和疼痛)、情绪影响(如尴尬和自我意识)、与他人的互动和执行日常任务的能力进行简单自我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中,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平均得分从开始时的14.75分到第13周时下降超过一半(约6分)。那些未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开始时的平均得分为12.75分,到第13周结束时为11分。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心理和行为训练的患者在瘙痒强度、抓挠强度、焦虑、抑郁、羞耻、自尊和自我同情方面都显著改善。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上的这项新研究成果表明,每周接受60~90分钟的常规冥想训练,能够对特应性皮炎患者产生明显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