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
被采访者|林紫
采访对象
林紫,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先行者,组建中国首个心理志愿者团队“林紫义工中心”。历任上海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青春期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家校社联防计划顾问专家等。出版《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等多部心理学著作。
心理标签
重建安全的家族心灵场域,重塑安全的亲子互动模式,重写安全的人生定义,帮助孩子培养内在的安全感,让他受益一生。
在25年的心理咨询生涯中,我发现:一些物质条件优越或学历很高的人,明明拥有很多外部安全保障,内在还是很缺乏安全感。他们不敢真实地做自己,永远活在恐慌之中,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觉得现在拥有的一切可能会在一瞬间失去。他们渴望信任,又不信任别人;害怕受伤,却总是伤害别人;害怕失去,却经常与珍视的东西失之交臂……所以我常常讲,培养孩子的内在安全感,是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重建安全的家族心灵场域
其实,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家族无意识已经在影响他的内在安全感了。通俗地说,家族无意识就是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一些无声信息,以家族文化的形式呈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早的心灵环境。
有一位先生发现自己家族的每一代人都活得很沉重,好像总在担心些什么,而且对水有种莫名的厌恶和恐惧。经过多番探索,他终于找到了原因。他的祖辈在逃难时,曾藏身于一条渔船里偷渡,看不见外面的情况,只能听见船只行驶时的水声。在那样一个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下,水就与苦难产成了联系。这个未被处理的部分被压抑下来,成为家族成员没有被意识到的创伤体验。“不要靠近水边”这个禁忌被代代传下去。而族人之所以普遍生活得紧张、沉重、没有安全感,是因为一直带着“逃难”的精神烙印。如果整个家族都在忌讳一些事情,并对此避而不谈,那么孩子出生后,就会活在一种不安的状态里。
只有突破家族无意识的束缚,生命才能够成长。在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爸爸瓜哥每天给孩子们讲着相同的故事:一只小熊好奇地爬到树顶上,看见一个新东西,然后就死了。他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要走出洞穴,保障家人的安全。但是,女儿小伊偏要冲出去看一看,最后带着整个家族走出洞穴。正是因为原始人勇敢地走出洞穴,才有了后来人类的发展。
如何重建安全的家族心灵场域呢?一定要有一个人开始觉察,在此时此刻停下来和家人一起看看:我们这个家族中有哪些规则和禁忌?我们家的哪些规矩好像和别人家不一样?
可以和长辈们聊天。每位长辈的记忆就好像拼图一样,随着对话的深入,越来越多跟家族有关的故事呈现出来,拼图就会越来越完整。你就会知道自己的祖辈经历了什么,进而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是这样的。
在梳理家族故事的过程中,长辈一定要学会接纳晚辈的质疑和挑战。家族无意识没有机会被觉察,往往是因为长辈不允许后代对于已经成文的规则提出任何质疑。比如孩子问爸爸:“为什么我们家的人不能靠近水?”爸爸回答:“不能就是不能,这有什么好讲的!”从此,孩子就可能再也不问了。
看到问题并疗愈家族中未处理的创伤,整个场域就会变得更有安全感,未来出生的孩子才可以在一个更健康的环境里长大。在这方面,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另外,建议大家写家族日记。一些发生在我们身上、没有来得及表达的东西,可能会被压抑到无意识当中,过了几代以后就會变成家族无意识。家族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家族经历过什么,有哪些资源和文化,对后代有哪些启发……从而重建家族心灵场域。
除了家族无意识,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也会影响孩子的内在安全感。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代代相传的“心灵胎记”。比如,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农民的安全感建立在对土地、房屋的拥有和依附上,所以中国人更喜欢买房,以此来获取安全感。
觉得谈死不吉利、回避死亡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是,终极的安全感就是参透生死。如果能够带着智慧积极乐观地面对死亡,就会活得更加安定,更加珍惜生命。想想看,如果你连死亡都不怕,其他挑战就更无所畏惧了,只管体验就好。
小时候,外公有时和朋友聊到死亡,会豁达地说:“人到了一定年龄,该走就走喽。”有一次,我问他:“你死了,我要不要哭?”外公一边摸着山羊胡子一边平静地回答:“你想哭就哭,不想哭就不哭。”这种态度让我觉得死亡一点儿也不可怕,只是生命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顽童,在病房里插着氧气管还给我们跳新疆舞。临终时,他笑眯眯地亲吻我们每一个人的额头和手。母亲说,父亲这是在与我们告别呢。直到现在回想那些片段,我都会觉得特别温暖和有趣。
如果父母和家族长辈有一个豁达的生死观,孩子看待生命时就会更加有力量。我们越能坦然地和孩子谈论死亡,孩子从中获得的力量也越大。
重塑安全的亲子互动模式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现象: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很快站起来,甚至把危机转为成就自己的契机。是摧毁还是成就,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可以在人经历重大事件时,保护内在安全感不被破坏,更好地完成心理重建。而心理弹性来源于安全的依恋关系。
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妈妈在身边,他会很高兴地与妈妈亲密互动;妈妈走开,他虽然会有一点点担心,但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安心地等着妈妈回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很强。他会觉得,无论你离我是远是近,都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评价。他也更能够自信地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
在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主要有焦虑—控制型、回避型和混乱型三种亲子互动模式。在0~3岁的早期养育中,如果妈妈给予孩子过度关注,让他觉得每时每刻必须要有妈妈在,自己才是安全的;妈妈离开时,又没有处理好分离焦虑,可能会养育出焦虑—控制型的孩子。这类孩子特别黏人:妈妈在,他唯恐失去妈妈,一定要妈妈抱;妈妈一走开,他就会哭得停不下来,无法安抚自己的情绪。
如果情感表达和需要经常被妈妈忽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慢慢形成回避的防御模式。回避型的孩子,妈妈靠近的时候,他躲避、退缩;妈妈走了,他无动于衷。这样的孩子害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即使进入婚姻也会表现出不冷不热的样子。他有一种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无法和任何人靠近。
混乱型的孩子,妈妈一靠近,他就扭头跑开;妈妈一离开,他又会偷偷地躲在后面,看妈妈会不会回头。混乱型的孩子进入婚姻,会让伴侣特别累:你一靠近,他就逃跑;你一转身,他又追过来了。所以,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混乱型的孩子,往往父母也是混乱型的,在早期养育中对孩子时而亲近时而回避,让孩子不知所措,最后习得了这种互动模式。
如何重塑安全的依恋关系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办法是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比如拥抱和抚触。另外,父母保持情绪稳定,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全家人定期一起做游戏,都能够重塑安全的亲子互动模式。有时爸爸妈妈回到家很累,已经没有力气再陪孩子做游戏或阅读了。这时不用勉强,好好照顾自己也很重要,可以对孩子说:“能帮妈妈/爸爸捶捶背吗?”帮爸爸妈妈捶背变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孩子会特别开心。
很多妈妈为了給孩子安全感,不敢和他分离,哪怕只是出差一两周都会焦虑不安。我总会告诉这些妈妈,比起分离,你焦虑痛苦的情绪、强烈的内心冲突更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女儿小时候,我也出差。我会给她画一张地图,在自己要去的城市上点个点儿,再将点和点连线,在旁边写上我出发和归来的日期。然后,我拉着她的小手沿着连线在地图上移动,女儿就感觉自己好像和妈妈飞了一趟,也会知道:虽然不能和妈妈一起出差,但妈妈是和我在一起的;每天在地图上打个钩,打完妈妈就回来了。通过增强可控感,缓解孩子与妈妈的分离焦虑,也能保持母女间的情感连接。
我很喜欢《诗经》中的一句话: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做父母也是如此,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不停地切磋、琢磨,调整自己。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倾听孩子,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如何与他重塑安全的依恋关系。
重写安全的人生定义
即使亲子之间已经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孩子受到一些生活事件的负性影响,情绪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也可能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安全感,进而这样书写自己的人生定义:我是不值得爱的,我是不好的,没有人会关注我,我不配得到好的对待……
可能影响孩子安全感的生活事件包括:搬家、转学、升学、家人离世、与好友分开、校园霸凌等。父母需要洞察孩子在生活事件中的真实感受和反应,只要是孩子认为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小事。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盘点他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盘点不是盘问,而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梳理。孩子放学回来,有的父母连珠炮般地发问:“你今天做了什么?学校发生了什么事?你跟谁一起玩儿?”孩子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审问。刚开始,他可能还会敷衍地和你讲几句;慢慢地,你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我和女儿盘点生活事件时,会先给她讲一个故事:“妈妈今天去一所学校,给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分享陪伴孩子的方法……我感觉很开心,因为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开心的事,可以和妈妈说说吗?”“今天,妈妈遇见了一件让我很讨厌的事……你在学校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吗?”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听故事,会不自觉地也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先分享我的故事,然后我也听听你的故事,会让孩子感觉和父母的对话是平等的。
在盘点生活事件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不评判、不指责。很多个案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孩子刚受到欺负时,是和父母讲的。但一开口,父母就说:“就你被同学欺负,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人家为什么不跟你玩儿,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问题?”这些语言让孩子感到自己永远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自己不够好。再受到欺负时,就不会说了。
如何才能做到不评判、不指责呢?建议父母随时回到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和孩子站在一起。在童话《小王子》中有一个情节:在渺无人烟犹如茫茫大海的沙漠,小王子突然出现了,恳请“我”画一只绵羊。“我”因为着急去维修飞机画了一只箱子,说:“这是个箱子,你想要的绵羊在里面。”没想到,小王子却高兴地说:“这正是我想要的!你觉得绵羊要吃很多草吗?”书里还有一句话:你们大人不懂,只有我们小孩才懂。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也都拥有过“透过箱子看到绵羊”的能力。但是长大后,越来越多刻板的成见、评判、分析,还有期待、焦虑、欲望把属于孩子的世界覆盖,也丢失了“透过箱子看到绵羊”的能力,所以没办法读懂孩子。举个例子,孩子说:“妈妈,小蚂蚁从石头上摔下来了。”能“透过箱子看到绵羊”的妈妈会说:“哎呀,小蚂蚁痛不痛?”已经失去这种能力的妈妈会说:“蚂蚁怎么可能摔下来?你作业做完了吗?”让自己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才能看到孩子生命本真的状态,与孩子同频共振。
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在盘点生活事件时,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感受。有些孩子已经确诊抑郁症,他们的父母还在说:“那么小的孩子能有多大的痛苦?他痛苦啥?我们那么辛苦、那么累,还没抑郁呢!我们承受的才叫苦!”这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连痛苦的权利都没有:既然父母不相信我,那我什么也不说了。这种状态才是最危险的。
有的家庭会定期举行家庭会议,每周有一个家庭时间。在这一两个小时里,全家人一起分享自己这一周经历了什么,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家人共同去完成,讨论下一周想要做的事,等等。每个人都来分享,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希望父母都能意识到给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避免将来发生更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