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铭 徐康泰 高云裳 和震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不同的教育类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由之路。该文采取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手段,对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415所职业类院校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认知、发展现状与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探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剖析内在存在的本质问题。最终,给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建议,提出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加速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明晰发展方向;整合职业教育优势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三教改革等路径措施,旨在助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发展现状;困境问题;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2020年度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专项研究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学位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ZDZXW2020-004)研究成果。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提出:我国要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构建中专、专、本、研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与地位[2]。在此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应运而生,直到2019年5月,教育部批准我国第一批职业本科学校,目前我国职业本科学校已有32所,虽然已坚实迈出重要的第一步,但仍需加快脚步继续发展。2022年4月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通过,其从法律层面再次肯定了职业教育的主要地位[3]。国家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通过调研访谈、实地参观、课题研究等方式,了解职业院校,特别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建设发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典型模式、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意见建议。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内标杆院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践发展案例,围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提取问题与不足,吸取经验。截至目前,国内业界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本质含义、发展路径、实施方案、考核标准等诸多基本问题无法达到完全统一。2021年鄢彩玲[4]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宏观上提出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存在的如何选拔试点院校和试点学校如何成为合格的本科职业院校的两个问题,基于此提出构建“职教高考”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等路径。2022年任平[5]从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阐述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逻辑,指出目前存在的认知偏差、缺乏特色、同质化、教师能力确实等问题,并从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四个方面给出解决对策。2023年任君庆[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本科职业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指出目前我國职业教育存在的理论认知偏差和政策困境,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科学专业设置、衔接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制等路径。但是,对于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关研究,理论研究较多,缺乏数据调研的基础和成果。每所学校都在探究“最好”的职业本科教育道路,缺乏范本指导。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时机是否合适?需要怎样的外部支持?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都是我们需要去探讨和实践的[7][8]。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大规模调研、案例等手段,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总结分析现阶段发展现状,给出科学发展路径,旨在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正向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近些年,我国一直在进行经济转型升级,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目前,国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产业链转型换代迫在眉睫。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改变,生产技术的精细化、智能化和多样化对高校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9]。社会和市场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学科知识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通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按照能力本位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中,将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又可统称为应用型人才[10]。从哲学角度而言,学术型人才是为了“创造事物”,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改造事物”,他们具备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的能力,且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1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以技术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围绕产业技术技能的传承与创新,了解到企业面临的问题、适配的技术和紧缺的人才类型,培养能够运用学科知识和操作能力去解决问题,拥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和转化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累计经验,对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成为企业迫切需求的工匠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符合受教育者自身成长的需要。如上文所述,我国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已有32所,其中民办院校22所,公办院校10所。同时,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学校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我国职业教育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同年诞生,目前全国有903名职业本科毕业生拿到了职业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现阶段,我国职业技能人才已经超过了2亿人。然而,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万人,和德国、日本、瑞士等制造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职业技术人才稀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更是亟待培养。面对着这样的数据,我国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存在严重缺口。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但是已经存在诸多争议和问题,通过调研访谈、实地参观、课题研究等方式,由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指导下,依托2020年度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完成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15所职业院校进行调研,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搜集、网络采集抓取等方法开展,聚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包括产教融合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成的热点问题。同时,对其中5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及10所普通专科职业院校行政人员、一线教师、在校学生发放问卷1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20份,本科层次职业院校3753份,普通专科院校6467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分析问题,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观念错位
通过分析问卷中对于“以下不同类型教育认可程度”这一问题回答数据,发现职业院校师生、甚至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观念认识仍然不足,超过96%的受访者认为普通本科教育优于其它类型职业教育,且并不认可其各有优劣。同时,从10220份有效问卷中,挑选出学生问卷,对“是否愿意报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这一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仅有约24%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者主動愿意报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超过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报考,超过52%的受访者仅根据成绩看是否报考。
笔者进一步分析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与普通专科职业院校问卷结果,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有超过98%的受访者表示普通本科教育优于其它类型职业教育,约1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者主动愿意报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超过2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报考,超过60%的受访者仅根据成绩看是否报考。这一结果戏剧化的表明,已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接受学习的学生比普通专科职业院校学生更不认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几乎是被分数所迫,进入此类院校进行学习。整体来看,受访者并不认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基本均认为普通本科教育明显优于职业教育,大部分报考职业教育学生也是由于分数等原因被迫报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职业教育观念错位。
虽然国家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存在困难,发展观念错位主要体现在社会认可度低和高校自身发展观念的错位两个方面[12]。第一,社会认可度低。由于传统观念的偏差,在我国职业教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职业教育的劣势体现在资源分配的失衡,各类资源要素向普通本科教育偏移。受教育的主体学生不愿学,学生家长看不起,考上了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也会选择复读一年冲刺普通本科院校。同时,不受就业市场待见,不受企业重视,不被社会普遍认同,职业教育毕业学生得不到良好的职业发展。长久以来的弱势地位,使得政策资源、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甚至是文化资源都偏向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得不到应有对等的资源占有和资源给予。第二,高校自身发展观念的错位。一些高校努力使自己向“学术型”大学靠拢,对于“职业”两字避而远之,即使是一些优秀的职业教育院校,也根据各种政策,努力地想要甩掉“职业教育”的标签,争取发展普通本科教育,摆脱“低人一等”的处境。虽然国家已经逐渐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职业教育的有关教师、领导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转型发展的迫切性,甚至已经升为“职业大学”的院校仍然将普通本科高校作为发展目标。还有一些院校即使已经意识到了当前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产业结构脱节,学校传统的发展道路和目标并不能走的长远,但是转型必须面对挑战,成功没有一个“快捷键”的模式。在这样的面前,他们放弃探索,追求“快捷”成果和短期效应,将学校发展成“有迹可循”的普通本科模式。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错位
对参与问卷调研的5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受访数据包括行政、教学及学生,发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问题。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超过8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后,并没有给教学或者其它方面带来变化,甚至有31%的受访者认为升本后学校教学方式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而对于“升本后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一问题,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学校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并不能满足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不匹配;同时有超过17%的受访者并不了解市场与行业需求。整体来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受访者不认可目前学校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能够很好的了解企业、行业发展动态,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发展情况堪忧。
结合行业及院校专家访谈、咨询、调研等结果,可以看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因素的限制,其教学模式发生错位,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缺失。教学模式的错位导致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受限,不能够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需要,不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第一,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都是传统高职高专学院升格形成,其教师结构、能力、水平不足以职称支撑学校发展,教师对新产业、新技术自身缺乏掌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缺失,不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适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第二,产教融合不深,实践能力缺失。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无论是普通本科教育还是传统专科教育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发展培养的工作。普通本科培养了一批理论知识强而操作能力弱的高级专业人才。然而,传统专科院校更甚,“亦步亦趋”地培养了一批不被市场认可的,与创业格格不入的人才。究其根本,是因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不深入,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不高,实践能力严重不足。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认知错位
通过对受访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及普通专科职业院校数据进行分析,对于“目前职业教育数量与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学习者需求”这一问题,发现超过6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或者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能够满足。对于该问题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与普通专科职业院校的各选项占总人数比例基本持平。同时,进一步针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提出“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量与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学习者需求”这一问题,超过59%的受访者表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严重不足,仅有不足7%的受访者表示满足或者基本满足社会需求。整体来看,受访者虽然不认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但是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示担忧与不满,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均不足,这部分问题表现出有关行政部门,而非普通民众,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认知错位,该问题更需要引起重视。
从全球视域来看,德国约8300万人口,综合研究型大学110所,应用技术大学232所。美国人口约3.33亿人口,拥有大学4298所,其中有1626所公立大学、1687所私立非营利性学校和985所营利性学校,主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的社区学院已有1167所。同样,瑞士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30%的学生到普通高中就读,并准备上大学;5%的学生进入实科高中,属于升学就业两手准备;65%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这些人中有90%以上将在毕业后直接就业[13][14]。而在我国,已超过14.4亿人口,共有2956所大学,其中1388所专科学院,仅有32所职业技术大学。相较于欧美教育强国,我国在高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结合调研数据,明显可以看出,我国教育体系严重失衡,相关行政部门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决心不够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升级转型的需要,通过培养高素质综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国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人才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匹配,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
(一)樹立科学教育观念,加速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观念是行为的导向,教育的观念影响着教育的行为,只有至上而下具有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使得教育发展路径上采取正确的行为。纵观国际,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日、德、英、美等发达国家早已位居前列,已经形成了正确的、系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和认识。以德国为例,由于其从历史角度、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均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崇尚工匠精神,德国成为了最早一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国家,率先组建应用科技大学,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创造精品“德国制造”的制造业辉煌,带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正确的理念,正确的路径,由此德国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技能人才,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受到国内工商界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这部分人才在一段时期内支持德国产业迅猛发展,并带来持续正向的效应,称为“桥梁式的职业人才”[15][16]。而我国对职业教育认识一直固化在“高职高专”等思维中,不能很好发展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被放在了国家战略地位,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是平行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将实现从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一体化,实现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不再是“断头式”的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着重培养综合能力,一方面要达到本科层次的所需的学术标准,另一方面也要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培达到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必要环节,与社会经济发展协同耦合,具有高等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我国职业教育总目标需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和社会责任区别于其它类型教育。其中,普通本科教育以知识为本位,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普通专科教育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二者属性,不仅教授技术原理,还需要学生将原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从教学目标导向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被期望能够适应更为多样化的岗位类型工作。因为他们不仅拥有专业技术,还被期望着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原理,这些素质则使他们区别于普通专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教学目标是面向一些特定的职业技术工作类型。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需要政府的引导与各类教育培训,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提高职业教育认识,加速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二)构建政策体系,明晰发展方向
道格拉斯·诺思对制度的含义进行表述,其认为制度是一种动态演变的对经济产生刺激的结构,它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17]。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是我国内生需要,虽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也需要外部制度政策的支持,才能保证其顺利开展。如果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保障,再好的发展规划都将成为泡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将举步维艰。笔者主要从法律保障、学校主体落实和社会支持投入三个层面对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进行探索。
第一,法律保障。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根基。《高等教育法》也已颁布实施了近2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些方面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前阶段的现实需求。2022年5月正式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法律层面解决了职业教育定位问题,但是在职业教育高考制度、中考普职分流、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新修订的“职教法”用了大量的“建立健全”“采取措施”“应当”“鼓励”等词汇,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地方政策规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不断完善的立法和配套法律法规,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改观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认识的欠缺,使其得到快速而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学校主体落实。学校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方和执行者,必须从政策上督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终端运行,才能保障政策正真实施落地,受教育者切实得到职业教育红利。在调研院校中,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自升本以来,积极开展“职业本科思想大讨论”活动,集思广益,将职业本科发展纳入学校发展战略方针,陆续出台及完善各项制度文件,将职业本科教学考核方法补充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将职业本科方面课题等内容补充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细则》;出台《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协议年薪制实施方案》,突出教师在职业本科学科建设贡献。同时,学校还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内容纳入项目管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各环节,为本科职业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如图2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层面应制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各类教师考核体系,建立教师管理体制和评聘方法,保障教师教学实施能力;建立专门职教本科研究中心,确定二级部门评优机制,保障各部门协同发展;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和奖励制度,添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贡献因子,促进全校教师共建共创;建立院校和企业全面合作机制,从科研合作、教师培训、人员交流、双聘教师、学生实习、基地共建、双元教材等各个方面,改善学校教学软、硬件条件,对接产业一线,完善供需结构,改善师资能力建设,实现产业链、人才链互通。
第三,社会支持投入。随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施,其办学所需师资、实训实践基地等建设要求的提升,人才培养成本提升,需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在调研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与企业共创共建,依托牵头组建的广西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率先支持双高专业群创建产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群与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力源集团合作共建“扬翔产业学院”“力源产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与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金穗产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与湖北美和易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积极推动行业办学,多种经济体支持办学,如下页图3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应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支持,加強经费保障,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引导广泛社会支持,多形式参与合作办学。政府在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外,学校自身需要加强经费保障。借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思路,重点通过吸引企业共建共创,加大投入,主动参与办学。引入市场机制,完善经费使用机制,实行绩效奖励。同时,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和绩效评估,助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三)整合职业教育优势资源,深化产教融合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原有普通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机制基础。加强校企合作,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层面与企业全面开展合作,确保各个方面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能力训练,保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的顺利实现。在调研院校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紧紧瞄准产业高端、高端产业,升级、调整和拓展专业布局的同时,通过与知名企业、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形成技术联盟型、协同服务型、双创孵化型、国际伴随型四类协同育人平台;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承德地方及京津冀区域市场为依托,以培养行业需要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三进三延伸”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落实校企合作,教师入企业,大师进课堂,企业参与教育,耦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基于自身优势学科,服务区域经济,配合实施国家和河北重大发展战略,加快钢企提质增效,学校积极与知名钢铁、智能装备制造、环保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钢铁冶金企业职工特色培训和人才培养品牌,培养的学生得到钢铁冶金行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以行业亟需产品为依托,开发系列校企双元教材,实施任务模块化教学,以机械相关专业为例,依托波纹法兰产品开发,研究创新了六个系列、34种产品的加工工艺,引领的装备制造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体典型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案例,如表1所示。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从实践案例中进一步分析,基于学校学科特色与区域内优势行业,在教师、教材、教法视域下,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教师走向行业一线,掌握最新技术。对参与问卷调研的15所学校数据中可以看出,职业院校学校行政人员、学生,以及一线教师主体,对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与能力认可度不高,不足50%的受访者认为教师一线实践能力完全或者基本能够满足职业本科的要求;本同时,对于“教师一线实践能力是否重要”这一问题,超过95%的受访者认为特别需要或者需要。
从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企业锻炼能力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其重要。结合实践案例,主要可以做到:一是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能力。面对社会职业的精细化发展和高职教育教学手段机器技术的更新,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网络资源,介绍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行业趋势和其他信息弥补教科书;必须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高技术技能理论的实用性和实践教学模拟;与同行教师、科研人员、行企业技术人员等进行积极的合作,共同探索、解决教学问题,提高学术研究视野中的教学体系。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增强教学能力。与企业共建教师发展中心,聘请或邀请相关行业头部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高管、专家、技术技能人员等开展系列主体培训及讲座,将专家引入学校,使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情况、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等。其次,通过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教师根据研究专业和领域,自主申报前往企业开展下场锻炼,让教师走向企业,以加强教师的实训实践能力,直接参与到企业最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升级中,不断丰富教师一线实践能力,以备更好的教授学生。同时,督促教师主动与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掌握企业的内部运行与管理模式,提升自我教学认知能力。再者,利用企业资源,解决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或师资队伍职业技能素养薄弱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沙龙活动,注重教师工匠精神、企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教师企业经验不足的弊端,为教师提供职业素养、行业准则、企业标准、企业管理、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学习平台。三是,建立科研团队,实践教学能力。由校内教师、行业高管、技术专家组成的科研导师团队,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开展“项目参与式”实践教学与导师制创新项目训练,加强对学生基于本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18]。
第二,打造双元教材。目前,随着我国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产业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的不断换代。为了满足行业和岗位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持续深化校企协作,深化产教一体化。对问卷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校企双元教材数量明显不足,仅有3.5%的受访者认同学校双元教材使用率超过80%,有超过5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校企双元教材使用率不足50%;本同时,对于“是否需要加大校企双元教材使用比率”这一问题,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特别需要或者需要。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科书体系存在着与企业生产脱节、内容落后、更新不够快、教材选择不合理等问题。一是内涵建设。在教材建设过程中,职业本科院校要以行业企业最新技术为准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教育主体学生为中心,以技术技能培养为目标,有效衔接企业真实生产制作流程,模块化开展任务工单。主动与龙头企业合作,找到切入点,实现校企共赢,建立了校企双元教材编制团队,围绕企业最新产品与技术进行教材开发,积极融入课程思想政治要素,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二是外部形式,包括教材结构、内容等方面,采用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等。在这一过程中,“活页式”的教学内容模型可以使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内容适时地在编制教材上进行更新,做到事变是新,使其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具备灵活性的特性。“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容模式,能够促进教学教法改革,以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任务工单的模式,更好的与行业企业对接,在完成教材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理念的交流与学习,并提供相应的案例和说明文字,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19]。同时,要充分融合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手段,助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
第三,丰富教法模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媒介,如教材、多媒体、板书等完成教学任务的创造性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联系,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去传播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教师面对面沟通,如何学习是学生追随老师的原因。对问卷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仅有22%的受访者表示本学期课堂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模块化教学方法超过了50%。同时,对于“本学期企业教师参与授课比重”这一问题,不足16%的受访者表示课程使用企业教师参与授课达到50%以上,而超过77%的受反正表示企业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占比低于30%。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企业参与课堂教学比例严重偏低,任务驱动式、模块化教学开展不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应遵循行动导向的理念,以市场为准则,以产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最新技术为引导,以新产品为载体,围绕社会所需产品或者服务重构课程体系,具象化一线项目,开展模块化教学。一是校企共建,学校和企业围绕重要行业岗位的核心需要,校内校外共同打造“一线车间培训”“一线产品研发项目”和“一线企业管理”的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充分运用企业资源与实训实践基地,实施“项目化”“模块化”的教育模式,把企业的生产第一手工作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项目。使课堂成为一线生产制造工作室[20]。教师在课堂开展“项目化”教学,将一线职业环境与课堂对接,与学生一起解决项目任务。二是提高教学效能,老师需要在每个课堂之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和优化,特别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带入产业需求,注重提高教学效能,保障学生能够学懂、学会,并且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借助平台,按照“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的有关规定,以企业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加强书证融通,实行双主体、流程、多维度的培训与评估体系。同时,根据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竞赛化”的实践训练,把比赛主题变成了实际训练的内容[21]。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厘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是保障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本研究由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牵头,通过大规模的调研研究揭示了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剖析内在存在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旨在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但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具体产物,是动态变化的,量大面宽,需要从国家、地方、行业、企业、高校等各个层面整体谋划,需要树立科学职教观,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三教改革,多方联动,协同发展,加快发展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研究职教体系建设和应用型本科转型变革的力作——评《职业教育的阶梯: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J].大学教育科学, 2016,(3):2+85.
[2] 佛朝晖,马志超.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的”定”与”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习体会[J].职业技术教育,2019,15(9):7-11.
[3] 韩艳玲.培育工匠精神,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J].党的生活(青海),2022,(4):14-16.
[4] 鄢彩玲.建设职业教育本科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探索——基于德國经验借鉴[J].中国电化教育,2021,(12):65-71.
[5] 任平,周灵琳.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发展逻辑,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2022,43(22):57-61.
[6] 任君庆,王琪.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3,(4):52-55.
[7] 马燕.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8] 沙鑫美.层次,类型,改革: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J].职教论坛,2021,37(3):43-49.
[9] 刘明美,赵守东.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2,(3):58-62.
[10] 吴朝晖.加快培养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1,(12):7-8.
[11] 杨欣斌.職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1):127-133.
[12] 王佳昕,潘海生等.技术论视域下职教本科定位与人才培养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141-146.
[13] 王传毅,程哲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特征——基于美,英,德,澳,日,中六国的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72-77.
[14] 杨磊,朱德全.职业本科教育的”中国模式”探索:基于德国,英国,日本实践经验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2,(8):51-60.
[15] 崔驰,陈新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特点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21,(8):79-83.
[16] 赵志群,黄方慧.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73-79.
[17] 黄海.诺思”新古典国家理论”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1.
[18] 朱德全,杨磊.职业本科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与新使命[J].中国电化教育,2022,(1):50-58.
[19] 王斌.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9,(6):71-76.
[20] 薛虎,王汉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8):35-38.
[21] 陈亮,陈章.职业教育”产赛教”智能融合的空间环境与实践向度[J].中国电化教育,2021,(4):91-97.
作者简介:
陈思铭: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徐康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高云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和震: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Undergraduate Level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aths
Chen Siming1, Xu Kangtai2, Gao Yunshang3, He Zhen4
(1.Academic Affairs Office, The Ope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9; 2.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Office, Hebei Petroleum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e 067000, Hebei; 3.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0, Hebei; 4.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re different types of education with the same status.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leve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in 415 vocational colleges of 31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and the inherent essential problem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ase studies.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educational concep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establishing a policy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fining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se measures aim at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Keywords: undergraduate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ed talents; development status; dilemma problem; effective path
责任编辑:赵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