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不同储藏条件植物油过氧化值变化规律研究*

2023-07-22 06:58李东科曾金元
粮食储藏 2023年1期
关键词:菜籽油油罐过氧化

李东科 朱 东 曾金元 刘 涛

(湖北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 43172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油消费量逐年上升,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已达到3440万吨。而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民众消费也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油脂妥善储藏保管是保障油脂质量安全良好的前提,过氧化值是反映油脂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油脂储藏过程中变化较快的指标之一,空气、温度、光照、微生物等因素都会影响油脂氧化速度,加快油脂氧化变质。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酸败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初级产物,通过进一步分解,生成醛类、酮类等过氧化脂类有毒物质,不仅破坏了食品的风味和营养,而且对人体的健康存在一定的风险[1]。因此,及时准确掌握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储备规模最大的几种油脂分别为大豆原油、三级菜籽油、菜籽原油,存储方式多采用钢制油罐储存。由于不同品种等级、不同规格油罐、不同装油比例油脂在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本次试验以油脂实仓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阶段检测结果为依据,对几种不同规格油罐、不同品种等级、不同装油比例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探索不同品种等级、不同储藏条件对油脂过氧化值影响程度,为油脂企业入库、储存指标把控和储藏条件的选择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0000 t菜籽油罐6个,规格:直径23.930 m,高度26 m。

5000 t菜籽油罐3个,规格:直径20.012 m,高度19.5 m。

3000 t菜籽油罐1个,规格:直径18.010 m,高度12.28 m。

冰乙酸(分析纯、国药),三氯甲烷(分析纯、国药),碘化钾(分析纯、国药),淀粉指示剂(分析纯、国药),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1.2 仪器和用具

电子天平(感量0.001 g)(型号:ME303E,上海产)、10 mL棕色碱式滴定管(天波)、25 mL棕色碱式滴定管(天波)、50 mL量筒(天波)、100 mL量筒(天波)、1 mL移液管(天波)。

1.3 试验方法

1.3.1 扦样 按照GB/T 5524-2008《动植物油脂扦样》规定的方法进行扦样。

1.3.2 过氧化值 按照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规格油罐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分析

选取3种不同规格的菜籽油罐(1000 t、5000 t、3000 t),以满罐初验数据为基准,连续提取1年4个月的过氧化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规格油罐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情况表

由表1可以看出,3种不同规格菜籽油罐装油比例基本相同,分别为85.0%、83.5%、83.3%。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4月,10000 t、5000 t、3000 t 3种不同规格油罐菜籽油过氧化值(g/100g)分别从0.033、0.053、0.041上升至0.048、0.077、0.074,增长幅度分别为0.015、0.024、0.033,增幅比例为1∶1.6∶2.2,相同品种、相同装油比例,3000 t油罐过氧化值增长幅度为10000 t油罐的2.2倍,说明同等条件下,油罐罐容越大,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

由表1可以看出,油脂过氧化值在第一储藏阶段(入仓后前4个月)上升最快。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4月,储存时长4个月,占总储存时长的25.0%,10000 t、5000 t、3000 t油罐菜籽油过氧化值(g/100g)分别从0.033、0.053、0.041上升至0.041、0.063、0.053,增长幅度分别为0.008、0.010、0.012,分别占总增长幅度的53.3%、41.7%、36.3%,说明油脂在入仓后第一储藏阶段,由于刚入库性质不稳定、油温较高、与空气充分接触等原因,过氧化值增长最快,保管难度最大。从2019年4月到2020年4月,10000 t、5000 t、3000 t油罐菜籽油过氧化值增长幅度分别占总增长幅度的46.7%、58.3%、63.7%,说明油罐罐容越大,中后期储藏稳定性越高。与10000 t、5000 t油罐相比,3000 t油罐过氧化值全程上升都较快,说明当油罐罐容过小(≤3000 t)时,油脂储藏性质极不稳定,受温度、空气等外在条件影响极大,极易发生氧化变质,不利于油脂储藏保管。

2.2 相同规格油罐不同装油比例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分析

选取5个相同规格不同装油比例的菜籽油罐,以入库满罐初验数据为基准,连续提取1年4个月的过氧化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相同规格油罐不同装油比例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情况表

由表2可以看出,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4月,5个相同规格不同装油比例的菜籽油罐(99.8%、90.0%、79.6%、70.9%、59.7%)过氧化值(g/100g)分别从0.056、0.063、0.038、0.066、0.043上升至0.061、0.071、0.053、0.086、0.071,增长幅度分别为0.005、0.008、0.015、0.020、0.028,增幅比例为1∶1.6∶3∶4∶5.6,相同品种、相同规格油罐,装油比例59.7%的油罐过氧化值增长幅度为装油比例99.8%的5.6倍,说明同等条件下,油罐装油比例越高,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

由表2可以看出,当装油比例≥90%时,油脂储藏性质比较稳定,过氧化值增长较为缓慢;当装油比例大于60%小于90%时,油脂储藏过程中过氧化值增长速度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第一储藏阶段,油脂与罐内空气充分反应导致;当装油比例≤60%时,油脂储藏性质较为活跃,过氧化值增长速度显著提高。说明装油比例越高,油脂所占体积越大,罐内空气含量越低,油脂受空气和温度的影响越小,油脂中微生物和过氧化物酶活跃程度较低,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

2.3 不同品种等级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规律分析

选取3个不同品种等级的油罐,以入库满罐初验数据为基准,连续提取1年4个月的过氧化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品种等级油脂储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情况表

由表3可以看出,3种不同品种等级的油脂,油罐规格、装油比例基本相同,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4月,菜籽原油、三级菜籽油、大豆原油过氧化值(g/100g)分别从0.036、0.053、0.038上升至0.058、0.077、0.066,增长幅度分别为0.022、0.024、0.028,说明油脂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菜籽原油>三级菜籽油>大豆原油。

有研究表明精炼油的氧化稳定性明显低于半成品油和原油,菜籽油在加工过程中,随着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的进行,使油脂中本身存在的一些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等)含量下降,导致其抗氧化稳定性降低,所以菜籽原油氧化稳定性稍优于三级菜籽油[2]。根据自动氧化理论,油脂的氧化速度与不饱和程度有关,以大豆油和低芥酸菜籽油为例,国标要求,低芥酸菜籽油油酸含量在51.0%~70.0%,亚油酸含量在15.0%~30.0%;大豆油油酸含量在17.0%~30.0%,亚油酸含量在48.0%~59.0%,菜籽油油酸含量约为大豆油的2~3倍,亚油酸含量仅为大豆油的1/2~1/4,油酸为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为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氧化速度是油酸的12.5倍,所以菜籽油氧化稳定性优于大豆油,但从表3可以看出,菜籽油和大豆原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不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豆油中天然抗氧化物质生育酚含量很高,无论是原油或者精炼油,其含量都超过1000 mg/kg[3],因为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质,所以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3 结论

通过对3种不同品种等级、3种不同规格油罐、5种不同装油比例油脂一年多以来的过氧化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3.1 相同条件下,油罐罐容越大,油脂受温度、空气等外在条件影响程度越小,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且罐容越大,油脂中后期储藏稳定性越高。3000 t油罐过氧化值增长幅度为10000 t油罐的2.2倍,当罐容过小(≤3000 t)时,油脂过氧化值全程上升都较快,保管难度较大。所以在油脂储存设施选择上,优先选择罐容较大油罐。

3.2 油脂过氧化值在第一储藏阶段(入仓后前4个月)上升最快,储藏稳定性最差。由于刚入库油脂油温较高、与空气充分接触,储藏性质极不稳定,所以起始阶段是油脂氧化变质最快的时期,应做好降温、密闭处理。

3.3 相同条件下,装油比例越高,油脂氧化稳定性越强。装油比例59.7%的油罐过氧化值增长幅度为装油比例99.8%的5.6倍,当装油比例≥90%时,油脂储藏性质比较稳定,过氧化值增长较为缓慢。当装油比例≤60%时,油脂储藏性质较为活跃,过氧化值增长速度显著提高。所以在储藏条件选择上,应尽可能使装油量达到装油限高,可有效减缓油脂的氧化变质,同时尽量避免装油量低于60.0%,防止过氧化值增长过快引起变质。

3.4 目前国内储备规模最大的几种油脂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排序为:菜籽原油>三级菜籽油>大豆原油,三者差异并不显著。

猜你喜欢
菜籽油油罐过氧化
高温重油罐区超压分析总结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TBHQ对菜籽油热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影响研究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冷榨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西洋参防护X线辐射对小鼠肺的过氧化损伤
某分馏厂油罐区设计
DSP运动控制器在油罐焊接机器人中的应用探讨
过氧化硫酸钠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