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幸福观的养成影响着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定义,而大学生对幸福的定义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融入幸福观培育工作有两个必要性,一是大学生期待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亲切友爱的师生关系,二是学生期待教师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观培育的范畴和领域虽不同,但都是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在理论的逻辑基础与实践的方法依据这两个维度上的融合具有高度可行性。从养成乐观心态催生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确认自我价值、优化环境塑造“独乐”与“众乐”的积极氛围三个方面,摸索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融合方法,以积极教育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健全的人格迎接时代与社会之变,走向美好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幸福观培育;融合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步入大众视野,成为高校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观,成为大学生幸福观培育工作的难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伴随出现的极端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为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疾病的困扰,一般情况下采取标准化的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得分评定心理健康的风险等级。心理健康风险等级较低的学生通过周期性的谈心谈话和活动施加引导,如,由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根据风险等级开展“一对一”式的、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试图通过谈心谈话发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缘由,将关注点集中于原因分析与谈话疏导;而重者只能通知家人并转介医院。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每一次与教师面对面倾诉心里的痛苦或者不幸的经历,是消极情绪体验的再现与固化。学生对痛苦经历的过度陈述或教师的深刻分析可能产生情绪的负强化作用,易使学生出现自我效能感低,无力感强的情绪体验。[1]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将心理学用于治病、解决问题的领域拓宽至以普通人如何获得幸福为中心。将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观培育相融合,引导大学生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关注点从“我很低落”“我很痛苦”转移至“我怎么做能更快乐”,在困境中以正念积极面对,将自身置于走向美好生活的路上,这是实现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增加幸福感的重要工具型价值观。
一、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工作的必要性
为提高研究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广东范围内随机选取十所高职院校开展为期两年的大学生幸福观培育调研,在2020年与2021年各进行一轮问卷调查。结合2020年调研结果,2021年针对性地增加了深入调查的题目。2020年回收有效问卷为2138份,2021年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875份。调查结果显示,在高校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工作中,呈现出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工作的两个必要性:大部分大学生渴望得到积极的鼓励,倾向于教师以严爱相济的理念,开展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
(一)学生期待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亲切友爱的师生关系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希望在平等对话的同时得到教师的关爱,亲切友爱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與积极性。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立价值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时,主动走近大学生,获得大学生的认可是产生教育效益的有效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2]高校教师作青年友这一角色定位对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促进作用明显。调研中“当您遇到困难时更倾向求助于谁? (单选题)”,2020年与2021年出现了十分相似的结果,选择向“父母亲人”和“朋友”求助的比例均超过98%,选项C“辅导员老师”分别占比0.96%与0.97%,选项D“专业课老师”分别占比0.45%与0.55%。时隔一年,遇到困难向“辅导员老师”求助的涨幅仅为0.01%,向“专业课老师”求助的涨幅为0.1%。基于此,在2021年的调研中增加题目“大学的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有信任的(关系亲密的)老师?(单选题)”41.57%的同学选择“否”。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得知,大学生与教师产生接触的时间与空间集中出现在学习与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师生之间存在隔阂感,部分教师严厉的教育方式会拉开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严厉的教育风格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部分学生提起某位老师产生“怕被老师在群里@”“担心会被老师批评”等心理反射,这类心态普遍存在。学生“怕老师”的情绪反应对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切实的思想动态。综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自从业以来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获得了“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的言行中透露出越多对学生的关爱,学生越容易信服教师的教导”的启示。学生的反馈验证了学生整体上对教师存在的需求——做“青年友”,以“爱”为教导的力量提高幸福观培育供给侧的亲和力,避免因为教师身份带来的严肃感拉开师生间的距离。
(二)学生期待教师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同时,青年人阅历不广,容易从自身角度、从理想状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世界,难免给他们带来局限性。”[3]调研结果显示,在学习、工作中大学生普遍渴望得到尊重与肯定,认为得到老师“积极的鼓励”时信心倍增,充满动力。但大学生的社会经历简单,成长环境对性格养成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产生深刻的影响。综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自我认知情况,通过大学生的幸福观培育调研“如果学校开展相关课程或活动,您希望幸福观培育的氛围特点是?(多选题)”选项C“亲切舒服”连续两年占比最高,2020年占80.53%,2021年占85.5%,体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选项A“认真严谨”连续两年均为占比最少的选项。如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2020年调研数据、2021年调研数据)。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发现,若教师习惯性地使用严厉批评的教育方式,将会使心理较脆弱的学生产生明显的“不耐受”的情况,即积极性受打击或出现自我怀疑的心理状态,挫伤自信心。小学至高中时期最常见的情况为,部分学生被某一科任教师在课堂上一次或多次点名批评,产生畏惧或厌恶的心理从而导致偏科的情况出现;大学时期情志发展较为充分,部分学生面对教师严厉的批评出现自尊受伤、“钻牛角尖”的情况,难以自行疏导负能量,继而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在此类负面情绪的笼罩下,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的价值判断模糊,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幸福观培育工作的难点。因此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对积极的教育方式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期待。积极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学生期待师生相处时有“亲切、舒服”的对话、遇到困难时获得教师的“肯定、鼓励”、偶尔犯错时教师“以关爱为出发点”谆谆教导。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让学生逐步形成并保持自信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心理得到更深层的放松,产生安全感;另一方面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催生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自身潜在的力量,提高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可行性
积极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传统心理学旨在治病、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则不同。积极心理学旨在激发正常人的积极力量,促进积极品质的培养与潜能的挖掘,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幸福观培育在于帮助人们形成有关幸福的正确观念意识,通过正确的幸福观实现幸福生活,它与价值观的培育关系密切。二者的关系体现为,幸福观依从于价值观,幸福观实际上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4]从这个层面上,幸福观培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积极心理学与幸福观培育所属的范畴和领域虽不同,但都是以实现“幸福”为目标,关注的对象都是“普通人”,在理论的逻辑基础与实践的方法依据这两个维度上的融合具有高度可行性。
(一)积极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存在耦合性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下,提出“积极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观点,认为人类进化选择的是“积极的天性”。[5]积极教育有利于增强幸福力,而“幸福”是什么?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彭凯平将幸福解读为“有意义的快乐”,通过实现幸福的三要素“乐趣”“参与”“意义”来获得。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6]大学生参与物质生活,并在物质生活中产生精神生活的“乐趣”,对意义的追求体现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辩证地阐明了幸福的逻辑,即如何实现幸福;而积极心理学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通过积极教育增强幸福的体验,提高幸福的能力。积极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存在耦合性,二者相辅相成,为大学生从“应对生活中的负能量”转向对立面——“追求幸福生活”,奠定了理论的逻辑基础。
(二)积极教育的方法与疏导负能量的工作存在契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正向的价值品质塑造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人们普遍存在自我修复与发展的潜力。通过潜在的积极品质为自己灌注力量,可以驱逐内心的痛苦、自责、悲观等负能量。自我决定理论表明,在自身的胜任、归属和自主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心理体验是乐观且幸福的,有利于激发潜能。正念与积极的品质的养成(如希望、勇敢、友善等)对内心消极情绪的疏导十分重要。积极心理学主张通過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获得生活的意义三个等级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这是由于人的关注度有限,对美好品质的关注与培养的过程,是增加心理资源、疏导负能量的过程。将个人的关注点集中于生活中积极的方面,以乐观的心态解读生活与工作,用“鼓励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代替“责备自己,总是犯错误”,将产生相反的结果。这种转变也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资源,以顺利应对生活中更多的改变。积极教育的方法与疏导负面情绪是存在契合性的,美好品质与消极情绪二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为大学生疏导负能量,培育幸福观提供了实践的方法依据。
三、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幸福观培育的主要策略
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将积极教育的观点融入大学生幸福观的培育之中,旨在通过“创造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品质——塑造积极的生态系统”相辅相成的循环机制(如下图),培育大学生的幸福观,在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同时,塑造完整的人格走向美好生活。
(一)养成乐观心态催生积极体验
1.积极的人际关怀培养乐观心态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幸福的外在条件之一。师长朋辈间积极的人际关怀是大学生在校园里疏导负能量的重要方法。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发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认为自己不幸福,大部分与原生家庭的经济条件或在原生家庭的缺乏爱和关注密切相关。这种“不幸”的心理暗示长期存在,导致主观感受被负能量控制,幸福体验低,此类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会出现人际交往问题。因此,教师的“青年友”的角色十分重要,作“青年友”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引导学生逐步转变心态。首先,教师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与坚持,是提高教育供给侧亲和力的关键要素。以包容的心态面对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妥善处理负能量从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的示范。其次,师长朋辈间耐心与爱心的流露有利于学生从外界汲取积极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的真诚与共情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关键,以师长提供温暖的关怀为第一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中温情的一面;以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班级氛围为第二步,日常相处中相互关怀、帮助,形成并保持良好人际关系,不断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培育幸福观夯实乐观的心理基础。
2.乐观型解释风格培养乐观心态
掌握对生活的乐观解释能力,是培育幸福观的关键因素。许多学生受到挫折后,自身积极性遭受打击导致执行力降低或产生放弃的想法。实质上并非事件的客观难度大,而是部分学生受主观的心态影响,对目标难易程度的判断失真。遇到困难产生“我觉得我不行”的心理暗示,主观上放弃努力的机会,转而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中。习得了消极的遇事反应,但未尝试习得积极的应对心态,因此教育者在这一层面的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引导学生转变心态,把“我觉得我不行”的心理暗示转变为“我可以先努力尝试几次”“我又有进步了”等,接触乐观型解释风格。用宽容的心态看待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乐观地向自己解释每天遇到的不如意的事件,给予自己更多的信任与鼓励,避免陷入过分自责的情绪困境中。其次,鼓励学生采取积极行动,面对困难时先掌握可控因素,寻找解决方法进行逐一尝试,并且善于寻求周围师生好友的帮助,从主观上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主动地养成“习得性乐观”的积极心态——“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意识地培养形成乐观解释型风格,体会心态的改变给自身带来的各种身心变化,在获得感中享受有意义的快乐。
(二)培育积极品质确认自我价值
1.辩证分析,明确个人价值
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会经历迷茫期,近两年在疫情影响下,迷茫的状态凸显。体现为就业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带来对就业更长远的担忧;线上学习使学生对掌握专业技能产生担忧、不自信等情况。“不知道以后毕业能做什么”“毕业后会不会找不到心仪的工作”是常见的对个人价值模糊的情况。同时,成长时期在家庭教育中经常被比较、被批评的学生在明确个人价值方面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我没有别人优秀”“我怎么做都得不到爸妈的肯定”“老师认为我是差生”等主观判断困扰着这部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观的形成。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对明确个人价值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具体的运用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肯定。“我现在已经做到了……”,肯定自己的努力与进步。
第二步:反思。“但是我在……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反思自身的不足。
第三步:激励。“接下来我要在……方面更努力,可以這样做……”,明确阶段性目标与实现路径,自我激励提高进步的可能性与执行力。
部分学生面对问题时忽略了重要的第一步和第三步,停留在第二步。缺乏对自己的肯定与激励,把对自己不满意作为最大关注点,这是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学生在希望得到肯定的时,重要的一步是对个人价值的确认,这一步主导着心态的走向,是产生幸福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此扮演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将勇敢、刻苦、勤奋、努力、感恩、宽恕、共情等积极品质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帮助,通过培育积极品质明确个人价值,形成激励与反思辩证统一的幸福观。
2.砥砺奋斗,获取社会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7]以确认个人价值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信心,将勇敢、刻苦、勤奋、努力、感恩、宽恕、共情等个人积极品质拓展运用至社会工作中。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生存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积极品质养成的目的是运用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当中。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参与校外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园为他人创造积极体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形成“我的行动-为他人带来愉悦-我也收获有意义的快乐”完整的反应链,帮助大学生确认在社会中“我通过劳动可以为他人带来快乐”的能力,从肯定自我的情感升华中体会到“被需要”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价值。第二,努力学习练就本领,增强实践与就业的信心。走出迷茫期的办法之一是少“想”一点,多“做”一点,把关注点从未知的迷茫转移到实际的行动上。掌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明确自身是社会未来的建设主体,即将投身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写上浓厚的一笔。为毕业后的奋斗做充足的准备,不断累积自信心,是大学生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上形成奉献社会的幸福观的积极表现。
(三)优化环境塑造“独乐”与“众乐”的积极氛围
1.关注当下悦纳自我
个人价值的觉醒与建立、社会价值的确定与获得,是大学生培育幸福观的重要支点。培育幸福观,先从内在环境开始转变。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智商与社会资源处于一般水平,且没有特别大的运气,经营着平淡的生活。“得意”与“失意”的经历较为常见,但一部分学生在内心情感上对自身不幸的经历难以顺应,表现为抗拒、痛苦、敏感等心理状态,陷入了“精神内耗”的困境中,主观幸福感低下。时间向前发展,万物亦向前发展,过去发生的事件对未来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在发挥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中产生改变。发挥积极情绪的扩建功能,协调好“过去不幸的经历”与“当前生活的温暖”的比重,改变集中关注“过去发生了百分之一的不幸经历”,而“忽视当下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温暖”的心理模式。首先,顺应生活中的“失意”,悦纳自我的不足与过去不如意的经历,减少负面情绪的爆发,逐步形成平和的心态。其次,将日常的注意力集中于现实中可视、可得的温暖,尝试着憧憬未来的美好,对未来的希望水平越高,有助于产生更多解决困难的动力与办法。最后,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关照的温暖,疫情之下政府、街道、学校等为学生生命健康带来的安全感……留心观察,记忆各种放松、舒适、怡然自得的感受,确信自己可以通过心态的改变,提升对未来的希望水平。从心态和从行动上改变,用悦纳自我的方式应对自我效能感低,营造“独乐”的积极氛围,逐渐走向“有志者事竟成”的积极心态。
2.齐力营造“向阳生长”的氛围
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大学生培育幸福观的外在环境,具有可塑性的特点,有利于教育者营造积极的软环境。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形成了积极教育模式——“温暖教育”,学校创设温暖的环境,由温暖的老师,开展温暖教育,校园教育充满“暖意”。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暖”,犹如明媚的阳光在小学传播光明与希望。温暖教育模式的借鉴可从小学延伸至高校,高校塑造“向阳生长”的校园氛围,制定温暖的师生守则,自宏观至微观形成校园、二级学院或行政部门、班级、宿舍温暖的氛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益,增加师生间与教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一方面,学生从学校、老师的教育中获得“辛勤、宽容、温和、亲切、仁爱”的温暖,学生将习得的温暖方式运用于人际交往中,让自身充满“感恩、共情、宽恕、乐于助人、憧憬未来”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从师生相互温暖发展到生生相互温暖,形成“向阳生长”的、“众乐”的积极校园氛围,汇聚成一股积极的、凝聚的、向上向善的力量。
积极教育在高校形成稳定的教育模式,对师生的影响具有全面性。着眼于未来,师生习得了积极教育的核心元素,将积极教育的理念延伸应用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之中,有利于在家庭关系中获得更舒适的状态,家庭教育亦形成温暖的氛围,由家庭发展至学校,建立积极的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邓国峰.基于症状的体验疗法及其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学术论坛,2008,31(12):19-26.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3):15-20.
[4]江畅.新时代中国幸福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8.
[5]彭凯平,张子博.积极的心理是伟大的人性[J].家族企业,2020(08):34-36.
[6]胡玲.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启示[J].人民论坛,2019(33):102-103.
[7]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2-15(02).
责任编辑 苗存龙
*作者简介:林玉瑾,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路研究”(课题编号:2022JKDJ067);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维三阶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1GXSZ14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