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
青海下弦是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市及附近河湟地区的民间曲艺形式,它的名称来自伴奏乐器三弦的定弦法,三条弦定为两个纯五度,习惯唱名“152”,艺人们称作下弦定弦法,把这种唱腔曲调亦称作下弦,曲种名称、曲调名称与定弦法名称相同,是一种曲牌主曲体坐唱曲艺。关于名称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旧时代人们并不歧视唱曲儿的盲艺人,把他们尊称为 “瞎先生”,而把他们表演的“曲儿”统称为“瞎先曲儿”,故改“瞎”为“下”,称之为“下弦”。青海下弦音乐有 【下弦调】【仿下弦调】 【软下弦调】【下背工】四种腔调,其渊源的形成年代无考,老一代亦无口传材料。青海下弦音乐优美、词格特殊,尤其是曲头曲尾,随唱词而变化,词长则曲长,词短则曲短,摇曳多姿,别具风味,是青海土生土长且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曲种。它与青海平弦、青海越弦等曲种都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一、青海下弦音乐的历史流变考略
由于青海下弦的产生与发展无文字记载,因此它的产生与形成具有不确定性。但就三弦定弦法而言,陕西的关中曲子与甘肃的兰州鼓子都有两个纯五度的定弦法。从音乐特点来说,甘肃临夏地区有与青海下弦相似的曲种,也称下弦,从它的唱腔中可听出关中曲子的曲调[老龙哭海]的某些痕迹,但两者关系不知其详。笔者分析认为,青海下弦、青海平弦、青海越弦等曲种都属青海地方曲艺,互为姊妹艺术,它们在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陕西、甘肃等地曲艺的影响。从曲种本体进行比较,青海下弦与兰州鼓子有较多相似之处,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青海下弦与兰州鼓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兰州鼓子的流传早于青海下弦。从历史沿革看,“公元1227年,甘州治地设甘肃行省,辖西宁州等地。西宁州当时为甘肃管辖地,直至公元1928年,国民军进入青海,南京国民政府将青海改为行省,治设西宁,将甘肃省原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循化、巴燕 (化隆)、丹噶尔(湟源)、贵德等地划归青海管辖。”公元1929年1月正式脱离甘肃管辖,改为青海省。也就是说,公元1227年至公元1928年,长达700年的时间中,西宁与兰州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形成了“同中求变”“变中求同”的文化形态,曲艺间自然具有互通性。
根据《中国曲艺志·青海卷》中记载:早在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西宁兵备道按察副使柯忠就在西宁北街创建有“养济院”,收容老弱病残、孤寡者,给予衣食,并使院内盲童学习弹唱技艺,以求谋生。这个养济院一直延续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知名的盲女艺人文桂贞就出自这个养济院。她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入院,师从张奶奶(实名不详)学唱曲儿,其中也似应包括下弦。由此可以看出,青海下弦产生时间可以上推至明末清初。
二、青海下弦音乐形态管窥
(一)青海下弦唱腔的基本特征
青海下弦的音乐唱腔分为【下弦调】【仿下弦调】【软下弦调】【下背工】4种腔调,这4种腔调既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各自也有独特的个性,其共同特征是都使用相同的前奏曲。前3種腔调为主曲体,【下背工】则是以青海平弦【背工调】为主曲的联曲体,这是第二个青海下弦共同特征:与其他曲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乐风格。
除共同特征之外,4种唱腔各具特点:【下弦调】是一种适于演唱内容篇幅较长的曲调,这一唱腔旋律优美、抒情,多表现哀怨、忧伤的情节,是下弦音乐最为感人的部分,可以说是下弦音乐的主要唱腔,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是《林冲买刀》;【仿下弦调】,从名称便可以看出,近似下弦调,但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词格的不同,其词格是七字句或十字句,而下弦调词格为六字句;【软下弦调】由著名越弦艺人郭福堂传承下来,传统曲目有《鸿雁捎书》 《沧州投朋》 《三姐上寿》等,词格与仿下弦调一致,都为七字句或十字句。由于此调由越弦艺人传承下来,因此,它的主体唱腔接近于青海越弦【琵琶调】的后半曲部分; 【下背工】是青海平弦艺人传唱中以【背工调】为主曲的小型套曲,曲牌联缀形式固定不变,由[前背工][离情][皂罗][后背工]4支唱腔曲牌组成。其中[离情]来自青海平弦,基本没有变化完全运用于青海下弦中,[前背工][皂罗][后背工]3支唱腔来自青海越弦,稍有变化。它的传统曲目有 《岳母刺字》 《三顾茅庐》等10余个唱段。
(二)青海下弦音乐的调式特征
调式是构成乐曲的若干个乐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以其中的一个音为主音,其余各音都倾向于它的体系,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结构形式。青海下弦4种腔调使用基本相同的前奏曲,其音阶调式为七声清乐调式,微降的变宫已不再以调式音级的作用出现,偏低的7音更多的以经过音的形式出现,起到装饰、润色的作用,而这一形式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下弦音乐之中,充分体现了青海下弦音乐的独特风格。
笔者分析了《林冲买刀》的曲谱,此唱段为七声宫调式,大量运用偏音Fa和Si,但这两个音基本以经过音或辅助音的形式环绕出现,最后级进到主音。再如《鸿雁捎书》,此唱段为七声徵调式,前奏曲部分为宫调式,这与下弦调一致,主体唱腔部分则转入徵调式,这种不同调式风格的曲牌间,却有共同的以宫为主的七声调式曲调起到衔接、协调作用。下面摘取了《平越官下述略》中的【下弦调】旋律片段,与关中曲子《访白》片段进行对比分析:
图一中的第三小节至第六小节与图二最后五小节非常相似,骨干音为sol、Do、Si、La,偏音Fa作为辅助音的形式出现,从两个旋律片段可以看出[前背工]与下弦调的相似之处。总体来看,青海下弦各唱腔基本为七声宫调式和徵调式,4种唱腔曲牌之间宫、徵调式出现调式交替现象较为常见,这与青海下弦的叙事性本质有关。曲艺大多是由一人担当不同角色,表演者一定要“能出能进”,调式交替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青海下弦曲体结构
青海下弦是主曲体结构,由许多独立的曲牌并列组合而成,4种唱腔有共性也有个性。【下弦调】的连缀形式是:[前奏曲][曲头][主体唱腔][曲尾]4部分组成。[曲头]的每句尾部都有长短不等的拖腔,旋律的抒情性很强,这种以音乐的“不变”应唱词的“万变”,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大特点,即依乐填词。[曲尾]的曲调与[曲头]大体相同,主体唱腔由4个短句组成,叙事性较强;【仿下弦调】由[前奏曲]主体唱腔[曲尾],3部分组成,没有[曲头]。【软下弦调】的曲体结构与下弦调一致,[曲头][曲尾]都有两句唱词组成,拖腔比下弦调曲头少,所以比较简短,但虚词、拖腔及过门较多,所以曲调很长,即“声多字少,字随腔走”。这种腔调突出抒情特征,音乐的旋律性能得到极大的体现。【下背工】的曲体结构由[前背工][离情][皂罗][后背工]4支唱腔曲牌组成。
(四)青海下弦的伴奏特点
青海下弦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扬琴、三弦、板胡、二胡、笛子、大阮、中胡(大提琴)等乐器。我国各地的曲艺、戏曲等民间艺术基本都是由民乐进行伴奏,但是民乐中基本没有低音乐器,因此,常常加入大提琴来衬托低音,或是用改良后的大阮、低音二胡等樂器伴奏。一般乐队伴奏人数在7人左右,也可以增加二胡的数量,形成10人以上的乐队。乐队习惯上呈半圆形围坐,扬琴居中,左侧是三弦和演唱者,板胡、二胡靠右,笛子、大提琴多在扬琴后侧,显然也是出于平衡声部而为。
(五)青海下弦演唱程式及演唱场所
青海下弦和青海平弦、西宁贤孝等曲艺曲种有着共同的演唱程式,由1人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演唱,数人协同伴奏。早期的演唱基本是艺人用三弦自弹自唱,属于坐唱艺术。在青海下弦唱腔中还常伴有“帮腔”(俗称“拉梢子”),一般由伴奏者接唱,用来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气氛。“帮腔”曲调有重复前句的,有接唱尾句的,还有一些是独立的乐句。“帮腔”是曲艺唱腔的重要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坐唱艺术不再局限于一人演唱,而是逐渐发展为表演唱,将“手”“眼”“身”“法”“步”揉到曲艺演唱中,大大提升了包括青海下弦在内的曲艺的舞台表现力,这种融入戏曲表演程式的曲艺艺术,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青海地方曲艺发展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青海下弦是坐唱形式,一般是艺人或爱好者之间相约,居家或在公园、庙会等场所进行演唱,以自娱为主,也常被邀请到婚丧场合演唱。截至目前,青海下弦及其他曲种活动场所主要是曲艺茶社,西宁市茶社主要集中在湟中区、湟源县、大通县等西宁市周边地区,这里环境闲适,适合品茶酌酒、唱曲谈心,这成为曲艺人打发农闲的首选娱乐消遣活动。
三、结语
青海下弦无论是其历史流变还是音乐形态的改革与创新,始终在不断地吸收、融合众家之长来完善自身的艺术内涵,使其最终能从简单的坐唱艺术成为具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成熟地方曲艺。但是受曲种自身特点、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表演群体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制约,青海下弦的演唱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处境,不少艺人中的佼佼者相继故去,下弦的传承已经到了濒危状态,亟待抢救和保护。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来做好青海下弦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评选。青海下弦唯一一位国家级传承人已于2022年去世,省、市级传承人也处于空缺状态,该项目目前已无代表性传承人,因此,亟需培养和评选出青海下弦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其次,加大对包括青海下弦在内的青海地方曲艺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有效宣传,如媒体宣传、巡演、培训等手段全方位推进,力争将地方曲艺以“走出去”形式进行宣传;其三,对它的研究要从纵横角度全面切入,不能仅停留在表象的认识,应从民俗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角度去深度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使青海下弦及其他曲种焕发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曲艺艺术依然需为观众服务,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注入其中,才能使青海下弦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和文化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青海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第762页.
[2]王文韬.平弦音乐的渊源、特征及其他[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3]苏娟.青海下弦文化功能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21(3).
(作者单位:西宁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