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
摘 要:“双高”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每一个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职业教育长远目标,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绩效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上持续发力,其中,绩效管理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就“双高”建设背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更好地满足“双高”计划的实施要求。
关键词:“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绩效管理 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7-174-02
《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启动“双高计划”,在“双高计划”中,旨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实施后,各个高职院校纷纷跟进,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尝试为国家培育高素质的技术人才[1]。“双高”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建设“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结构配置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激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需要持续推进绩效管理改革,让整个教师队伍能够满足“双高”的要求。
一、“双高”建设背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要求
目前,我国共有高职类院校1490多所,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双高”的颁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助于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在任何组织的发展中,绩效都是一个重点,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绩效管理也不容忽视,“双高”计划是为了满足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院校,在这一背景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更是不可或缺。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是借助科学的绩效管理模式,帮助高职院校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将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结合,将教师的个人绩效、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发挥出绩效的激励作用,引导教师主动投入“双高”计划中,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2]。
二、当前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主要问题
绩效管理属于系统化的内容,涵盖绩效考核、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改进等内容。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360°绩效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当前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办法多是借鉴普通高校的做法,还缺乏自主、独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导致绩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考核指标不科学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目标在于培育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在“双高”计划的实施上,还需引入行业专家、企业骨干、能工巧匠等,而当前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模式还是沿用传统的量化考核方式,如作业批改、督导听课、学生考评、课题数量、论文数量等,该种考核模式只能评估出一般的教学成果,难以评估实践成果,也无法精准衡量出教师的工作成果。
(二)考核流于形式
不少高职院校的评价主要针对年度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动态的考核,评价主体主要为学生、同事、领导,评价结果不够精准、权威,导致考核流于表面,不够公正。有的高职院校在绩效考核时,以成果作为导向,没有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环节的付出。
(三)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
由于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被考评者得不到准确的考核结果,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双向沟通,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且目前的绩效考核仅仅是界定教师工资的标准,激励不够,激励、惩戒力度失衡,导致部分教师出现消极情绪。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绩效管理改革策略
(一)明确改革目标,完善管理机制
在“双高”计划的实施背景下,确定合理、优秀的绩效管理目标十分重要,开展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夯实教师能力,激活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良好的组织文化。绩效管理是常用的管理方法,可激活个体与团队潜能,促进组织长远发展,各项绩效指标均是在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上做出的逐一分解。针对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并非简单工作,而是涉及诸多内容,工作结果关乎每位教职工利益。为了让绩效管理顺利实施,需在校内设置独立领导机构与工作委员会,对绩效进行考核,从教务部、人事部抽选优秀人员成立领导班子,负责检查、抽查工作,完善现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定期对绩效结果的实施做出反馈。要发挥出桥梁作用,收集真实、原始的教学资料,加强对教师教学技巧的引导,定期组织座谈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学生身上获取真实的反馈效果。在有了畅通的管理机制后,绩效管理才能达成既定的目标[3]。与此同时,需做好督查制度的建设,保障各类指标体系的顺利实现,督查制度可对奖惩、晋升、薪酬等反馈环节进行全面监督,让考核结果更好地应用在实践中,为绩效考核服务。
(二)完善管理程序,理清管理关系
绩效管理的步骤为计划、执行、评价、反馈、改进与创新,这是一个完整、复杂的工程,要做好绩效管理,上述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制定绩效管理计划,明确各方的权、责、利,讓各个层级都有清晰、统一的发展目标。绩效管理计划应当将其细化,每个教师的情况不一,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同,因此,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反映出对教师的绩效要求,让教师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激活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绩效计划初步拟定完毕后,管理者与教师会针对核心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包括:本绩效周期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应当体现哪些成果;如何评价工作好坏;在大的绩效周期中,应当如何划分阶段;明确在目标达成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管理者如何与教师沟通;教师需要管理者提供哪些支持与协助。另外,还要针对实际情况来优化绩效管理量化指标,依托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将指标分解到个人岗位与专业目标,完成的指标需涵盖业绩、态度、工作能力上,主要考核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管理情况。针对业绩、科研成果、授课时长、出勤天数、科研成果,要采用定量考核的方式,针对实践指导、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等,采用定性考核法。建立针对不同维度的考核体系,将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结合。对于实践技能、职业技能证书、时间较长的科研活动,采用绩效滚动考核方式,保证考核的可持续性与衔接性[4]。
在绩效周期中,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信息收集方式非常多,但必须与实际结合,由校方、教师之间共同商讨,拟定绩效契约。具体来看,绩效信息的收集可采用几个方法:一是观测法,利用观测法,可直接看到教师的工作状态,将其记录在档案中;二是日常签到法,借助科室记录来分析教师绩效完成情况;三是外部评价法,根据他人评价来明确教师工作实效,如,可针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发放评价表与反馈意见书,从侧面反馈出教师的工作状态。通过多种方法的并用,让收集的绩效信息更加真实、客观。
(三)优化绩效评价,提升评价质量
绩效评价是评价管理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师的绩效评价,要挖掘互动文化,要求教师提供足够的依据和材料,借鉴其他的管理方法。在绩效评价上,需关注几个问题:一是绩效评价要体现在教师的职称评审、工资发放、奖励、聘任方面,利用绩效评价来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开发工作,利用绩效评价,可以明确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教师的培训是转变教师思维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继而提升工作绩效。在培训上,要将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结合,短期培训属于脱产培训,可满足教师的上岗需求,主要针对新入职教师、兼职教师开展。新入职教师其教学经验缺乏,利用短期培训,可迅速提升其专业技能。兼职教师多来自于企业与行业,其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发展要求,需为其提供短期培训,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三是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实践相融合,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推行轮岗制,根据教师专业、学校轮岗情况来制定轮岗计划,推行产学研结合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环境相整合,为学生发展打造强有力的优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适时开展反馈,优化反馈内容
“双高”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的绩效管理工作,需加强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根据考核情况做出合理评价,并建立与绩效考核相关的反馈模式。对此,要制定科学的信息反馈制度,由管理者、教师根据反馈效果来制定下一步计划。管理者在面谈时,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以教师的工作表现作为关注重点,在结果基础上谈判,反馈内容要详细,避免出现不客观、模棱两可的内容,要以事实说话。在反馈时,要保持双向交流,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计划,提前制定下一期行动计划[5]。另外,还要优化反馈内容,反馈时间不宜太长,为了顺利达成“双高”计划,学校要为教师增加更多的反馈机会,激活教师的反馈积极性,将绩效反馈重点放置在问题的解决上,多予以鼓励,少进行批评,拟定科学的改进目标,定期检查进度。
四、结语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各类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双高”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完善职教体系,优化专业布局与学校办学模式,以达成技术型人才的培育目标。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需致力于建设“双师型”队伍,以教师作为核心、学生作为主体,通过有效、及时地沟通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多维度的考核模式,以促进学校、个人、教师之间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滕芳.高职院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下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改革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13-115.
[2] 张夏晨.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改革問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9):124.
[3] 吴娜.“三创”素质提升下的高职绩效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6):1-2.
[4] 葛志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4):84-86.
[5] 李梦卿,邢晓.“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建设研究——基于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的视角[J].职教论坛,2021(01):144-150.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