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利用

2023-07-20 08:09李伟康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图中学区域

李伟康

地图是地理分析的主要工具,也是初中地理课程传统的、经典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认识地图的过程中培养空间感;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新课教学及复习备考过程中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一些做法。

一、新课教学坚持“读”中学

认识地图并学会如何正确读取一幅地图中包含的信息是运用地图这一重要地理工具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新课标中从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对初中学生掌握地图这一重要地理工具做了阐述,省内初中学生使用的几种主要版本的地理教材在七年级上册中都有关于地图基本要素、地形图判读和地图应用等读图的学习内容,在这之后的三册初中地理教材都是围绕区域展开的,包括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以及认识家乡,地图的利用贯穿始终,笔者在这些内容的新课教学中也始终坚持地图“读”中学。

教材中往往都会设计很多的读图题或者活动。例如,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世界第一大洲》中就设计了“在图上描绘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找出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两个读图题;第二节中设计了“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说说分布最广的是哪一种”等读图题。读图是对地理信息的获取,是一个信息由地图输入到人脑的过程。虽然输入后的信息的遗忘不可避免,但是输入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读图最终要养成一种习惯,转变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新课教学中通过读图一点一滴积累起来。不过,读图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信息输入过程,有时还需要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因此读图也会与一些任务或者问题结合,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呈现,在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第六章第一节《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中就设计了“读地图,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的课堂活动。

总之,新课教学中的“读”中学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第一步,也是用好地图这一地理学习工具的第一步,需要学生学会正确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步骤,同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二、课后作业坚持“填”中学

如果说新课教学中的“读”中学主要是地理信息从地图输入到大脑的过程,那么课后作业中的“填”中学就是一个既有信息输出,又有信息再输入的“双输过程”。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通过动手填图获得的知识学习效果要远比读图的效果好,而在新课教学读图后紧接着进行课后作业的填图,可以更好地提高知识学习的效果。

教材配套的《地理图册》是教材地图的有效补充,通常图幅较大,内容更丰富,通过布置利用《地理图册》和教材来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课后作业,加上老师认真的批改反馈和学生及时的作业修改,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一些重要地图信息的记忆。例如,在《东南亚》一课学习之后填图中一定会涉及马六甲海峡这一重要地名的位置填写,紧接着在《中东》这一课关于中东石油输出路线的填图任务中又会再次涉及马六甲海峡,加上新课的读图,相信绝大部分同学对于马六甲海峡这一知识点就都掌握了。当然,学生通过读图和填图获得的不仅是像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单一知识点,而是会逐步建立起自己对于一个区域的心理地图。这其实就是学生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形成的一个过程,也为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基础。

在课后作业中坚持“填”中学是新课学习“读”中学的一个有机延续,只要认真落实并一以贯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也十分有益。

三、课本复习坚持“比”中学

比较是区域地理学习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学习方法,区域之间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区域特征区域和差异这对区域地理学习的核心主题,比较就是联系两者的纽带。区域特征区域和差异就像是红花和绿叶,两者既是有机的整体,又是独立的个体,而比较就是那根将花和叶紧紧联系的枝条,特征在比较中有了差异,差异在独立中有了特征。

笔者在区域地理的课本复习中最常用的就是基于地图的比较。基于地图的比较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将基于地图信息进行归类整合,在进行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的同时也强调区域之间的关联性,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例如,笔者在复习气候这个地理要素时,通常会将亚洲、东南亚、中东和日本作为一组,以亚洲为中心地图,其余地图围绕中心地图展开,这样既明确了大洲、地区和国家等不同尺度的空间关系,又明确了气候这一复习的主题。在气候的基础上就可以将与气候关联性较强的河流湖泊、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等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让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使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进行其他区域和地理要素的主题复习,而区域的组合和复习主题的选取可以灵活进行选择和组合。这种方法强调的就是基于区域认知前提的归类比较,核心是归类和比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试卷练习坚持“析”中学

地理试卷中的地图是千变万化的,选取的区域大小,考查的内容类别都是各不相同的,地图信息往往还要结合题义、结合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整合才能完成答题。因此,笔者在试卷练习的讲解中重点强调的就是基于对地图分析的活学活用。

通过新课教学的读地图、课后作业的填地图和课本复习的比地图,学生无论是在读图的方法习惯还是学科综合思维方面都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可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地图来解决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分析和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在对试卷地图的分析过程中来提升。例如,一道地理试题给出了青藏地区略图,图中有该地区主要矿产分布、主要工业部门以及铁路、在建铁路、公路和河流信息,題中考查了该地区的工业城市分布特点、林芝主要的工业部门以及该工业部门的原材料与当地哪个农业部门密切相关。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读取和分析,又考查了学生将获取的地图信息与课本知识的结合。关于林芝的工业部门,学生只需要认真看图例,根据地图信息就可以答题,而对于该地区的工业城市分布特点,则需要学生根据地图信息进行分析总结。林芝的主要工业部门确定为纺织业之后,要回答纺织业与哪个农业部门相关,则要求学生正确认识纺织业本身,同时还要结合课本所学的农业四大部门逐一对照选择,最终确定答案为畜牧业,因为牦牛毛可以作为纺织原材料。

由此可见,学生在答题时,对于地图的分析运用是十分灵活且综合的,日常的试题讲解中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试题的分析能力,提升综合思维。

五、假期作业坚持“绘”中学

假期时间比较长,相比传统的地理作业,画地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七年级上学期寒假假期,笔者通常会布置学生绘制世界政区图和世界地形图,这是学生七年级下学期学习的基础地图,在八年级上学期寒假假期,笔者会布置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也会布置学生绘制创意主题地图。例如,美食地图、高校地图、民族地图、景点地图等,每次假期作业后,学校都会统一组织校内地图展,并且对优秀作品评奖。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印象深刻,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地图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值得推广利用。

六、日常生活坚持“用”中学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内容,同时也是一门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学科。在日常导航、旅游、研学、露营和定向越野等活动中都要使用地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地图,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地图,开展校园定向越野,带领学生参与定向越野比赛,开设地图类选修课,组织“老地图”收集展示活动等。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认知,懂得地图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将地图的“读”“填”“比”“析”“绘”“用”与新课教学、课后作业、课本复习、试卷练习、假期作业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做法,环环相扣,便于实践。“读”和“填”是基础,“比”和“析”是关键,“绘”和“用”是补充。只有将整个环节一丝不苟地落实,点滴积累才能收到显著成效。

(本文系昆明市“十三五”第三批规划小课题zx1827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苟有恒

猜你喜欢
读图中学区域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分区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