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汉调桄桄演出现场
“希望你成为未来的梅兰芳。”
初看到来自网友的鼓励,00后戏曲演员李雅芝当下的反应是欣喜,然而紧接着她就看到了另一条回复——
“不可能,因为她演的是小众戏曲。”
踏入汉调桄桄这一行后,李雅芝很早就清楚,和京剧、越剧、秦腔等流行剧种比起来,稀有剧种向来受到的关注度低、就业机会少,经费收入也更吃紧,但听到别人这样说,她依然有一種挥之不去的心酸,“好像你努力一辈子也看不到出头一样”。
抢救濒危剧种,就是一场与时间和遗忘对抗的拉锯战。在漫长的坚守里,被忽视、被看低、被放弃都是家常便饭,但所幸的是,时间也终于让这些传承人通过线上的“第二舞台”,在新时代里迎来了转机。
汉调桄桄是一种在陕西汉中有超过500年历史的地方戏。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吸收汉调二黄、川剧、昆曲等艺术之长,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一面高亢激越一面婉转柔和”的汉调桄桄。鼎盛时期,汉调桄桄有120多座戏楼,1500多个剧目。
但如今,在全国范围内,真人桄桄戏仅存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桄桄剧团一家。他们被称为“天下第一团”,说是“天下第一团”,实际上是“天下唯一团”。
这类曾经延续了传统文化,但如今因地域限制、历史传承等原因处于濒危状态的剧种,被相关部门定义为“稀有剧种”。
每一年,都有稀有剧种被迫走向消失。十年前,桄桄戏也差点走到这一步。
那时,老一辈艺人即将退休,新一代人才青黄不接。老团长不甘心,在社会各界呼吁抢救濒危戏曲。2013年,南郑区桄桄剧团终于招到几十个十二三岁的00后,组成一个集演员、演奏、灯光、服装、舞美专业为一体的“桄桄班”。李雅芝便是其中之一,主攻武旦。
十年磨一剑,当年的半大小子们如今唱起戏来有模有样。老一辈的师傅们到今年只剩几人未退休,传承汉调桄桄的大旗就落在了这帮年轻人身上。
老一辈往往觉得:年轻人嘛,吃不得苦,尤其是戏曲这行,他们能坚持住吗?
但这帮学生从没抱怨过。李雅芝至今还记得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操场的地都热得冒烟,几十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依然坚持在户外练功,腰上系的护带一卸,湿得像是刚从盆里拎出来的毛巾。
孩子们长大一点,就练起桄桄戏的绝活儿“吐火”和“跳凳子”,有的人眉毛被烧到只剩一半,有的人当场骨折被拉去医院,但大家事后聊起来,也都只是笑笑。
对于稀有剧种的传承来说,吃苦恐怕是最不值一提的磨难。真正的考验在于市场小、收入少。
当苦练十年的“00后桄桄班”正式走向演出市场,李雅芝和她的同事们最忙时一天演三四场,一场一个小时打底。白领们的“996”是坐在格子间里吹空调,而戏曲人则要在露天舞台上扛棍舞枪,刮风下雪都得继续演。
有次太阳毒辣,晒得一个须生鼻血止都止不住,顺着道具胡子一滴一滴流下来,表演结束后,他赶紧找了雪糕和冰水降温才缓过劲儿。而这样的演出,一人一天的收入只有30元。
“学戏最苦的十年,除了一个女生退出,所有人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结果等学成后真的走向舞台,因为演出市场受限和收入不景气等因素,反倒又有好几个演员选择离开。”李雅芝忍不住唏嘘。
年轻的团员们开始想办法自救。他们先是把惠民演出的舞台搬进抖音直播间,戏是万万不能停的。紧接着,团员们开始认真研究起运营,他们是互联网的原生代,网感好,会追热点,天然知道如何用新媒体和网友打交道。
汉调桄桄剧团珍贵老照片
渐渐地,直播间成为汉调桄桄走出南郑区的重要舞台。李雅芝的抖音直播间如今已经有了不少固定戏迷,账号也累计获得超过10万点赞,粉丝用点赞、打赏表达对她的喜爱和支持。
直播间里洒下的种子,渐渐长出了希望。如今,剧团走在汉中街上聊起桄桄,连路人都能接几句:哎知道,有个叫青栀子的在直播;桄桄戏还挺好看的……直播间里的打赏,也帮助剧团开拓了多元的收入渠道,坚定了这群00后继续唱戏的决心。
对于剧团的未来发展,李雅芝期待通过网络能让汉调桄桄在他们这一代青年传承人手里重回大众视野,“希望能有一天,人尽皆知汉调桄桄”。
白字戏又称“弄仔戏”“哎咿嗳”,是流行于广东海丰、陆丰地区的地方剧种,被誉为“民间祭祀戏剧活化石”,溯源最早可至元末明初。
但如今,也只剩海丰县白字戏剧团一家专业院团。
2020年,广东省濒危剧种白字戏传承人吴佩锦开始尝试通过抖音直播间,让更多人了解白字戏。
直播前,吴佩锦尝试用闽南语发布了预告,没想到居然有将近2500人点赞,还有老戏迷闻风而动,直接在评论区提前点唱剧目,这让吴佩锦看到了希望。
年轻的演员们紧跟而上,如今每个月靠直播打赏,还能额外收入几千块钱,抵得上演员们以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透过直播间的窗口,稀有剧种在其艺术价值被认可的同时,也终于让传承人们有信心挖掘其更大的经济价值。
不仅如此,稀有剧种嘹亮的戏腔,透过直播间,也传到了更遥远的地方。
河南太康道情省级非遗传承人、有“道情王子”之称的李艳玲,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有一次,有票友问李艳玲:人家都开直播,你咋不开一个?李艳玲本来想着自己只会唱戏,又不会像其他主播那样说话,能有什么反响?没想到一开播,观众多时达四五千人,比线下十次演出的观众还多。
直播,更是让道情戏这一河南太康地区的地方戏,被传去了李艳玲想都没想过的地方。
有人专程从新疆飞来,想请李艳玲给自家老人唱拿手戏《王金豆借粮》。老人从前没听过道情戏,结果在直播间里一听就喜欢上了,其他戏都不看了,还放话给小辈:“你只要能请太康道情剧团李艳玲来,我‘死了都瞑目了。”这让李艳玲很是感慨。
跨越了时空的隔阂,稀有剧种的星星之火,终于乘着直播的东风,燃向四海八荒。
2006年起,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稀有剧种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如今更是有了线上直播间这样的“第二舞台”,稀有剧种“活下来”的艰难处境渐渐得到好转。
接下来要面对的巨大挑战,是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传下去”“火起来”,如何實现自己“造血”,而不是依靠“输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曾对非遗传承提出过“活水养鱼”的观点。她指出:“传统媒介时代,非遗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户参与、互动、消费的热情。这不仅会削弱大众亲近、触摸非遗文化的动力,更是让传承人较难实现个人经济价值。”
而如今直播等新媒体的出现,让稀有剧种这样的非遗文化有了观众触手可及的载体。
在李雅芝的“汉调桄桄·青栀子”抖音直播间里,观众能点对点地聊天提问,点唱戏段。李雅芝还会在直播间里带着网友学习戏曲舞台上“枪”和“棍”的区别,展示木剑和金属剑的不同厚度。
非遗不再是有距离的艺术,它有了实实在在的人味儿和温度。
如今,稀有剧种的传承人们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活下来”的困境正在好转,“传下去”的前路也逐渐明朗,虽然未来还会遇到怎样的新难题,谁也没法给出一个既定的回答,但李雅芝始终记得团里一位老艺人的话——“择一事,终一生”。
“除非哪一天剧团因为不可抗力倒闭了,不然我会一直演下去。”李雅芝说。
这是年轻的传承人对稀有剧种的承诺,也是他们对未来的答案。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