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健飞
读后续写题多以记叙文或者夹叙夹议类文章为主,故事情节曲折,有冲突,有起伏,故事线索的逻辑性比较强。该题型能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还能考查他们的深层次分析能力,包括明确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归纳故事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色等。作为一个新兴的高考题型,读后续写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群体的关注。现谈谈引导学生解答读后续写题的策略。
笔者选取了英文原著“Chicken Soup for the Col- lege Soul: Inspiring and Humorous Stories About Col- lege ”中的一篇,篇名为“An unlikely hero”(《另类英雄》)。本文以事件为线索展开,讲述了作者在实验心理学课上被分配了一个不想要的队友去共同完成项目并共享分数,他们从最开始的无法配合到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的温暖故事。该试题围绕“人与社会”的主题语境,续文需要体现出合作精神和同理心,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得体的方式方法和良好的情感态度。文章难度适中、贴近学生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续写任务的顺利开展。
一、把握主线,理清故事脉络
阅读是读后续写的第一步,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两条主线,第一条是对故事六要素的把握,这六要素可以归纳为5W1H,即 What,When,Where,Who,Why和How 。以这篇《另类英雄》为例,教师先让学生阅读短文后完成以下表格:
第二条主线是对人物情感的把握。为了抓住第二条主线,学生罗列出叙事进程:老师指派搭档完成实验项目——“我”被指定与一个自己想回避的同学合作——“我”觉得他太严肃认真,担心自己会拖他后腿——“我”害怕说错,基本保持沉默,只是顺从他的想法——我们开始经常见面拟定项目计划。故事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的,不难从“我”的视角,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希望与好朋友组队合作,充满希望——被指定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一起完成实验项目,失望落寞——小心谨慎,担忧——心中慢慢接受,坚定信念不会放弃。
通过抓这两条主线,学生们可以理清故事脉络,推断出文章的主旨是团队队友的合作精神和同理心,在续写中必须体现这个中心思想。
二、以问促思,预测情节方向
一篇记叙文通常由“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构成,阅读完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位 思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构思故 事情节合理的发展方向。在《另类英雄》中,教师结合续 写部分两个段首句,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头脑风暴。
例如,第一个段首句是“我们开始经常见面拟定项目计划”,从这里的“经常见面”可知,“我”一开始的“不合作”的心态在慢慢改变。
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 Did I have the same feeling when we first met?
② How did we draw up our plans?
③ What dialogue would we have?
第二個段首句是“有一天,他重病住院的消息传来”。说明项目合作期间,队友发生了一些状况,那么接下来项目该如何继续完成呢?教师也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 How did I feel when getting the news?
② What would I do with the project?
③ What dialogue would we have?
④ What wa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这些问题,让学生们从“我”的感受、“我”的“做法”、“我们”的对话三个方面展开想象,进一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学生预测情节会按照以下方向发展:“我”会因为队友的住院而感到忧伤,队友因住院而不能继续完成实验项目,因此为了整个团队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拼搏,不仅获得了个人的成长,内心也倍感友谊的珍贵。
三、积累语料,模仿语言风格
一篇作文能不能拿到高分,不完全依靠情节的设计,语言的准确、生动同样很重要。在平时的写作练习课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研究原文的语言风格,帮助学生对他们的作文进行修改、润色,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
很多学生对人物的刻画就只有语言、动作描写,作文单调枯燥,可读性不强。《另类英雄》原文中,多处呈现了关于“我”的细腻的心理刻画,针对这一点,教师列举了一些生动的心理感受的描写,供学生模仿和再创造。
①妒忌:The more we met,the more I envied hisintelligence and his ability to cut through to the core is-sues.
②尴尬:Standing frozen as ice,I didn t think about being trapped in such a dilemma that I was flood- ed with awkwardness and panic.
③紧张不安:My heart sank and sweat poured.
④兴奋:Excited but calm,I couldn twait to in- form him of the good idea.
⑤如释重负:On hearing the good news ,he sighed in great relief,grinning merrily at me.
⑥感动:He nodded in gratitude,eyes glistening withheld-back tears.
学生如果能活学活用这些人物心理描写,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不仅能减少作文中的语法错误,还能使语言更加准确、优美。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高级的句型和用法,例如with结构、倒装句等,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还能给作文增添不少亮点,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读后续写题型使学生有机会在真实语境中习得语言,但它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平时的教学需循序渐进,教师先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主线,理清脉络,接着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梳理结构,预测故事的发展方向,最后添加细节描写,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体验到作为“创作者”的成就感,提升他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