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王军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只有短短几十字,却把国仇家恨都写尽了。原词的内容(摘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那么,这首词有何特别之处呢?本文着重分析一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艺术特色。
一、视角独特
这首词的视角很独特。“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我”发出的感慨。“春花秋月”何时穷尽的疑问,是“我”提出来的。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首词,“我”能看到的东西当然是有限的。就算穷其一生,“我”也不可能知道“春花秋月”会在什么时候“了”。在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联想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其实,词人和读者都知道“春花秋月”是无穷尽的。明明知道答案,为什么还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呢?其实,词人是在借此突出自然界中事物的永恒与人的生命的短暫。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词人想象中的景象。“我”被软禁起来了,无法出去,当然不知道故国的宫殿是什么模样的,所以用了“应犹在”三个字。这一切都只是词人的猜想而已,因为他被软禁了,能看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是朱颜改”一方面写了人去楼空后,宫殿无人管理,颜色不如以前那般鲜亮;另一方面揭示了国破家亡、改朝换代的事实。因此,清末的王闿运认为,“朱颜改”就是“山河改”。
词人能看到的、能写的东西是有限的,却使得这首词的意蕴更为丰富了。整首词从有限的“我”的视角切入,展现的是词人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更容易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涵盖了词人对“人生”“命运”的独特看法。词人只能看到部分事物,只知晓一些事情,在词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虚实相间
这首词的内容是虚实相间的。部分内容写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景,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另一部分内容写的则是虚假的、想象中的景象。实写的是此刻的景,虚写的是往昔的景,虚实相间,给人一种如真似幻的感觉。
“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的实景。“春花秋月”是如此的美好,人人都希望它们能长久地存在,可词人却盼望它们尽快“了”。只因为“春花秋月”勾起了词人的回忆。“小楼昨夜又东风”也是词人笔下的实景。小楼外的“东风”带来春天的消息,却使词人发出了“不堪回首”的感叹。这些景象都使词人产生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悲伤与无奈,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尊贵的国主一朝变为卑微的阶下囚,词人此时是什么心情就可想而知了。面对“春花秋月”这样的美景,他发出了“何时了”的感慨;面对“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景象,他发出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慨。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他怎么会不感到痛心?“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词人想象中的景象,为虚景。玉石雕刻的围栏、阶梯都应还在,但是那些宫殿的门窗、柱子的色彩已经变暗变深了。
词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结合起来,把往昔之景与今日之景联系起来,令读者在时空中穿梭,感受这种亡国之悲。
三、情感浓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情感是克制的,却又是奔放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以春水喻愁,是在写“愁之多”。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提到:“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叶嘉莹在《迦陵论词丛稿》中认为这两句“任纵奔放”。这首词的最后两个句子确实写出了词人无尽的愁苦。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感受到,这首词的情感是由内敛走向奔放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借景抒情。词人的情感明明很浓烈,但是他却非常克制,将自己的痛苦与悲伤之情都隐藏在了“春花秋月”和“往事”之中。他到底有多少“愁苦”呢?他没有直说,而是留下两个问句,让读者自己去感受。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寓情于事”的写法。“又”和“不堪”呈现的情感同样是浓烈的,但词人依然克制住了,没有直接抒情。词人“不堪”忍受“年复一年”的痛苦,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从侧面表明了自己的现状。国家灭亡,物是人非,这才是让词人感到痛苦的原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因为有前面的句子帮助蓄势。正如童庆炳所说:“收势与留势却主要着眼于诗歌的收结,强调的是情感厚积而发之后的回味无穷。”在前面的几个句子中,词人用非常“理性”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给读者以思考的空间;在词作的末尾,又让浓烈的情感一泻千里,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大概就是这首词的妙处吧!
总之,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一首视角独特、虚实相间、情感浓烈的词,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作者单位:浙江省青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