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塑造的“情”“礼”框架及“诗骚传统”

2023-07-19 20:29何灏
文化产业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动漫动画传统

何灏

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的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被称作“诗骚传统”。由于共同的文化土壤,“诗骚传统”语境适用于各类艺术创作,并可以运用于对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塑造的“情”“礼”框架以及“诗骚传统”的具体分析。由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具备主动介入的政治责任心,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爱国主义热情,“赋、比、兴”手法,寓“情”于“礼”等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具备直抒胸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和深入探寻民族风格等特征。

中国文学传统从整体上看就是抒情传统,这一传统应当回溯到几千年前某个灿烂的清晨。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岁月写就了《诗经》;而屈原那些艳丽的、关于香草美人的流连与惆怅,成就了《離骚》。《诗经》中“辗转反侧、寤寐思服”“黍离之悲”“摽梅之叹”的情思,《楚辞》里汨罗江畔、天上人间的志向,都是在表达和表现古老的东方个体及群体遥远丰沛的心境和深邃的思想。因为这两部作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最初代表作,所以中国文学的言志抒情传统又被称作“诗骚传统”。

中国文学“诗骚传统”的文化土壤,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情”与“礼”。何谓情?《说文解字》徐灏笺注云:“发于本心谓之情。”何谓礼?《论语·子罕》认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礼”是社会生活中因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仪式。何谓情与礼?《荀子·修身》云:“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正如《毛诗序》所云“发乎情,止乎礼义”,情与礼的对立与统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也成就了中国传统艺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的基本框架。冯友兰指出,对于孔子来说,诗的目的在于‘言志,在于倾吐心中的欲望、志向或者怀抱,故此其重点就是情感上的自抒胸臆,而这正是抒情诗的标志。至于《离骚》,就像詹姆斯·乔伊斯所言“艺术家以与自我直接关涉的方式呈示意象”,情感浓烈。

故从历史、文化、美学语境来看,从“诗言志”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再到“诗缘情而绮靡”(陆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所谓“诗骚传统”,就是以《诗经》和《楚辞》(以《离骚》为主)为代表,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即“抒情特性”,包含孔子的“兴观群怨”以及屈原的“想象”“郁结”等美学范畴,以“文质彬彬”(孔子)、“发愤以抒情”(屈原)等为主要审美命题。

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塑造的“情”“礼”框架与“诗骚传统”

国产动漫,即中国自己创制,重点表现中国人的人文思想、风俗习惯和审美特点的动漫作品。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是中国动画的雏形,直到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上映,国产动漫才真正有了影响力。尽管中国动画从产生至今只有一百年左右,但它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始终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礼”框架。艺术是为人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动画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其中的美学思想与意蕴都是中国式的。这种“情”“礼”交融的“中国式”表达,从1922年到1945年的中国动漫萌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学派”的建立,在中国动漫发展的最初阶段便已表现得十分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塑造的“情”“礼”框架与“诗骚传统”

国产动漫初起时的时代大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亡的现实。炽热的爱国情怀,政治、经济的双重压迫,“情”“礼”冲突交织的社会情境决定了这个阶段中国动漫英雄形象的主要审美表达是强调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即“礼”,并通过“赋比兴”的艺术方式寄托爱国救亡的“情”,体现了“诗言志”的抒情传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具备主动介入的政治责任心

孔子以《诗经》为教,注重以《诗》兴、观、群、怨。《诗经》里政治讽刺诗的引入,正是出于周人讽喻世事、匡正时弊的文学政治理想。抗战初起时,艺术家以动漫为武器,塑造了许多具有强烈政治责任心的大众英雄形象,并以此对国家政治进行鲜明表态,力图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信心和决心。这种为政治的艺术创作导向,正是对古老“诗骚传统”的传承。

1931年的《同胞速醒》,1932年的《精诚团结》《血钱》,1940年的《农家乐》,以及1941年在中国上海上映的《铁扇公主》,都是以民族英雄为主要形象的国产动漫。《同胞速醒》描绘了沉睡的巨大雄狮阻挡侵略军进攻;《精诚团结》描写中国民众合力填平被恶虫蚕食的桑叶东北角;《血钱》借助女学生的神奇想象传达国人反抗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坚强意志;《农家乐》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老弱村民与侵略者周旋斗争的场景;《铁扇公主》通过唐僧师徒四人与牛魔王、铁扇公主艰苦斗法,终于越过火焰山西去取经的情节,艺术性地鼓舞国人团结救国,其隐喻义昭然若揭。这个阶段的动漫英雄形象就是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囹圄而勇于反抗的广大劳苦民众,国产动漫艺术家将艺术性地表现他们的勇毅和坚强,唤醒更多民众的反抗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爱国主义热情

李泽厚说:“《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确实如此,最能打动人心、历经万古依然光芒万丈的正是屈原在诗歌里浸润的深沉爱国情怀。国产动漫产生初期,正值中华民族深受帝国主义侵略之时,因此,动漫艺术家在塑造英雄形象的画笔中灌注了深厚的爱国情感。其中,兼具鲜明艺术性与强烈情感的一个作品便是《铁扇公主》。影片讲述了国人耳熟能详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经火焰山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作品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片名的确定。20世纪中期,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在上海上映,中国动漫艺术家特地将作品取名为《铁扇公主》,寄托了救国图强的决心与渴望。其二为风格的界定。《铁扇公主》首次在动画中大胆尝试以中国古典山水画风格设计整体背景,影片中的屋檐和佛塔、层次丰富的景致,都是纯粹鲜明的中国样式;还在人物形象和打斗场面中融入了大量中国古老戏剧元素,更显东方神韵,这是民族振兴、自立自强的艺术道路选择。

3.赋比兴手法,寓“情”于“礼”

《今文尚书·尧典》记舜的话,命夔典乐,教胄子,又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说文解字》三上《言部》云:“诗,志也。”《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随后,“赋、比、兴”成为《诗经》《离骚》和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动漫对爱国英雄的塑造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仍以“比兴”为主。

用写实手法直抒胸臆的有《血钱》里站起来背上枪,手舞指挥刀、坦克、大炮大败侵略者的中国人和《农家乐》里用各种巧妙方法击退侵略者的乡村祖孙三代人,这些动漫用“赋”的铺陈初步树立了中国劳苦大众朴素坚毅的英雄形象。《同胞速醒》则是通过“比兴”,以隐喻的方式塑造爱国英雄。影片里沉睡的巨大雄狮隐喻当时尚未完全觉醒的衰弱中国,山水画长卷代表支离破碎前的祖国大好河山。《精诚团结》则以“蚕”喻侵略者。这两部黑白动漫尽管故事情节简单,但画面清晰,人物造型生动,举手投足间尽表爱国情感,非常形象地塑造了“人民大众”这一早期国产动漫英雄群像,是当时动漫艺术家艺术救国的比兴寄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中国学派”确立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塑造的“情”“礼”框架与“诗骚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及时提出文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重要方针。“情”“礼”融合交汇的社会情境决定了这个阶段中国动漫英雄形象的主要审美表达是描绘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进程,表现广大工人、农民等平凡的英雄形象,传承深化“诗言志”的抒情传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直抒胸臆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从而形成了“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至春秋“礼崩乐坏”,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以“礼乐”为核心建立儒家学说,礼乐的制度规范性和艺术熏陶性合一,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抒情模式和随之而来的道德教化相结合的特点。作为礼仪乐歌的《诗经》中有许多颂扬美德的诗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借助动漫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社会主义道德,是新的“情”“礼”情境下的新形态。

1950年9月摄制完成的《谢谢小花猫》,其主题正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勤劳勇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讴歌;1956年拍摄的《骄傲的将军》则是对谦虚谨慎品质的倡导和歌颂;1955年制作的《神笔》以及1959年拍摄的《渔童》,都是表现劳动人民“惩恶扬善”意愿的动漫;1965年出品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是根据两位蒙古族小姑娘冒着风雪抢救公社羊群的真实事迹创作的,歌颂了龙梅和玉荣爱惜集体财产、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1964年上映的《大闹天宫》则通过孙悟空闹龙宫、反天庭的故事,赞颂了大胆反抗权威的无畏精神。这些动画情节多彩有趣,不论是人类英雄还是神界英雄都形象鲜明,动画基调明朗、昂扬。尤其是《大闹天宫》,其是一部高艺术水准的动画作品,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些作品为“诗骚传统”注入了新历史时期的新内容。

2.朴素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诗经》中的“国风”包含当时15个诸侯国的160首民歌民谣,真切地叙写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日常,表达了劳动人民朴素真挚的思想感情,诗歌生活气息浓郁。之后的屈原虽因浪漫主义诗作不朽,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楚国人,他的诗心、诗情和诗文,都是楚国这片土壤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产动漫在英雄形象塑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文艺精神,是“诗骚传统”渗透于艺术家精神世界深处的真实写照。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可以以上影美术片组拍摄的《谢谢小花猫》为例。该影片以东北农村为故事背景,片中谷仓、农家小院等具有鲜明北方乡村特色的元素无处不在。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摄制组人员不远千里到长春郊区农村收集第一手素材,确保真实再现故事场景,为影片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动画《骄傲的将军》的制作也秉持尊重生活现实的态度。该片编剧是漫画家华君武,导演是特伟和李克弱。为了制作这部仅有二十多分钟的动画片,艺术家不辞辛苦远赴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搜集了大量古代绘画、雕塑和建筑资料,历时一年多终于完成。为使观众有真实感,片中许多人物的语言和动作都是艺术家按照真人演员的表演而设计的。

3.民族风格的深入探寻

国产动漫对传统的继承是主动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国开创民族动画之路的不竭动力。《骄傲的将军》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的传统戏曲尤其是京剧脸谱艺术。《神笔》是“由民间木偶戏发展而来的一种动画形式”。《神笔》改编自民间传说《神笔马良》,片中的人物服饰、官衙、轿子、水车和龙舟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渔童》是剪纸动画片,其独特的平面构图法给动画作品平添了装饰意味,也成为“中国学派”的代表作。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发扬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水墨画的“留白”以及虚实结合的特色,富有文化神韵、意境和抒情特征。影片中池塘水波涌起、蝌蚪游弋灵动,虚实相生,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传递了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意境之美。从此,“中国学派”正式奠定国际地位。知名动画导演特伟还在《创造民族的美术电影》中指出:“特别是剪纸片和水墨动画片的出现,使我国美术电影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我们民族的独特风格。”

《大闹天宫》是“中国学派”民族动画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大闹天宫》制作于1961—1964年,是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的主角是孙悟空这一中国式神话英雄。1946年7月,张光宇曾在《自序<西游漫记>》中谈到对孙悟空的理解:“你看他花果山称圣的精神,是何等可爱?是一个具有革命精神的人物。说起来整整一部《西游记》还不啻是一部孙悟空的史诗。”在担任《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时,他便将这种理解生动地再现于银幕上。《大闹天宫》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画法创作,片中孙悟空身着鹅黄上衣,腰束虎皮短裙,一条大红裤子搭配黑靴子,外加一条翠绿色围巾,导演万籁鸣称赞他“神采奕奕,勇猛矫健”。孙悟空的外在形式是中国式的,他那在困苦中永远高扬的不屈精神和必胜的决心更是经典中国式的。经由孙悟空这位艺术世界里的英雄,那精神与决心,仿佛穿越抗战的烽烟,再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國的明朗天空。一部《大闹天宫》,因创作者在塑造过程中始终秉承直抒胸臆的“诗骚传统”,赋予了其强大的主体性和革命性,使孙悟空成了中国动画历史上第一个闪亮的英雄形象,即使在走过世纪风云的今天,依然是不朽的经典。

本文系四川动漫研究中心项目“‘诗骚传统语境下的国产动漫英雄形象审美流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M202013)。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人文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动漫动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的动画梦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