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 吴玉霞 苗新见 金梅 厉宇 童程
2022年12月2日,第十六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分论坛继续在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各分论坛分别围绕残疾人减贫与社会融合、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以及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充分探讨,以期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助力。
“残疾人减贫与社会融合”分论坛
“残疾人减贫与社会融合”分论坛由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残疾人口与统计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论坛由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蕾副教授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宁主持,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新明教授进行了点评,有6位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建平教授在题为《农村“老养残”家庭破“贫困恶性循环”路径研究》的主题报告中,运用“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解释农村“老养残”家庭不断返贫的内在逻辑及原因,认为资本缺乏和资本动力形成不足是农村“老养残”家庭不断返贫的主要原因。低能力、低就业和低收入交织影响,使农村“老养残”家庭深陷“贫困恶性循环”,即使脱贫也可能不断返贫。因此,扶持残疾人家庭对于巩固脱贫结果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残疾人贫困治理应采用关注残疾人家庭的路径取向,聚焦赋能残疾人家庭,以促就业、增收入为治理路径,实现家庭成员发展能力最大化,破除残疾人贫困家庭的“恶性循坏”。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高晓彩教授作了以《山区农村智残人口生存状态与改善路径——基于秦巴山区的调查》为主题的报告,通過对秦巴山区儿童的智残病因与综合防治的跟踪研究,分析了在实行“精准扶贫”之后山区农村智残人口的生存状态与改善效果,指出低经济水平区域人群贫困的相互影响以及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对贫困的治理,要由物质扶持转变为精神健康的扶持,由政府支持转变为内生动力。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生存级行政领导”的行政管理系统。
湖北省政府残工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江传曾教授在以《农村残疾人就业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服务机制研究——基于“服务链”理论和湖北省农机助残就业创业实践》为题的报告中,紧扣为残疾人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的技术服务这一重点任务,基于服务链的理论及湖北省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的实践,构建了残疾人就业服务模型,探索了政府、社会、企业等服务主体在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服务中的作用以及服务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坚持多方参与调动各类资源,聚焦帮扶重点、强化创新引领,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策支持,坚持自立自强、强化就业增收的帮扶原则,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和推动残疾人就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为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崔牛牛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农村残疾人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他采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2017—2021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残疾人群体13种重大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发现与非残疾人相比,残疾人群面临更为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他在发言中建议推动将农村残疾人群体健康扶贫工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布局,对刚脱贫人口直接经济负担排位靠前的重点疾病进行重点监测;提升内生动力,“增收减支”“增权赋能”,降低农村残疾人家庭疾病经济风险;加大重度残疾人的兜底保障力度,将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探索建立针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以老养残”特困残疾人家庭的分等级救助政策。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浦秋杭博士《提高媒介传播水平,更好推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发言,在肯定传播媒介已经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播媒介在社会融合传播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提出了要承认媒介传播的问题,把握残疾人群体宣传重点;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凝聚残疾人群强大合力;媒体传播议题要体现服务性与宣传性,实现科学宣传的“三化”(深刻化、感性化、群众化);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全力提升媒介人员网络素养等建议。她倡导借助媒介传播手段,消除公众对残疾人的偏见,让残疾人从“弱势群体”转变为传播正能量的“主流人群”,将增进残疾人福祉和促进残疾人自立自强相结合,更好地推进残疾人群体的社会融合。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张雅璐的发言题目是《中国老年人的灾难性医疗支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她指出医疗贫困是中国家庭持续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与非残疾人相比,残疾人的患病风险更高,多病共存现象更为突出,具有更高的医疗需求,灾难性医疗支出在残疾人群体里发生的可能性更高,这也是残疾人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疾病或者是不良的健康状况与贫困之间存在恶性循环,重大的疾病可导致灾难性的卫生支出,而灾难性医疗支出又反过来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并导致躯体功能以及穿衣等自理能力的下降。未来的政策设计可以将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作为衡量公共医疗保险有效性的工具,同时根据城镇和农村的不同需求,实施和扩大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
最后,宋新明教授对论坛报告和发言作了精彩点评。他认为,如何实现残疾人的共同富裕,如何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需要更多的研究,这也将是今后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他呼吁学界要更加积极地为实现残疾人的共同富裕、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及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分论坛
“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分论坛由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共同承办,主持人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朱健刚教授,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建社教授进行点评,有7位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朱健刚教授聚焦于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助推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制度机制,以《迈向整体性治理: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与现实路径》为题,进行主题报告。报告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的制度逻辑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指出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的底层逻辑出现了向发展性福利和整体性治理的转向,目前正处于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残疾人可行能力的赋能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被确立为“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主线,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的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其重要内容。朱健刚教授认为,通过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为提升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能力提供制度性补偿,将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朱健刚教授提出,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应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基础,一是确立以残疾人发展性需求为中心的制度逻辑,构建残疾人共同富裕的观念基础;二是推动政府部门从分散管理转向整体性治理,完善残疾人共同富裕的领导体制;三是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强化残疾人共同富裕的技术支撑;四是推进多元参与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
社会治理视角下基层残联组织发展是适应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南京市栖霞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黄伟在发言中指出,基层残疾人组织虽然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基层组织虚化、服务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分享了南京市栖霞区残联在实践工作中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黄伟理事长提出持续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应出制度、建标准、规范管理、提升效能,通过去机关化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职能的回归,从更高层级出台政策增加基层残疾人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推动自下而上的残疾人专职委员社工化的试点改革。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易艳阳副教授以《助残社会组织跨界行动策略——Z机构的个案考察》为题,分享了研究成果。易艳阳副教授通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助残组织作为残疾人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与政府、市场等其他性质的组织之间,或呈现出资源不平衡的单向依赖关系,或呈现出资源分割的保守封闭格局,助残社会组织常陷入强依附性、弱适应性、内生动力不足、公共认同度低等发展困境。合理适度地组织“跨界行动”是激活动员助残社会组织内部资源、拓展社会组织资源汲取途径、探索其可持续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基本策略。易艳阳副教授以大龄心智障碍者托养服务机构Z机构为例,探讨了助残社会组织跨界行动的实践逻辑。Z机构的创新发展之路实质上是其对组织边界多重跨越的过程,具体包括业务边界的跨越、职能边界的跨越、组织运营边界的跨越、组织形象边界的跨越。通过“跨界行动”,机构形成多源流自主性的资源渠道,初步实现了社会组织的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突破传统囿限、盘活组织资源,适度跨界行动,是我国部分助残社会组织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的有效策略。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管向梅副教授作了以《增权逻辑下残疾人自组织的发展、阻滞与进路——基于南京市 T 机构的考察》为题的报告,从增权理论与残疾人自组织发展的耦合、残疾人自组织的发展阻滞及协同增权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管向梅副教授认为增权理论的逻辑框架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她基于对南京市 T 机构的考察,指出残疾人自组织的发展,在宏观层面,应重视集体性政治权力的增加、社会结构及安排的改变;从中观层面,自组织自身的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开发;从微观层面,应重视个人自身权利的增加和控制感的提升。同时,残疾人自组织的发展也存在“增权”与“无权”的交织等发展阻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与组织成员形成“无权叠加”,自身能力不足而造成“权能反噬”。因此,未来协同增权是残疾人自组织发展的进路。具体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和科学化的服务,实现服务增权,以及在社会发展中认同“包容、广泛、普遍以及肯定的人类观和社会观”来实现话语增权。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布朗学院社会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达文的发言题目是《嵌入性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参与残疾人就业事业的发展路径——以北京 L 心智障碍服务机构为例》。高达文通过分析北京L机构在2000—2020年间的组织实践,描绘出我国残疾人福利体系的变化和演变路径,从宏观知识结构与微观行动网络两个角度对“嵌入”概念进行了阐释,建立以“嵌入”为视角的分析框架,探索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的动力和发展路径,从非营利组织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发现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启示。
南開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人类学博士研究生董上以《组织成长:一项残障者社会企业活力的个案考察》为题,汇报了基于社会企业组织活力的调研结果。他指出如何在实现持续盈利的同时,为所关注的边缘群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融合机会,是横亘在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活力”之间的巨大张力。基于“生存力—成长力—再生力”三者之间内生关系的活力论理论基础,他提出对于初创小型社会企业,“活力”的维持主要在于企业在“小企业—大企业—强势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资源观与经营观的转变。从资源观上,企业应从对外部资源的关注转向对内在能力和核心理念的关注;从经营观上,要从将企业“做大”转向 “做强”和“做活”。
中国聋人协会副主席孔军强作了以《共同富裕背景下专门协会与残联、助残社会组织的关系定位及协作机制研究——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为题的报告。他提出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残联、专门协会和助残社会组织作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主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探讨了残联、专门协会和助残社会组织目前的定位与彼此关系,及三者之间应如何建立合理的关系并在行动上相互协作与配合。他提出,当前残联、专门协会及助残社会组织虽然都具有一定的资源,但均不包含满足其自身生存发展的全部资源,三者必须依赖于更广阔的外部环境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且目前专门协会、残联及助残社会组织的定位与彼此的关系并不理想。因此,专门协会、残联及助残社会组织三者之间,在行动上应采取相互协作的配合策略。专门协会与残联相互协作的配合策略是通过制度性资源强化残联对协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通过组织型资源强化残联对专门协会的服务和协作;通过物质性资源强化残联对专门协会的支持;通过信息资源强化专门协会与残联的信息交流;通过信任资源和社会支持资源,专门协会可以为残联提供职能支持。专门协会与助残社会组织相互协作的配合策略是充分利用助残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强化与助残社会组织资源的合作;通过购买服务强化专门协会与助残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助残社会组织提供信任和社会支持。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动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动残疾人体育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由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承办,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校长陈克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金梅、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吴燕丹教授、南京体育学院李波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戴群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陈华卫教授共同主持,10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残联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杨金奎主任的发言题目是《奋进新时代,开启中国残疾人体育新征程》。他指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各项残疾人体育国际大赛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全国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影响也不断扩大,残疾人体育已经成为“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的冬残奥会运动水平迅速提升,残疾人运动员培养保障机制不断完善,残疾人体育教学科研取得进步。但是,残疾人体育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特教资源地域性分配不均,造成残疾青少年体育发展不均衡;学校体育分属教育、体育两个部门,易导致协调不畅;目前还缺乏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的系统标准,在残疾人体育的个性化支持、公共服务体系、信息采集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在题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促进健康中国的残疾事业发展》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残疾人健康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现代化成为推动残疾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路径。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要提升残疾人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的能力,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和管理制度,培养残疾人管理人才。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残疾儿童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培养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照护、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队伍。
上海体育学院吴雪萍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科技赋能:高校助力残疾人竞技体育》。她指出,高校科研力量是帮助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提升的一支重要队伍。借助2002年上海成功申办“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契机,在高校建立起了一支特奥服务队伍,并于2014年正式成立夏残奥科研助理团队。来自运动训练、运动营养、体能训练等多领域、多学科、多方向的专家学者为轮椅击剑、田径投掷、轮椅竞速等残疾人高水平运动队提供科技保障。同时构建了冬残奥会运动员状态诊断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调控方案,建立了项目特异性心理测试指标数据库,为运动员尽快克服心理障碍、改善训练心理状态、取得优异比赛成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金梅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战略下特殊体育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她指出,要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健康体育建设,实现全区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推进融合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建立共同学习环境,是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倡导接纳与包容的理念,改变对残疾人体育的偏见,促进残健融合,改善无障碍设施环境,加强融合体育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促进特殊体育教育融合发展。要通过完善特教体系、增强特教保障、提高特教教学质量,使每一个残疾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并开发其潜能,从而使其融入社会,实现健康平等的生活。
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梁兵校长从“医体结合”的角度,以《新课标背景下医体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题,发表主题发言。她认为,残疾儿童健康体育必须要按照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实施。基于循证的医体结合康复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以衡量的、能够达到的、有时间限制的,与“全人发展”的目标有一定相关性。现代残疾康复理论架构是“医体结合”的基础,包括包容性发展模式、全人发展模式、活动参与模式,在支持性理念指导下,以活动和参与为目标,发挥家庭延伸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支持作用。在实施“医体结合”的教学时,需要根据残疾儿童的功能、家庭、体能、乐趣、朋友、未来等建立符合健康体育和新课标背景的体育课程改进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李春晓教授在《孤独症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前对孤独症身体活动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身体活动的测量、身体活动的健康效应及机制,包括焦虑、肥胖、糖尿病等。身体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学、运动能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目前关于孤独症的运动疗法缺乏科学依据,对孤独症身体活动特别是久坐行为的研究较少,高质量的证据有限。李春晓教授建议未来研究应提高研究质量,在研究设计、运动强度监控、研究对象特性等方面多下功夫,探究孤独症人士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生理心理机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陈华卫教授的发言题目是《美国残疾学生健康体适能标准研究》。他指出,为残疾儿童建立科学有效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是判断残疾儿童健康和功能状况、促进健康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美国残疾学生健康体质标准研制的理念与目标的分析,陈华卫教授提出了对研制我国残疾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启示与思考:(1)根据残疾的分类、指标选择基于流行健康风险与体质指标的关联,同时考虑可行性和可接受性;(2)鼓励基础研究,建立健康标准参照评价的残疾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标准;(3)建设残疾人群的流行病与体质健康数据库;(4)考虑与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兼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舒川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我国适应体育学科发展的思考》。他指出我國适应体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适应体育涉及和涵盖的范围广泛,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未来适应体育学科应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以有特殊适应需要的人为研究对象,涵盖的范畴包括适应竞技体育、适应学校体育和适应社会体育三种适应体育形态,以揭示有特殊需要人群科学有效地从事身体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以个体达到与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为主要任务,定位于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并逐渐确立适应体育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建议应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改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适应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我国适应体育学科的繁荣贡献力量。
上海体育学院讲师张磊在《基本运动技能对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研究》的发言中介绍了研究的方案结构、理论基础和最终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虽然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动作发展滞后于同龄健全儿童,但基本运动技能总分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这与典型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一致;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提升的幅度较小,这说明如果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发展相较于健全儿童更为缓慢。他呼吁应加强对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的干预训练。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副教授王莉在以《特奥运动理论与实践》为题的发言中,回顾了我国特奥运动的发展,再次重申了特奥运动对促进智障人士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她认为,特奥运动是一项特殊的体育事业,更是一项造福于智障人士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福利事业,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奥运动有助于推进世界大家庭的和平与友谊,有助于推广志愿服务的理念与精神;有助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有助于激励智障人士参与社会生活,实现社会融合;有助于提升智障人士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开发智障人士的潜能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尊重与沟通;有助于人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责任编辑 李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