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方法及政策支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战略目标,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在广东省等经济发达地区,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国应加强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其次,应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打通信息和资金流通的通道,提高企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最后,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支持措施,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本文索引:万全球.<变量 1>[J].中国商论,2023(13):-082.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7(a)--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背景下,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聚集地,在这些地区,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同时,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国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企业规模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的、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他们专注于行业某一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高,实行精细化生产、管理,技术精湛、工艺精益、产品精良、服务精细,产品、技术、工艺等独具特色,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截至2023年3月底,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已达15711家(其中深圳498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7家,90%以上来自“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轻纺等领域。这些领域是广东省优势产业和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区域发展不平衡:目前地处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惠州、珠海六市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合计1349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合计789家,分别占全省21个地市总数的85.89%和91.00%;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较少,区域发展不平衡。
(2)资金问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左右为新兴企业或5年内创立,其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问题,这对企业发展造成了最大的困扰。
(3)人才问题:人才是第一资源,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目前普遍面临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人才流失和人才招聘成为很大的问题。
(4)市场竞争问题:随着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以及升级迭代等来获得市场份额。
(5)创新发展问题:经过大量走访,现有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创新内驱力不足,发明专利偏少,50%以上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拥有与目前主导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不超过2件,这也成为目前广大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最大瓶颈。目前,广东全省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总数仅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的5.52%。
(6)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完善,产品、技术很容易被侵权。
1.3 针对问题的政策措施分析
(1)加大专精特新宣传辅导力度。可由省工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队伍加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企业的政策宣贯、规划辅导力度,引导、鼓励、支持广大中小企业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
(2)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降低融资门槛、提高贷款贴息、给予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政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省财政可以适当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企业倾斜,以鼓励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3)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除了深圳、广州外,其他地市政府可通过建立人才引进体系、加强人才培训等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4)坚持创新驱动、错位发展。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绘制和研究企业技术地图,针对行业堵点和客户痛点不断研发创新,差异发展、错位竞争,引领细分领域发展。
(5)加強创新支持。政府可加大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引导企业开展政企合作、校企产学研用融合,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往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方向发展。
(6)加强合作交流。政府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的跨界合作和深度融合,特别是积极对接第一岛链、链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7)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让企业安心研发、大胆创新。
2 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意义和策略
2.1 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目的与意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中坚力量,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1.1 宏觀层面
(1)“专精特新”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重要路径。专精特新企业对补齐产业链条、弥补关键环节短板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面对当前我国某些产业领域存在一批“卡脖子”问题,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攻关技术难关,研发了一些替代进口、填补空白的关键产品。(2)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培育这些企业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提升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1.2 中观层面
(1)推动行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专注某一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处于细分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先位置,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有利于推动细分行业的发展。(2)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培育这些企业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1.3 微观层面
(1)“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解决生存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加上近几年受全球经济下行、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三年疫情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企业只有改革创新,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某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2)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专精特新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重要源泉,其核心竞争力来自技术和创新,培育这些企业可以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2.2 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途径和策略
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途径和策略。
2.2.1 政府层面
(1)政策扶持。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政策,如税收优惠、创新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2)主导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的支持和服务。(3)牵头搭建政企创新合作平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创新、技术合作、产品试验及检测、项目咨询辅导等服务。(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保障。(5)建立国际化合作网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国际化合作网络,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2.2.2 企业层面
(1)在发展目标上,要以成为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为目标,专注并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2)在发展路径上,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时办法》实施,注重“专、精、特、新”建设。(3)在发展方式上,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4)在人才引进方面,建立人才“选、用、育、留”机制,形成待遇留人、机制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的多重系统。(5)从发展结果来看,要改变单纯的生产加工模式,加强研发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市场份额和品牌度。(6)从发展趋势来看,加快企业数字化建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2.2.3 社会层面
(1)营造创新氛围。全社会大力宣传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积极支持和鼓励创新。(2)建立产业联盟。将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的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3)开展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互派、实验室共享等模式,企业大力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4)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搭建大中小企业交流对接平台,调动大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大型企业释放其在市场、技术、管理、创新、人才、模式、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其及行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途径和策略
3.1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概念和意义
产业链是指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原材料、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是一系列有机联系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供应链则是一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等环节。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是指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升级和创新,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效率、质量及可持续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反应速度。其次,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最后,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可持续发展。
3.2 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现状及问题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共享不足,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和浪费。其次,部分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技术更新和转型升级缓慢,影响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的提高。此外,还存在部分企业间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3.3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途径和策略
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1)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和配套能力,往往处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可以补齐产业链条,弥补关键环节短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2)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建立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加强产业鏈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和共赢。建立产业联盟和共享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4)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采用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等新兴手段,建立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产品的全程监管和追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消费者信任。
(5)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政府可以出台各种支持政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沟通和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4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作用
4.1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作用
(1)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为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
(2)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成本。这些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引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这些企业通常具备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和设备,能够带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
(4)建立共享平台和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企业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和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5)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这些企业通常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能够提高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品牌建设与发展。
4.2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加强供给侧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专精特新企业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提高全局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这些企业通常处于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业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具有引领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总之,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努力,促进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5 创新点及对策建议
5.1 创新点总结
采用定量实证方法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为深入了解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和作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持。
强调了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其作为引领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针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出发,为提高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质量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5.2 对策建议
(1)政策支持方面,应加大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例如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企业投身高质量发展中。
(2)技术支持方面,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技术转移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3)人才支持方面,应引导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培养企业中的高级和技术骨干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加强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监管和评估,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6 结语
本文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及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要高质量培育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需要政策、技术、人才多方面的支持和创新。政策上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技术上应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人才上应引入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3)应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联系和协作,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对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监管和评估,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高质量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破解“卡脖子”难题、促进广东省产业发展和提升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强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杨博文, 朱慧华. 专精特新企业对供应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J]. 科技导报, 2018, 36(6): 76-80.
李飞, 王宇, 李华. 广东省新企业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科技经济导刊, 2019(3): 39-43.
张秀玲, 张伟.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业现状及政策建议[J].科技风, 2019, 29(6): 103-105.
李建华, 黄晓娟, 王海燕. 专精特新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探索[J]. 价值工程, 2020(2): 78-79.
胡家新, 朱志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科技导报, 2021, 39(2): 33-37.
徐瑞, 张志勇.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8): 78-80.
高峰, 丁雁冰, 梁思成. 专精特新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19(22): 15-16.
张彦, 王冬梅.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建议[J].科技资讯, 2020(4):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