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士丹 李艳玲 汪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知识生成、思维训练和意义建构等深度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维持小学生汉字学习的求知热情。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发展儿童的健全心智,教师有深度的“教”和学生有深度的“学”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深度教学知识生成思维训练意义建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识字教学是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的基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有深度的识字教学能激发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提高小学生举一反三的识字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言思维水平、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近年来,“深度教学”成了教育领域的热词。国内学者郭元祥提出,作为与浅层教学相对的教学方式,深度教学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的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深度学习。这种教学不是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更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机械训练,而是强调从浅入深的三个教学层次:符号表征的传递、逻辑形式的训练和知识意义的生成。汉字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公认的繁难文字体系,数量庞大,结构复杂,音形义三要素相互关联,学生学习汉字的意义就在于掌握其工具价值,领悟其人文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如果小学生的识字教学长期处于浅层教学阶段,如识字教学目标单一,仅强调准确再认;教学方法不讲构字原理,仅依靠机械识认;学业评价仅有简单结果而未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那么识字教学很难实現激发小学生主动识字愿望、培养小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文字文化内涵的目标。因此,小学生的识字教学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深植新课程标准展开层次清晰、内容递进的识字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有深度地“学”,实现语言学习的理解、运用、迁移及创生。
要促进小学生识字的深度学习,教师应反思原有识字教学的不足,如教学目标是否粗浅,仅停留在会读、会认、会写;教学组织是否单一,强调机械记忆和训练;教学效果是否仅表现在测验成绩上,而并没有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应自觉追求深度教学,要基于对小学生认知心理的分析,对识字教学的目标、内容、活动、评价进行精心设计和系统实施,厘清教学层次,促进小学生持续地进行识字学习。以下拟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4 中国美食》一课为例,分享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生识字教学实施策略,为深度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提供借鉴。
一、知识生成:关注汉字特点,联结已知和未知
小学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识字目标是形音义正确。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掌握汉字知识的文字学理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掌握这些理论,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典型的例证帮助小学生认识汉字基本特征。
(一)解析字理,了解汉字构形意图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形体中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单元,从而构成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关注汉字的特点首先需要关注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及汉字字理,其中,依据字理分析解读汉字的形义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策略。例如,在《中国美食》一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知晓美食烹饪方法来理解字义,即观看美食烹饪视频,发现偏旁是“火”和“灬”的烹饪方法在烹饪时的区别。偏旁是“火”的烹饪方法,火在食物的周围;偏旁是“灬”的烹饪方法,火在食物下面。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找一找偏旁为“火”和“灬”的字,进一步感受偏旁为“火”和“灬”的汉字在字义上的关联,从而实现发展小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目标。通过文字构形的学习,学生会对汉字有清晰而直观的感知;通过对字理的解析,学生会从本源上理解字词的本义,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正是深度教学理念强调的从“知识点”教学走向“知识结构”,从知道“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
(二)读准字音,了解声旁和形旁
心理学对中国儿童加工汉字的研究表明,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语音的规则性意识、形声字的形旁意识都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识字量的增加、语文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的。形声字是常用汉字的主体,利用声旁可以帮助记忆字音,利用形旁可以表意。
本课偏旁为“火”“灬”“艹”的字比较集中,如烹饪方法中的形声字“煎、烤、爆、炖、烧、蒸、煮”;蔬菜名字中的形声字“菠、茄、蘑、菇”;主食中含有的形声字“蒸、饺、炸、酱”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调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读准生字的字音。常用的教学方法可能就是让学生给“考”加偏旁,变成新字“烤”,在文中圈出新字并读一读,而有深度的教学应挖掘声符的丰富文化内涵,如《说文解字》中对“烤”字的探究,参考,与“高”字的发音有相似之处,从而形声字的声旁也有了表意的功能。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首先要理解这些文字学知识,才能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小学生的“直观”学习变得感受性更强、更深刻,更充满想象力。
(三)书写训练,巩固音形义要素的学习
通过书写训练,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字形。书写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找出要写的字中部首一样的字。以“烤、烧、炒”这3个字为例,先找出书写时要注意的相同点,即左窄右宽,右边笔画要穿插到部首“火”的下方;再找出不同点,“烤”和“烧”的右边笔画多,要写得紧凑一些,“炒”的右边笔画少,要写得舒展一些;最后说一说哪个字容易写错、错在哪,观察好后,再及时描红、练习书写。写准确后,再给这些生字组词,通过组词,再次巩固生字的音、形、义三要素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汉字音、形、义三要素的展示说明,传递“汉字是有结构的”这一观念,汉字的结构也是可以分析的,以此为下一阶段的汉字学习、积累及应用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有趣的汉字资源引导小学生向汉字的纵深处和宽广处探索,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迁移。
二、思维训练:设计多重任务,发展语文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短板,尤其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未得到重视。本课在识字教学中,通过与真实生活情境联结,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情境识字,让识字与生活建立联结,培养形象思维
情境识字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促进其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把汉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结起来,借助图画、音频等媒介将汉字音、形、义要素充分展现出来,尤其是将汉字的字义和字形与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引导小学生整体认知汉字,深刻了解汉字内涵。在进行《中国美食》课堂教学时,教师设计了“报菜名”活动,以图片的形式分类呈现文中的七种菜肴和四种主食,请学生来当服务员报菜名,将图片与美食的名称对应起来。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课文中的食物名称还包含了十种制作食物的方法,如“煎、烤、爆、炖、烧、蒸、煮”等,在教学这些生字时,教师播放这些美食烹饪过程的短视频,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这些字独特的构字特点与制作、烹饪方法的关系,了解与“火”有关的汉字的意思,感受汉字之妙,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和汉字文化的热爱。
生活化的识字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实现了生活与课堂、先前经验与当下新知识的联结。学生将汉字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之中,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促使识字学习更加有趣、高效,为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找异同,能归纳,设计高阶学习任务训练抽象思维
为了让学生高效积累更多的词语,教师布置任务组织学生寻找词义相近或者结构相同的词语。例如,课前学习任务中“‘爆字去掉部首后还有几笔?”“爆”字右下部分的“水”发生了变形,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容易得出错误答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爆”字中的“氺”用红色标记出来,请答错的学生重新数一数,自己发现答错的原因,再请答错的学生思考含有“水”的合体字中,“水”发生变形的有哪些字,课前测试答对的学生思考含有“水”的合体字中,“水”不变形的有哪些字。在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中,学生跟着教师去学,教师又跟着学生去教,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识字教学更具时效性和全面性,更具有深度。
课堂中开展生字学习游戏,如“生字拼盘”,设计问题“哪些生字可以放在同一个盘子里”,促使学生发散思维,根据不同的标准给生字分类。例如,可以根据字音分类,将前鼻音、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字分别放一起;根据字义分类,将表示烹饪方法、蔬菜、主食的字分别放一起;根据字形分类,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分别放在一起。教师出示分类后的生字,指导学生朗读,既有一定的规律,又打乱了生字在书中呈现的顺序,防止部分学生“和尚念经”似的认读生字词。另外,可以设计问题“如果只能用一种烹饪方法(如蒸),我们能做出哪些美食呢?如果只有一种食物(如豆腐),我们能做出哪些美食呢?”通过学生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学会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和聚合性。
三、意义建构:与学生的精神成长联系,实现育人价值
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有很强的教育性。通过识字,学生能在生活中进行迁移应用,并通过与生活经验联系拓展对生活和世界的认知,能产生丰富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如此,识字教学就实现了更深刻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巧妙的体验和参与活动,以丰富情感和升华意义。
例如,《中国美食》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开展“来客人啦”小组活动,小组成员为客人设计一份菜单,每个人都要在菜单上写下自己最爱吃的菜,还要注意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最后评选出“最佳菜单”在全班展示。教师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
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我是小小美食家”活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观看视频,了解到一种食物可以制作出多种美食,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做法和风味,让学生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我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兴趣及对祖国的热爱。
课后特色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份“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的识字小报,与家长一起发起“寻味之旅”,可以收集家乡美食的图片或文章剪贴在小报上,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所选美食的特色及烹饪方法,再将制作好的小报粘贴于班级的宣传栏进行展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所学的字词会反复出现,学生在反复的遇见里形成自然积累。这种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实现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的交互,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运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细致地感知家乡元素,教师可以通过活动总结引导小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意蕴。此类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教育理念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怀,同时通晓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价值。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深度教学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正是基于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做出的探索,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通过知识生成、思维训练和意义建构,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树立了小学生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结合的意识。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实现了知识增长,也完成了精神成长,学生不仅获得直观经验也会内生逻辑思考。这也论证了有认知深度、有丰富教育价值的语文教学才能顺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发展潮流,才能让小学生的学习真实、深刻、完整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郭元祥.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兼论深度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6):16.
[3]潘杰.科学意识下语文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的设定——以识字教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8(6):8688.
[4]吕俐敏.《有趣的形声字》文本解读及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21(4):5457.
[5]郑国民.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内容与实施[J].语文建设,2012(6):1014.
[6]谢慧云.意义建构:语文深度学习的通達之路[J].教学与管理,2020(5):2931.
责任编辑:赵潇晗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示范课程“普通心理学”(2019KFKC115)建设成果,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深度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K201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