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打击乐器创建多彩音乐课堂

2023-07-18 17:59王经伦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拍子老虎乐器

王经伦

摘要:打击乐器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和创新思维,还能创造多彩活泼的课堂气氛。正确运用打击乐器,并与歌曲演唱、音乐要素、基本乐理、欣赏学习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无限可能。打击乐器如何活跃音乐课堂为音乐教师所用是每位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打击乐器音乐教学多彩课堂

“沙沙沙”“咚咚咚”“丁零零”,伴随着悦耳动听的声音我们走进了别出心裁的音乐课堂。近年来,课堂打击乐器运用的目的性越来越深入,更加重视对学生音乐要素的深挖。换句话说,以前是利用音乐学打击乐器,现在是利用打击乐器学音乐。另一方面,课堂中加入打击乐器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一、二年级学生或者初学音乐者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听觉习惯和拥有形象的音乐体验感受,变抽象为具象。最后还能创造多彩活泼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亮点。

那么,什么是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摇摆、刮擦等方式使乐器产生振动从而发出声响的乐器,也叫敲打乐器。敲打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综观小学音乐教材,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贯穿始终,从一年级开始,教材中小型打击乐器经常出现。我在教学一年级《春晓》一课时,教材中要求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我尝试着让学生用铁棒在三角铁内部晃动来击打全音符达到长音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同时掌握了全音符的时值。在《可爱的小象》一课中,我尝试着在强拍处用碰铃击打,在延长音中用响板击打,不同乐器的组合产生多种多样的运用方法和效果,既可以使学生很有效地了解并掌握音樂节奏、时值、节拍的意义,又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音乐听觉体验。

打击乐器作为音乐的启蒙教育,能够认识打击乐器并能正确掌握它的演奏方法,是一、二年级学生或者是初学者至关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能够具有自主创编意识,利用打击乐器探索音乐要素对音乐所发生的种种改变,是中高年级学生需要拥有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尤其是在欢乐热闹的音乐课上,干扰学习的因素众多,他们很难在一整节课都保持很好的状态。此时,如果在音乐课中引入打击乐器,就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在长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尤其在音乐启蒙阶段,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建立初步的音乐感知能力,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对学生今后音乐素养的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的课堂打击乐器不仅种类多样,而且音色丰富。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是把摸不到看不着的音乐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看得透摸得着的沟通媒介,在有趣多样的音乐节奏中去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这种训练对于今后音乐欣赏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在一些教学实例中去证实这些看法。

一、打击乐器的课堂运用

(一)“听”,培养聆听的习惯

“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一定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想听得走心,听得起劲,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如何去利用游戏或情境是关键。比如,今天准备拿出新的乐器前,我们可以先把乐器收起来和孩子一起互动,不断敲击打击乐器,按照不同的速度和节奏,让学生再去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在走路呀?速度怎么样呀?你在哪里听过这种声音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学生会认真仔细地听,再提问你能给它起名字吗?虽然简单,但效果出众,给课堂增添了神秘感。在“老虎磨牙”一课中,我利用鼓声的渐强和渐快来模仿老虎的行为,问学生老虎在干什么。有学生回答“老虎叫声越来越大、老虎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危险”等。其实音乐没有固定答案,每位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音乐理解,只要符合音乐发展逻辑我认为都是很好的想象和构思,这就要归功于孩子会听、会想、会感知。一个很小的游戏活动就可以帮助孩子体会音量速度的变化给音乐带来变化。

(二)“看”,观察乐器特点,为乐器起名字

“看”是最简单直观的体验,通过观察形状、材质找到特点,再结合所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去模仿,生动有趣且印象深刻。比如,在学习沙槌时,先去看它的外形,学生说出“它像一个槌子”。我又问:“它的声音像什么?你见过吗?”学生很容易说出它的声音像是沙子在响,很容易猜出它的名字叫“沙槌”。又如,铃鼓,用手拍打可以发出鼓一样的声音,摇的时候又可以发出铃的声音,结合可以猜想出它的名字叫“铃鼓”。

(三)“尝试”,体验并参与选乐器、配乐器

通常我们都知道,打击乐器基本有3种,它们分别是,金属类:三角铁、碰铃等,它们的材料坚硬且声音清脆;木类:双响筒、木鱼、响板等,清脆干净的音色,易于让孩子体验恒定节拍;散响类:铃鼓、沙槌等,特点是发出的声音散,因为可以持续演奏长音,往往可用于气氛烘托。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去操作的,但是打击乐器的尝试并不仅限于此,也不能只停留于此。

孩子本身就爱动,让他们观察了解之后亲身体验参与是很重要的。打击乐器加深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印象,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老虎磨牙》这节欣赏课大家非常熟悉,我让学生利用碰铃、镲、锣、鼓等乐器创编一段猫与老虎的“对话”,打击乐器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理解着去演奏,和同学交流才能真正体会参与的快乐。在高年级,有一些音乐涉及变拍子的知识,如果非常生硬地去讲解混合节拍,学生会非常难以理解,即使理解也很难弄清变拍子的实际意义,这里打击乐器的尝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上《故乡的小路》这节课时,我会让孩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去演奏三拍子和四拍子,再根据掌握的演奏方法加入歌曲中进行表演,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变换节拍的规律,并唱准歌曲。另一方面,还可以一起探讨如果不用变换拍子歌曲会怎么样呢?那么依然通过打击乐器伴奏,学生感受到了同一种节拍下歌曲风格的转变,也了解了变拍子在音乐中的实际意义。

(四)“奏”,规范演奏方法,指导正确的演奏方法

有些乐器的演奏方法很多样。比如铃鼓,一是击打鼓面表现短节奏;二是击打鼓面后,拿鼓摇晃并画出弧线,表演结尾长音或者托音。又如三角铁,一是小棒敲击铁边,发出清脆的长音;二是小棒在三角铁内圈转动发出快速的敲击声。相同的乐器演奏方式不同,所要表现的音乐也不相同。最好的方法是大胆地让孩子先去摸索演奏方法,再结合音乐表现与大家交流、讨论,到时会产生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演奏方法,让他们选择合理的方法与老师的比较。

二、打击乐器的创新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触老师带来的打击乐器外,还要学会去寻找身边那些可以发出声响的物体。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物品开始寻找,自己动手去研发新乐器。如家里有一些瓶盖,用一根铁丝把它们串起来做成串铃;有的在空瓶、铁罐里装沙石做成沙瓶;有的给装奶的玻璃瓶里装上不同容量的水,敲出带有音高的声音;有的用塑料板做成了响板……孩子们在课堂上拿出自己发明的乐器开始表演,不仅兴趣高涨,而且积极主动。这种探索的过程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会使用和制作打击乐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学会学习、掌握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浅谈打击乐器在音乐课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0(24):54.

[2]李俊.中国首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启示[J].当代音乐,2020(1):1314.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拍子老虎乐器
学乐器
躲描猫的大老虎
妈妈的竹拍子
乐器
老虎不在家
老虎变成猫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光明正大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