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华
饮食障碍即神经性厌食,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长期不愿进食、节食和明显体重减轻为特征的一种心身疾病。一般神经性厌食者会表现出与年龄相比较为幼稚和不成熟的性格,常表现为胆怯、保守、疑病、焦虑等,早期可能有癔病(分离性障碍)倾向。伴有贪食、诱吐的神经性厌食者的人格障碍表现突出,多有攻击性、冲动性。
研究数据显示:饮食障碍最可能出现在青春期后期,女生约占95%。相比于其他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饮食障碍带来的消极后果十分严重——轻则胃肠功能紊乱、头痛失眠、压力增大、乏力、贫血、顽固性便秘,重则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障碍的病因-
1.父母教育失当
有学者发现:父母的行为控制、心理控制和青少年饮食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如果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对其不加控制,会提高孩子发生情绪性饮食、攀比性饮食的比例。比如,很小的孩子要喝碳酸饮料、吃薯片,父母不仅给买、让吃,还不限制食用数量,会提高儿童饮食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而专制独裁的父母则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因失去自我而变得抑郁,表现出完美主义,比如过分要求食品清洁、自己体型完美等,可导致强迫性饮食行为如催吐。研究发现:父母如果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的同时,给予温暖、情感反应和自主权,可以预防孩子发生饮食障碍。
2.父母过分注重“外表”
研究表明:家庭對外表、体型的态度与青少年饮食障碍的发生有直接的相关性。当母亲特别注重外表时,女儿与同龄人相比,可能出现更多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有研究显示:60%过度减肥的女孩曾表示,家庭成员对她们的体型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嘲笑和戏弄。
3.学业压力
家庭施加给孩子的学业压力,以及同伴给与的压力会促使饮食障碍的发生。学业压力不仅来自于家长,还来自学校、教师,来自同伴的比较等。一些青少年会因为学习成绩“比别人差”而感觉焦虑、恐惧、痛苦,进而提高饮食障碍发病的可能性。
4.企图用进食快速减压
部分青少年在生活中感到无助时,会利用暴饮暴食来给自己减压。笔者曾围绕“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进行过调查,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给出的答案是“吃东西”。吃是快乐的来源之一,也是让我们忘掉痛苦、快速减压的方法。但是如果太依赖吃东西来改善情绪,而不是去解决真正引起情绪的问题,则会带来更痛苦的后果——肠胃饱胀、体重增加、外型改变、健康水平下降,但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这会使人陷入恶性循环——越吃,情绪的要求越高;越吃,压力减少的幅度越小。最后,人无法通过正常饮食体验到愉悦、快乐等本应该有的正面情绪——食物不再能带给我们快乐。
5.同伴的影响
同伴和父母一样会影响青少年对饮食的态度。日本的一些青少年只喝瓶装水,原因是同伴认为“带着水杯的人是穷人”。同伴还通过传递理想的身体意象来影响个体的饮食行为。新闻曾报道:一个小男孩因为“朋友”嘲笑他“没有腹肌”而节食、过度锻炼,差一点丢了性命。
-饮食障碍的预防建议-
饮食障碍是青少年所有心理障碍的基础,发病前患者一般都有一段轻度的饮食失调,如果能够被及时发现和疏导,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当家长看到孩子有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大吃大喝、饮食不规律、零食摄入增加等问题是,需提高警惕,及时帮助孩子进行改善。
1.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生活中,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买菜、做饭,引导孩子认识食物中的营养元素、供能物质,自身需求和饮食供给之间的关系,监测体重和营养健康水平,让孩子对食物形成正确、积极正面的认知。家长应学习一定的营养学知识,为家庭成员制定营养素配比合理,口味符合需求,且有一定弹性的饮食方案。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深加工食物的摄入量,不过度节食,不使用极端的减重饮食方案。
2.形成健康的审美
家长不应刻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瘦”的偏好,不应指责孩子外貌方面“有问题”。在涉及超重、肥胖等医学定义下的体重问题时,应客观表达,不应进行歧视性指责。
3.发展健康的亲子关系
父母首先应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情绪稳定,在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不过分担忧、过分保护。其次,家长应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留出充足的时间和孩子沟通、做游戏、一起进餐,让孩子信任自己,培养其形成积极思维。家长应教孩子正确表达和管理情绪,掌握正常的人际沟通技巧,让孩子无需通过攀比性饮食来维持关系和自我定位。
4.避免给孩子太大压力
父母应尊重孩子,用成长型思维来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各种不足、缺点、失败,不用固定标准来攀比、定义、打压孩子,减少孩子的不信任、认知偏差和焦虑感。在必须进行批评和惩戒的时候,家长应让孩子看到爱、希望和改进的方向,以减少挫折带来的创伤。父母在用餐的过程中控制情绪、表达爱意,可积累孩子的幸福感;应注意不在吃饭时候训斥和贬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