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

2023-07-17 09:26柳佳王金龙张晓莉
绿色财会 2023年6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供应链金融

柳佳 王金龙 张晓莉

摘要:供应链作为“数智时代”下的一种新型网链结构,其核心就是一种商业的衔接,通过进行资源整合,达到整体最佳化的目的。当前,供应链创新上升为国策,保持供应链中各主体的稳定性是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中存活的重要保障。供应链金融市场快速发展,2022年市场规模超过19万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激增到40.3万亿元。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供应链金融也会存在存货积压、资金链断裂等诸多风险。审计作为经济发展的安全员,应有效识别和应对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审计 审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65

供应链金融作为“数智时代”背景下的新兴金融业务,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全球疫情蔓延、国内区域性疫情多发、中美贸易争端持续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遭到严重冲击。2022年5月31日国发〔2022〕12号《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中关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表明中国供应链稳定对于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受多种因素叠加冲击,当前供应链核心企业,尤其是上下游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资金困境。此时,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然而,供应链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可能由于运用不当而造成供应链金融风险,甚至对我国整体经济复苏造成危害。基于此,供应链金融审计应关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其风险,揭示其存在的问题,高效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维护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探索。

一、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不是简单地等于供应链和金融两者相加之和,而是供应链和金融进行有机组合形成的产物。供应链是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将供货商、制造商、经销商、消费者有效连接起来,搭建一个便捷的供销桥梁,每家企业都是链上的节点,每个节点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的供应与需求的关系。金融则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运用资金、资产等元素进行投资、融资、经营等市场交易活动。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给那些无法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提高上下游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融资企业凭借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债权或未来货权,向金融机构等资金提供方寻求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主要业务范围为具有大量生产链的行业,常见行业包括大宗商品产业(煤炭、石油等)、轻工业产业(服装、日用等)、零售行业等。供应链金融的参与方不仅仅只有需求方(上下游企业),还包括金融平台方(供应链管理公司)、金融资金方(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方(财务、法律等中介机构)等。供應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包含应收类融资、预付类融资及存货类融资三种,完整覆盖了供应链整个链条上的业务,大体满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情况。供应链金融作为中国“数智时代”的新型融资方式,近年来“爆冷”事件频发,其所存在的风险不容小觑。面对这样的形势,审计作为企业的风险识别防范机制,企业应加强金融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减轻供应链金融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模型构建

供应链金融审计属于内部审计的一种,内部审计人员使用询问、观察、检查等方法识别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会将有限的资源优先投入审计风险较高的领域,以最优的审计效率实现最佳的审计效果,从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中规定,内部审计风险模型为:

内部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

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中经营活动或内部控制中存在差异或缺陷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差异风险的可能性。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金融业务,其重大差异风险是融资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与融资方主观不愿偿还融资资金或客观因素致使融资方经营不善无法偿还融资资金有关,同时也与金融投资方无法识别出融资方存在信用风险的可能有关;其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实施完审计程序后未能发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因此,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包括供应链金融风险(固有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检查风险。建立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模型为:

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固有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检查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识别

(一)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通常与外部因素有关,包括行业发展状况、整体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以行业发展状况为例,行业发展状况越好,融资方偿还融资款项可能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亦然。

1.行业发展状况风险。国家相关政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环境。若企业所属行业是受法律和政策限制的,国家相关政策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抑制作用。而若企业所属行业是受国家鼓励的,则企业定会享受诸多扶持政策支持。国家对供应链金融的政策也是影响其能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涉及到供应链的稳定和供应链金融的安全。

2.整体经济环境风险。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不同在于传统金融模式过度关注企业本身,而供应链金融则是一种惠及多家企业的服务模式,但是该模式也受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整体经济出现大幅波动时,供应链的整体运行都会受到影响,供应链中的融资企业风险增加,更甚者是供应链整体资金风险增加。

3.法律风险。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供应链金融中的法律风险大多体现为,供应链金融中出现问题想要追溯法律法规,往往依然使用传统的信用贷款条例,无法应对供应链金融中多变的现实状况。

(二)信用风险

客户的征信、商品的来源都属于信用风险,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时候就需要整合资源并将信用风险考虑进来,客户征信调查、信用平台管理、资产负债情况调查都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1.信用风险识别机制风险。投资方的信用风险识别机制是降低信用风险的关键手段,通过分析融资方的还款战略、融资动机和风险回报率判断其信用风险。因此,信用风险识别机制是否完善决定了信用风险的高低。

2.融资企业信用分析风险。作为信用风险的主要承受方,供应链金融投资方需要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对融资方的财务状况和供应链整体风险进行分析。正常经营场景中,融资方具有信用舞弊动机的可能性很低,但当经济态势下行时,融资方具有信用舞弊动机的可能性很高。

(三)操作風险

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业务流程中的操作,任何操作失误都有使物流或现金流脱离掌控的可能,且供应链金融业务周期较短,使得操作风险更高。

1.总体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需做好操作流程设计,对授信协议和合同予以重视。相比传统贷款调查,供应链融资授信调查时,更应关注不同主体间的差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若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则很可能误判。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这“三流”在交易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强化,在对供应链金融中的各方进行征信评估后,后期不断更新维护是降低风险的重要举措。

2.具体业务操作风险。审计人员首先应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各环节熟悉了解、并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参与者进行监督。例如: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审计人员应检查购销合同是否有购销双方签字,保理合同是否有保理人与融资方签字,银行回单与审批清单相应的会计凭证等。

(四)检查风险

1.抽样风险。审计抽样在现代审计中被广泛使用。在确定审计范围时,审计人员通常会选择融资金额重大且风险较高的企业,忽视融资金额较小的企业,从而导致融资失败。

2.职业道德风险。供应链金融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同时具备审计专业知识和供应链金融行业知识,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诚信客观等职业道德受到严峻考验。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容易出现强不知以为知等违反审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3.程序实施风险。供应链金融审计应当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否则可能出现审计效率降低或者影响审计效果的风险。如审计过程中发现融资方存在佐证材料和实际经营情况不符时,若实施询问程序,从上下游和核心企业获取相关资料,很可能因其串通舞弊而出现判断失误。

四、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应对

(一)总体审计策略

1.强化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督还是获取企业相关数据,都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从供应链审计的角度来看,内部审计是基础,是最有可能获取相关数据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审计人员对相关资料绝对保密。审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积极参加后续教育,包括审计、会计、金融、风险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保持并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当审计项目组整体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以完成审计工作时,如对融资方提供质押物的价值评估,可以考虑联合专家工作组,以保证审计质量。

2.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性。供应链金融审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发现风险存在时,往往风险已经无法避免。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逻辑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掌握全流程业务的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不定期的开展审计工作和对低风险业务进行抽查,是有效的预防方式。突击检查方式督促业务人员在任何工作时间都需要保持认真严谨,即使对风险较小的业务也不放松警惕,有利于降低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

(二)具体审计方案

1.及时关注政策和法律变动。审计人员应及时关注外部大环境的变动,并分析其变动在一段时间内会对企业供应链金融带来哪些变化与风险。如相关利好供应链金融的政策即将出台,审计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中可能为企业带来的利好信息,及时与管理层进行沟通,采用相对激进的策略,扩大自身供应链金融的规模,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相应地,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受到国家紧缩政策的影响或是行业整体发展并不景气,也应当提前做好相应的应对方案,对风险及时进行防范与应对。

2.完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评价体系。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虽然通过绑定核心企业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投资方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中小企业的资金规模和信用记录共享,链上成员可以清楚直观地查找相应企业的信用风险。投资方应改变传统授信观念,完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评价体系,通过建立风险计量模型,掌握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共通之处,强化供应链体系建设。

3.提升互联网技术水平。供应链上相关主体应提高对供应链金融的重视程度,通过技术提升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信息化时代不革新就等于倒退,供应链中的各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升级,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为其他环节保驾护航。建立高效率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数据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链上相关主体能够获取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定期开展操作人员互联网技术培训,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向相关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技术救援,降低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

4.开发供应链金融审计软件。使用专门的审计软件对于审计人员来说事半功倍。审计软件目前种类较为丰富,但大多适用于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完全适用供应链金融审计软件寥寥无几。在获取融资企业财务数据时,各个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各不相同,在导入数据时,可能会存在审计软件无法适配财务数据的情况,导致系统报错无法使用。选择合适的审计软件,完善相应的适配机制,使得审计人员在使用审计软件不出现机制上的问题,可以显著提高供应链金融审计效率,为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节约时间,降低供应链金融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陆岷峰.企业数字化与数字供应链金融融合发展研究[J].会计之友,2022(22):2-9.

[2]刘德红,田原.供应链金融内涵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济问题,2020(7):53-60.

[3]叶陈云,张健,叶陈刚.金融审计促进金融风险防控与经济稳健发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财会通讯,2021(17):14-19.

[4]赵成国,江文歆.金融生态视角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21(6):130-133.

[5]崔勇.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创新[J].中国金融,2018(6):67-69.

责任编辑:田国双

*基金项目:哈尔滨金融学院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金约束下供应链绿色运营与融资决策研究”(项目编号:E052020003);哈尔滨金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数据视阈下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C2021002)。

第一作者简介:柳佳,哈尔滨金融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金龙,哈尔滨金融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绿色金融。

张晓莉,哈尔滨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供应链金融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