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诗人”王计兵: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2023-07-17 02:44洁净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19期
关键词:诗人

●文/洁净

本文主人公

2023年“五一”前夕,外卖员王计兵的第二部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出版,豆瓣评分高达9.2,被读者誉为“真正属于劳动者的诗歌”。

5月14 日,“外卖诗人”王计兵与俞敏洪、董宇辉一起,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展开精彩对谈,那些创作于送外卖间隙的作品,引起了众多观众共鸣。俞敏洪动情地说:“让努力奋斗的光芒能够为这个世界提供更多明亮。”

为文学“走火入魔”,父亲烧光了他的作品

今年55 岁的王计兵,出生于江苏邳州农村烟波浩渺的微山湖畔。初中没读完,他就辍学随村里人外出打工了。离开学校那天,少年王计兵一步三回头,想到课文中的《最后一课》,他不禁悲从中来,眼含泪光。

1988年冬天,王计兵背井离乡来到沈阳做木工。劳累一天回到简陋的宿舍,工友们要么在喝酒划拳,要么打牌消遣。王计兵则经常步行六七公里去到夜市旧书摊前,蹲在那里“蹭”书看,然后再踏着夜色,冒着东北的严寒赶回工棚睡觉。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平时省吃俭用的王计兵咬牙买回几本旧书,在工余时间看得津津有味。遗憾的是,其中一本他最爱的小说刚看到一半,就被工友弄丢了。王计兵索性按照自己的想法,趴在床上握起一根圆珠笔,给那本书续写起了后半部……

有一天,王计兵地惊喜发现,自己编的情节和人物走向,居然和书店里卖的那本小说内容差不多!“我想让主人公那么干,偶尔到新华书店翻到那本书的后半部一看,他还真是那样干的。”这让王计兵感到,写作很有意思。

每天千字的写作训练,让王计兵日复一日养成了习惯。1991年,王计兵返回老家,农忙时和家人一起务农,平时到砖窑场打短工赚钱。父母心疼小小年纪就辍学、为家庭默默付出的王计兵,有一次他们给了王计兵10 块钱,让他到集上买一件毛衣穿。王计兵却买回一堆泛黄的旧书,每晚在灯光下看得入迷。在其中一本缺页杂志上,他找到了投稿地址,鼓起勇气把自己写的微型小说《小车进村》寄了过去。

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投稿就成功发表在刊物上。只读到初二的自己,居然把手稿变成了铅字,这对王计兵是莫大的鼓舞,“而且杂志社还寄给我25元稿酬!”王计兵的创作欲望被空前激发出来,从此笔耕不辍,又陆续发表了几篇小说。

这让王计兵有了更大的“野心”,他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从那年的3月开始,写到了11月,王计兵渐渐连短工也不打了,每天“窝”在家里写写写。就在这时,村里一个邻居发现,王计兵发表的文章人物原型是他,而且写出了他的恶习……邻居恼羞成怒,找上门来大吵大闹。不久,王计兵买来布料做了一身白衣服。他小说里的主人公刚失去亲人,为了“感同身受”,他身穿白衣跑到村头找灵感,村里人都说王计兵“魔怔”了。这两件事惹怒了父亲,他一把火,烧掉了王计兵所有的书籍和手稿。

看着自己几十万字的心血被付之一炬,王计兵欲哭无泪。父亲跺着脚,恨铁不成钢地警告他:“以后不准再写什么小说,好好干活赚钱,娶媳妇!”为避免更严重的家庭矛盾,王计兵只得暂时封笔,继续在农村劳作。

1993年结婚后,王计兵和妻子去新疆打工。不愿放弃文学梦的他又偷偷写起了小说,并拿给妻子看,“遗憾的是,她并不喜欢我写的东西,还说我一有空就埋头创作的行为,属于不务正业。”

此后,王计兵就不在家人面前写作了,而是一个人偷偷坚持梦想。这种“地下创作”状态,他坚持了很多年。

化怨愤为诗歌,《赶时间的人》走红网络

2002年,王计兵和妻子来到昆山,捡破烂,摆地摊,给人家爬楼送煤气罐。王计兵用数年积攒下一笔血汗钱,在昆山给妻子开了一间小杂货铺。

2009年,家里购置了一台旧电脑,王计兵开始在QQ 空间里发自己的作品。偶尔获得网友的好评和点赞,他会开心得像个孩子。在异乡打拼的风雨岁月中,文学丰富着粗糙汉子王计兵的精神世界,他曾这样写道:“如果人是一株植物,文学就是竖起的棚架,为生命提供向上的力量。”

白天出去谋生,王计兵是肩扛沉重煤气罐爬楼的苦力人,每一分钱都用汗水换来,身上的破衣服布满油污;晚上回到出租屋,王计兵会冲个澡,换上干净的白衬衣,端坐在电脑前写小说和诗歌。尽管这些年他几乎没有再发表过作品,但王计兵始终笔耕不辍。

2017年,王计兵和妻子拿出半生积蓄,在昆山按揭了一套二手房。一家人终于搬离城中村的出租屋,在异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搬进新居那天,王计兵伸手触摸着洁白的墙壁,喃喃感慨:“这每一寸墙、每一块地板砖,都是我和孩子他妈通过扛一罐罐煤气、卖一个个拖把赚来的啊……”

然而好景不长,这个外来务工家庭的日子刚有些起色,疫情来袭。从2021年初开始,王计兵家的杂货店变得生意不景气。他便跑起了外卖,在工作的间隙,每天依然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

王计兵的成名作《赶时间的人》,源于他一次不愉快的送餐经历。那是一个冬日清晨,王计兵顶着寒风取餐,火速骑车赶往顾客写的地址。当他气喘吁吁爬上6 楼,敲门后对方却说没点外卖。王计兵急忙打电话给点餐的顾客,对方淡然回了句:“可能是我填错地址了,你送到这里来……”王计兵又拎着餐盒送往新地址,却仍然是错的。直到第三次,王计兵才送餐成功。来回折腾了多次,这一单外卖和王计兵手里的好几个订单,全都超时了。“可他不仅没有道歉,反而骂我蠢,说我一把年纪了,那么蠢还出来送外卖!”满腹委屈的王计兵试图解释,是顾客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但对方蛮横地给了他一个差评。

王计兵被公司罚款,还耽误了其他订单,心里很窝火。但作为一名服务人员,他不想激化矛盾。送了多年外卖的王计兵知道,点餐顾客也有着各自的压抑和苦闷,偶尔遇到不讲理的人不足为奇。那该如何排遣自己内心的愤懑呢?王计兵想到了他钟爱的诗歌。当晚回家的路上,他在路灯下构思出一首《赶时间的人》。

“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这一站和下一站。世界是一个地名,王庄村也是。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2022年7月,王计兵的这首诗被朋友转发到微博上,短短几天,浏览量竟高达2000 万,有10 多万网友转发点赞《赶时间的人》。无数为生活打拼的人,都对这一首源自外卖员的诗共情了,称其是“真正属于劳动者的诗歌”。紧接着,“外卖诗人”王计兵登上了热搜榜。

几天后,王计兵按照订单地址,把一份餐送给了一个醉醺醺的年轻人,刚转身下楼时,点餐的女顾客忽然打来电话,说她留错了地址,那是前男友的家,请王计兵把外卖要回来。王计兵只得硬着头皮上楼敲开门,说明了情况,却被那个醉酒的年轻人狠狠抓住衣领拽进屋,从东墙扭到西墙。那个年轻人嘴里絮絮叨叨,对王计兵说着他和前女友的事,满眼泪水,一脸痛苦与不甘……但他最终还是把那份外卖,递还给了王计兵。

将餐盒送到女顾客家里时,王计兵沉默片刻,忍不住对她说:“他还是挺在乎你的。”女孩明白刚才发生的事情后,眼睛瞬间湿润了。

骑车离去的路上,王计兵写下了《星光》:“有人迎着呼啸的风穿街过巷,见缝插针地奔忙。不经意抬头看夜空,才发现久违的星光,还有,青春回忆里的好姑娘……”

“骑行诗人”上央视,谱写劳动者赞歌

随着王计兵的诗作不断被转发,这位坚持写作30 多年的“外卖诗人”,终于火出了圈。2023年2月,出版社慕名联系到王计兵,他的第一部诗集《赶时间的人》出版。

“出诗集是每个诗人的梦想,与出版社签下合同那天,我激动得满眼泪光。”和王计兵一样激动和高兴的,还有他的妻子和儿女。之前家人一直说王计兵“不守本分”,明明是个打工汉,还梦想着当诗人。但令他们意外的是,王计兵不但成了真正的诗人,凭借收录于《赶时间的人》中的182 首作品拿到丰厚的稿酬,还在网上红了。

“当我们奔波在通勤的地铁上,当我们为了生活忍受委屈的时候,当我们跟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说一切都挺好的时候,很难不被您诗中的词句戳中。”有网友在王计兵《赶时间的人》诗后留言。

王计兵受邀加入家乡徐州市作协,协会还专门举办了一场“王计兵诗作研讨会”。拿着烫金的大红证书回到老家,王计兵惴惴不安将这一消息告诉父亲。“你出了诗集,成了……真正的作家?”老父亲愣怔许久,难以置信地接过儿子的作家证书,喃喃惊叹,然后转身看着王计兵,一脸内疚说:“爹耽误了你那么多年,真是……不好意思。”

王计兵摇头说着“不、没有”,泪水却夺眶而出。老父亲这句罕见的致歉,让王计兵心如刀割。“他觉得当初让我辍学打工,烧了我的书稿,差点害了孩子,我爹很痛苦。”王计兵说他并不怨恨父亲,毕竟当年的他确实是乡村的“异类”。而在王计兵创作的诗歌中,有许多首描写他沉默的父亲,“父亲用手一遍遍描绘当年的盛况,他把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人,一个一个重新点名,让他们在晒谷场上集合……”

成为“网红”外卖诗人后,王计兵没有接受商演邀请,而是每天继续骑着电动车送餐。“送外卖拿到的工资和写诗赚来的稿费,令我感到心安理得,至于趁着热度当网红开直播,接那些杂七杂八的演出和商业活动,我既不擅长,也不愿意。”王计兵认真地说。赶时间的“外卖诗人”,依然不停地奔波忙碌着,同时也在记录着。有粉丝在网上问王计兵:“为什么你经历了那么多苦难,还能写出如此温柔的诗句?”王计兵谦虚回答:“因为笨拙。”人们从王计兵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炽热的爱,以及对文学和真善美执着的追求。

2023年4月20 日,王计兵的第二部诗集在上海正式出版,书名就叫作《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央视播报了这条新闻,称赞“外卖诗人”王计兵“在平凡生活中,活出了成年人的诗意”。

面对扑面而来的赞誉,王计兵自豪之余,保持了一份理性,“我觉得还是要认清自己,我没有那么高尚,只是一个普通的骑手和写手,只不过恰好喜欢文字,又热爱生活罢了。”

在城市没日没夜穿梭的日子里,王计兵看到了许多跟他一样为生存奔波的人,并用诗记录下自己和他们的真实,以及作为劳动者的自尊:“我沸腾的血,就是我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嶙峋的骨,就是我耸立的山川。”

这些在赶时间的间隙,写于烟盒上、废报纸上的诗句,仿佛是一首首来自劳动现场的民歌,生机勃勃,粗粝尖锐,高亢嘹亮。王计兵仍然在送外卖,从劳动中汲取灵感,诗意地奔跑在路上,他说:“生活给了我们多少积雪,我们就能遇到多少春天。”

猜你喜欢
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晒娃还要看诗人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