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良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稻米产业联合体,凝聚抱团发展合力,强化资源统筹协调,通过实行“定制+分红+保障”的收益分配模式,形成了上下游联通、产供销稳定的良好局面,密切了与种粮农民的利益联结,推动水稻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上海良元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1 年,现有成员 27 人,主要从事粮食、果蔬种植及销售,拥有仓储、加工等农业设施用房 3500平方米,冷藏库 2500 立方米,拖拉机 11 辆,农业秸秆粉碎机 3 辆,运输车辆 6 台,另配备机直播、机插秧、全自动起垄机、蔬菜采收机等农业机械设施。合作社以自有品牌为载体、以分工协作为基础、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牵头组建稻米产业联合体,实现了从卖稻谷到卖品牌米的产业升级。2021 年联合体实现销售收入1350 万元,帮助成员亩均产值提高 300 ~ 500 元。
一是抱团共闯市场。2018 年,良元合作社联合另外 6 家农民合作社、21 个家庭农场、17 名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上海良元稻米产业联合体,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农业产业联盟。目前联合体水稻种植面积 5200 多亩,占浦东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 3%。
二是共享品牌溢价。联合体依托良元合作社的“良元”品牌,实行“五统一”生产管理,即统一供籽供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供肥供药、统一包装品牌、统一收购销售。良元合作社在联合体主要负责市场品牌营销,牵头发展“订单农业”。基于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良元”品牌大米的市场售价平均在每千克 13.2 元,原本只能出售稻谷的农户通过加入联合体共享了品牌溢价。
一是规范技术标准。良元合作社通过培训示范和实地指导,引导联合体成员不断精进种植技术,落实标准化操作规程,从源头把好水稻产品质量关。稻谷收割后,安排成员统一种植草头等绿肥,通过机耕还田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为保证大米口感,合作社指导成员在稻谷七成熟的时候采收,并统一低温烘干,使稻谷水分保持在 14.5%,以保证大米营养和口感。
二是加强考核管理。联合体制定了成员单位“准入门槛”,明确加入联合体的成员需达到 50 亩以上种植规模,遵守浦东新区农业绿色生产管理规范要求,认可并接受联合体各项考核要求。联合体对收购的稻谷在杂稻率、杂质率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并依据稻谷品质对成员进行考核打分,年度考核分值与第二年分配给成员的订单量增减挂钩。联合体对低于品质标准的稻谷不予收购,年度考核分值 70 分以下将被取消成员单位资格,倒逼成员专注主责主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管理机制。
三是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围绕成员单位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需要,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在政策咨询方面,全面梳理农业补贴政策,推动联合体成员单位有效利用农业资源、资金和项目。在资源共享方面,根据成员单位农业设备及场地供给情况,加强统筹规划和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实现区域内农业设备及场地资源共享,主动适应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升级需要。在技术服务方面,联合体成员抽调农机特长人员 6 人,组建农机专项服务队,由良元合作社协调组织,为成员提供插秧、收割、脱壳、烘干等专业化服务,并依托农村“家门口”服务站点,开展经常性的技术交流。
一是“定制收益”保底。联合体通过市场大数据分析,确定粮食种植品种,年初向联合体成员下订单,以固定收购价保障农户的第一部分利益,确保种粮主体的粮食既能“卖得掉”又能“卖得好”。2021 年,联合体以6.4 元/千克的价格对成员种植的稻谷进行百分百收购,共收购1885 吨,农户亩均产值达 2000 元。
二是“分红收益”增效。联合体统一销售农产品获得的收入,在扣除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后,将可分配盈余的 70%根据联合体成员的交易量(额)进行二次分配。2021 年,联合体营业收入 1350 万元,实现利润 125 万元,年内盈余返还 87 万元,成员人均分红 3.2 万元。
三是“发展基金”共享。联合体将每年净利润的 20%作为发展基金,用于拓展销售渠道、支持成员扩大再生产等;将净利润的 10%作为风险基金,建立自我管理、内部使用、以丰补歉机制,提高联合体成员应对天灾人祸、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常年累积、未使用的风险基金将转化发展基金,为联合体成员探索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业农业等新业态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