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
摘要: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互联网环境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提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路径,包括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信息、依靠短视频助力学生教育管理等,旨在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高校学生管理;创新路径
引言
科技发展往往伴随着多项领域工作的转型升级,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2005年,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1]中,强调了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是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关键之处。
1. “互联网+教育”概述
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成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推出多项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旨在加快教育公平性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教育生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教育体系也将随着教育政策与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发生改变[2]。我国教育部对“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进行研究并形成共识,认为“互联网+教育”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总的来说,“互联网+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要素的全面重构,在促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引导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 互联网环境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非常深刻,伴随科学技术更迭,互联网及其衍生产品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与一系列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机遇。一方面,信息传播即时性与快速性是互联网的基础特征,依靠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借助相关信息平台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信息传递时效性,能够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提升学生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互联网环境中信息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为学生管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与依据,根据学生实际管理现状与所出现的问题,可借助互联网平台相关教育管理案例与资料,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管理质量[3]。
其次,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挑战。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多元开放的数据环境,在给学生管理带来便捷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与价值观将冲击学生思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自身不具备良好的信息识别与判断能力,网络中偏激的文化观念与西方不良观点可能会对高校学生思想观念与身心健康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加大学生管理难度。另外,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视野更加开阔,加上当前高校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在接受网络上所谓的主流信息之后,便对高校管理观念产生怀疑与误解,导致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说服力不断降低,不仅难以掌握学生思想形态波动,同时也可能由于管理观点冲突导致管理矛盾的出现[4]。
3.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更具有实效性,工作渠道拓展可以助力管理效率的提升,但也会由于互联网信息的无序传播,导致学生管理難度增加。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高校开始借助一系列互联网平台开展多样化学生管理工作,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全面分析学生状态,以此作为优化创新学生管理方法的有效依据。但在此过程中仍需注意的是,学生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存在重方法、轻影响的实际问题,即过度重视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个性化学生管理途径,却忽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对学生思想形态的冲击,加上部分管理人员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了解程度不足,难以使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展更加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导致学生管理落后于时代发展,管理效果不明显[5]。
4.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途径
4.1 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思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在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创新途径的同时,也会由于不良文化信息冲击导致学生思想形态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高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科学使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第一,提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由于多样化网络信息的影响与冲击,导致学生价值观受到一定影响,尤其在西方外来文化入侵的大环境中,由于高校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大部分信息的识别判断能力不足,加上高校学生个性化程度较强,对网络信息的关注程度比较高,容易受网络信息舆论的影响,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往往在没有经过实证调查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决定,极大影响自身健康发展[6]。因此,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互联网环境中高校学生的思想波动状态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有效识别网络信息,减少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想形态的冲击。
第二,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思政教育管理途径。“互联网+教育”为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多样化途径,在坚持以课堂为思政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科学选用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以典型时事新闻案例和视频图片,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思政教育质量。高校辅导员应寻找新媒体软件平台与思政课堂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对新媒体资源的兴趣,掌握更多的新媒体思政课堂教育方式,比如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思政教育与时事新闻的微信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思政教育功能,保证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能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
4.2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层次复杂,信息传递速度慢,整体管理效率偏低,难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发挥其功能价值,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环境下僵化、单项交流的管理模式,形成以信息平台管理为基础,以扁平化组织管理为核心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第一是平台化管理。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管理的突出表现为从传统单项信息传递转变为基于平台管理的双向信息传播模式,根据学生组织管理结构与现状,引进相应学生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双向快速传播。这些学生管理平台可以是对应的高校网站,也可以是微信群、微博超话,其目的在于实现多方面资源整合,加快学生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发展。一方面,管理人员借助学生管理平台发布相关管理信息,掌握学生管理现状;另一方面,學生也可通过学生管理平台进行意见反馈,学校在了解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之后调整管理方案,提升管理水平[7]。
第二是扁平化组织结构。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组织结构。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结构为科层制结构,管理环节复杂冗长,管理部门较多,存在职责不清晰、管理效力不足等实际问题,这种组织管理结构重点偏向管理部门,未能遵循以生为本的管理准则,难以适应新时代环境下学生管理的多变需求。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中,需要高校改变学生管理模式,以扁平化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来重组管理部门,清晰界定学生管理机构的职责,确保各项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中应当注意互联网信息传播在扁平化组织管理结构中的价值发挥,通过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学生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
4.3 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信息
高校学生管理要求以生为本,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学生管理策略,以全方位收集学生信息来作为学生管理的依据,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学生行为活动数据可以被看作学生在某一情境下的动态变化过程,依靠海量、多层次、连续的行为数据在收集后被拟合成模型,实现对学生行为趋势的预测,以此调整学生管理办法。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信息,坚持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通过数据收集与处理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行为状态,采用智慧教育模式下的大数据信息教育平台,实现对学生数据的深度挖掘,对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实现教育结果的预测和可视化呈现。通过对涉及学生行为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整理,判断学生价值取向、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人一档,实现对学生异常行为的评估与预警,并作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数据依据,全景化呈现思想动态。
河南省许昌学院的《大数据视域下基于画像技术的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可以通过数据收集、整合、分析,挖掘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预测出学生的“挂科”危险以及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比如,通过学业预警体系设置三级学业预警管理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的选课、出勤、作业完成、考核、学科竞赛、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情况,结合全面精细的学业画像寻找出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因素,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扶,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和帮扶后,预警等级自动降级或取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精准性与时效性[8]。
4.4 短视频助力学生教育管理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9]。从2012年短视频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到当前成为全民化应用,短视频以精练直观的内容呈现和高效碎片化的传播形式迎合了人们的信息消费偏好,实现了对内容消费者的“注意力抓取”。学生管理工作需结合时代发展顺势而为,作为当下热门的传播媒介,短视频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抖音”“快手”“微视”“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发展如火如荼,“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及“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新闻资讯类APP纷纷入局短视频赛道,竖屏短视频内容占比不断攀升。各类短视频内容以无孔不入的姿态“占有”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视觉注意力”。高校学生管理团队应充分掌握大学生的偏好与需求,探索短视频在学生管理中的可行性与实操性。
以高校学生思政管理为例,一方面在学生实际需求的引导下,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性、严肃性内容取向的同时,注入趣味性、生活化、实用性的元素,实现“硬”理论的“软”传播,利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风格来提升管理成效。另一方面,利用短视频平台拓展管理渠道,多级联动形成合力。高校可以与社会主流媒体短视频账号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全方位的学生管理生态格局,形成由学生喜爱的教师、知名校友、学生意见领袖等组成的次级传播链,从而实现优质短视频内容的快速传播,有效提升学生管理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管理人员应注重研究,并不断提升个人媒介素养与信息敏感性,精准掌握学生对短视频内容的需求与偏好,提高自身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和生产信息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短视频的育人功能。
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教育”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方法与途径。面对新时代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形势,要求管理人员切实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管理的影响,立足以生为本的管理原则,紧抓管理重点,结合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形态变化与学生管理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强化高校学生管理力度,以此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教育规范管理的通知(教高厅〔2006〕1号)[A/OL].(2005-12-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43/200512/t20051228_110168.html.
[2]林雨,袁莉.“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41(2):160-164.
[3]喻娟娟.“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探究[J].公关世界,2023,(4):47-49.
[4]陈辰,于英明.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策略[J].华东科技,2023,(2):134-136.
[5]李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及模式创新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3):156.
[6]黄丽君.“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特征及趋势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1):25-27.
[7]黄凌芳.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探索[J].经济师,2022,(12): 224-225.
[8]赵颖青,庞立伟,吴洋晖.“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创新路径研究[J].品位·经典,2022,(17):71-73.
[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3-03-02)[2023-06-19].https://www.cnnic.net.cn/n4/2023/0302/c199-10755.html.
作者简介:李妮,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生管理、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