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莹莹
[摘 要] 基于产教城融合视域,首先阐释了关于产业学院的政策沿革,明确了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的正确方向。其次梳理了产业学院的历史与内涵,提出了新时代产业学院育人的时代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适切性。最后,通过厘清产教城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育人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了其突破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101-04
一、产业学院的政策演变和时代内涵
(一)产业学院的政策演变
当今,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纵深发展,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进入一个加速演进的时期。为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在国家发展新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严峻而崭新的任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本就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与民生事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卓越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需要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院校、高等院校设立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实验室、实践基地[1];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双高计划”建设计划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应吸引企业联合共同创办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促进产教融合,形成校企命运共合体[2];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现代产业学院,以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2021年,《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丰富职业院校的办学形式,推动产业院校与企业院校实行校企共建,延伸职业院校办学空间[4];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50所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在国家战略引领和政策支持下,高职院校启动了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强引擎。从起步发展到快速建设、从部分试点到全局推广、从外延办学到内涵建设,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工作迎来了新高潮。
(二)产业学院的时代内涵
产业学院起源于美国的“产业大学计划”。1851年,美国社会活动家特纳率先提出了产业学院的初始概念,即“产业大学计划”[5],该计划通过联盟政府的资源协助,建立面向农、工、商、艺术等产业劳动者的新型学院,并在新型学院中开设职业科目,旨在培养美国产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随着20世纪全球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大学相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建立,形成了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我国最早的产业学院诞生于2006年,即物流产业学院和汽车售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物产集团合作创办[6]。自此之后,部分高职院校审视自身发展情况,结合专业发展特色,探索产业学院的建立与发展,一批具有鲜明特色、服务区域经济、适应产业发展的产业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建立,尤以中山市“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代表。2011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一镇一品一专业”的建设思路,协同专业镇政府、企业,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沙溪服装学院”“古镇灯饰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小榄工商学院”四个产业学院相继成立。伴随着产业学院的实践发展而来的是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支撑。
对于产业学院的内涵研究,学术界至今还未达成共识,但学者们对产业学院的内涵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目前主要有三种定义产业学院的方式:一是将产业学院定义为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型办学机构,例如吴显嵘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从学校育人目标和社会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校联合企业合作开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形态[7]。二是将产业学院定义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的综合平台。例如燕艳、吴勇指出产业学院是以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为核心,将高校专业技术优势和企业生产研发优势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建的实体性职业教育机构,可实现人才培育、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多重功能[8]。三是将产业学院定义为多元化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殷西祥、胡甜予认为产业学院是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社会、政府、高等职业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各方力量协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9]。大多数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域,表达了关于产业学院内涵、功能的不同理解。从总体上看,产业学院是立足于政府政策扶持、锚定产业前沿,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企业生产资源与高校教学资源相互结合、共建共享,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服务区域经濟发展的产教城融合育人的新模式。
二、产教城融合育人的适应性分析
(一)产教融合协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产业转型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产教融合育人的发展进程下,受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影响,产教融合的后续动力出现不足,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难以取得更深入的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成为突破此瓶颈的重要抓手。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激发人的需求,注重城市内在活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功能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产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相通。产城融合的宗旨在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产业联动发展,通过建立产业群组,充分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园或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产城融合在各项政策的指引下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成功建立,但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缺乏,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的低效转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了产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仅依靠产城融合难以适应实时更迭的经济形态。
由此可见,产教城融合是产教融合协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提出基于产教融合与城市发展相分离、产城融合与教育发展相分离的背景,是产业经济、职业教育、城市发展融合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理念、新突破。高职院校在产教城融合育人中,以产业学院为承载,将产业、教育、城市三方力量及其资源有机进行整合,企业、高校、政府在各自领域中发挥功能和作用,三者之间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命运共同体。
(二)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
正如前文所述,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作用凸显,承担着为我国高、精、尖产业体系培养与输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产业学院作为类型教育,必须紧靠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产教城融合育人发展模式,不断深化产业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环节动态融入与交互,以新目标、新形态、新业态为着力点,实现产业、教育、城市的主体目标,筑牢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第一线,紧抓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是实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基于产教城融合视角,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以其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基础,探究如何立足区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经过长期实践,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育人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何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城教融合育人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是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现实障碍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现状
自2006年产业学院率先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出现后,在国家政策驱动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项目持续推进与深化。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業学院。如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分别与中船舰客有限公司共建的“中船邮轮国际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公司共建的“数智港航经济产业学院”,与天津市特检院共建的“特种设备产业学院”等。在此进程中,高职院校不断探索产教城融合育人新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证书制度试点,行业企业多元化办学示范基地等项目落地,以培养更多时代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具有高水平、特色鲜明优势的人才培育品牌。同时注重不断汇聚发展新势能,推动形成“产—教—研”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技术难题攻关中发挥了作用。但通过多方调研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产业学院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现实困境
1.建设主体不明确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主体有三方,分别是高职院校、政府、企业,三方在建设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在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难以协同创新。企业在共建产业学院中能够对接到产业最前沿、洞悉岗位新技术,但其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实体,这一经济属性决定了其联合职业院校融合育人时迫切的用工需求;政府在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日常行政管理趋势较为明显,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功能缺失;高职院校目前无论是在产业学院共建资金还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都承担了主要职能,企业仅投入部分人员与设备,无法真正实现“引企驻校”,高职院校仍展现出对招生与就业、教书与育人的传统办学目标。在此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三方“各司其职”,社会效益和教育规律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与偏差,三方在产业学院协同构建中的共建、共管、共赢遇到了现实的阻碍。目前关于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和条例,虽然对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做出了顶层分析与指导,但是没有明确建设主体三方的权责、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费问题等。所以许多高职院校、企业因为建设主体不明确,从各自的目标与利益出发,在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试错。
2.运行机制不畅通
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必须紧靠城市区域产业发展,这样的人才培养需构筑不断衔接产业链、职业教育链以及城市发展链的动态运行机制。在此动态运行机制下,因企业经营周期变化、产业技术变革、科研成果研发与转化等现实因素,学院内部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需要在传统课程设计下不断进行更新与整合,需在遵守日常教学秩序下不断升级各大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体系,甚至打破传统教育壁垒。例如教学内容的变更、教学进程的调整。在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具体实践中,校、企、政三方难以在短期内同频共振,从而缺乏校、企、政三方可持续发展合作与联动的长效运行机制,久而久之,产业学院的建设三方缺乏动力,使产业学院的产教城融合育人流于形式,即形成“挂牌式”建设的产业学院模式。
3.建设水平不均衡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对接,产业学院大量涌现,但接踵而至的是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学院建设特色不鲜明等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产业学院的建设高校既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院校,又有其他高水平一流院校,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打造、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的融入等方面,推进的成效显著不同,产业学院的建设水平也大相径庭。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在对接行业、企业过程中,只重视企业的品牌和市场效益,未能充分审视其专业发展目标,是否与企业发展目标契合、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适配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出现产业学院建设目标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方向相左的困境,具有行业及区域发展特色的产业学院模式尚未建立。
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困境突破
(一)健全内部治理机制,明确主体责任
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三方的权责内容、协同意识尤为重要,三方权责的明确与否、意识的协同与否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困境的首要突破口。在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实践中,各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采取多种机制和治理手段对产业学院的运营进行监管。一方面,可通过成立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服务与管理的相关机构,实现政策支持、平台支撑、资源共享的宏观调控,统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均衡各方利益,为校企政合作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另一方面,出台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管理考核办法及配套制度,建立容错机制。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校企可共建考核机制,设定公认的考核周期,针对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全面考评。最后,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离不开政府的充分参与,产教城融合服务与管理的相关机构重要岗位可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地区职业教育产教城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细则、针对考评优秀的产业学院实行校企双方共奖的奖励机制也同样重要。
(二)优化专业教学体系,畅通运行机制
产业学院育人成效关键取决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的改革效果,体现在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体系的实时优化。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全面对接企业生产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变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培养模式,通过定向培养、工学交替、技能认证等多措并举的方式,对专业教学体系整体进行规划。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打破教学常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接产业现实人才需求,深入分析人才培養面向的岗位群、定向工作任务和岗位群核心能力,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实际生产项目,开展项目式教学,从师资队伍、课程与资源、技能竞赛、实践教学、科研服务、企业服务、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入手,科学构建提升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岗位素质能力递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升级实践基地,加强师资培养,完善考评机制。
(三)探索校企融合共鸣,凸显办学特色
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本地区的产业特色及其技术,即产教城融合视域下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能否适应和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基于此,各类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育人成果应当突出稳定、优质、独特的差异化特征,依托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等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根据不同专业和产业发展特色,探索建设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趋势的产业学院。首先,校企双方探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生产技术技能要求融合点,不断激发企业参与育人的热情。课堂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融合点,学科建设与产品开发融合点,创新创业与产品营销融合点,勤工俭学与企业效益融合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点,都能潜移默化地呈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的办学特色。其次,始终坚持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创新实施“线上线下、职场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的协同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五、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值高质量发展关键契机,正迈向产教融合协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产教城融合育人进程中,高职院校、政府和企业要充分发挥高校承载、产业聚合、政府主导的协同作用,明确主体责任,健全内部管理和考评机制,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产城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高职院校要通过多方努力打造校内外互补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畅通运行的共建机制,整体形成集产学研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高水平结构化的“双师型”教师团队、职场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专业教学体系的实时优化。各类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育人成果应当突出稳定、优质、独特的差异化特征,根据不同专业和产业发展特色,探索建设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趋势的特色产业学院,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7〕95号,2017-12-19.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1-24.
[3]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Z].教高厅函〔2020〕16号,2020-7-30.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41-45.
[5]崔高鹏.论特纳的产业大学计划及其历史意义[J].教育学报,2010,6(6):122-126.
[6]周红利.把产业学院建成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中心[N].中国教育报,2020-05-19(9).
[7]吴显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5-11.
[8]燕艳,吴勇.关于产业学院若干问题的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13(2):21-25.
[9]殷西祥,胡甜予.产教融合视阈下高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3):75-78.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