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实践路径与机制

2023-07-17 04:10舒高攀黄娅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兴农情怀职业院校

舒高攀 黄娅玲

[摘           要]  农林类教育的发展和涉农人才的培养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的有效培养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从教育引导、教学资源现代化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分析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服务“三农”、营造校园氛围三个方面作为提升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主抓手,并结合实际提出新的培养机制,为涉农职业院校进一步探索落实人才培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  农业现代化;涉农职业院校;情怀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041-0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1]。要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短板,亟须培养一大批具有“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重要支撑。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涉农职业院校要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从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服务相关优势产业、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开展学生教育,涉农职业院校在引导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林类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构建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开展的长效机制。

一、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的意义

古往今来,教育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社会发展速度与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涉农职业院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增强对学生的“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满足社会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二是增强学生对涉农行业的热爱。三是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规划处于国家顶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针对新时代“三农”领域发展涌现出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要求涉农职业院校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交叉融合型农林人才,因此涉农职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三农”事业发展的呼声,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有机融合农林类专业教育和“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术和农林情怀的实用型人才,为日新月异的“三农”事业添砖加瓦。

(二)乡村振兴的必然需求

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改善农村地区发展情况,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其总布局体现了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新时代的农村发展也开始走上新征程,乡村振兴推进进度、落实深度、普及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于智力支持是否充沛,因此,优质的人才储备必不可少,涉农职业院校要把“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理念深刻地传递给每个农林学子,组建一支综合素质强、专业技术精的农技人才队伍,解决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农村景象做出更多贡献。

(三)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关键

随着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工作的广泛推进,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涉农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行業特性,学生需要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提高操作技能、认知水平和改变思维方式,尤其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下需要农林类专业人才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侧重,既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又不忽视通识教育的开展。涉农职业院校要积极构建人才主动流入优势产业、产业依靠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提升专业技能,发挥农林类专业优势,去乡间田野感受农业,感受乡村,体悟农情,在建设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成长成才,锻造农林学子心系“三农”的赤子情怀[2]。

二、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农林类教育大国,在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大部分涉农职业院校近些年在专业技能教育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新突破,但是在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还有所缺失,对于农林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还存在不足,其中主要体现在教育引导落后、教学资源现代化程度低和服务社会成效不突出等。

(一)教育引导机制不新,“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淡薄

高校是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科研、创新、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教师对学生意识领域的引导将对学生个人发展起重要作用[3]。过去人们对农林类专业的认知都停留在第一产业,认为从事农业环境差、工资低、晋升慢,导致部分学生学农不爱农、不兴农,对专业认可度不高。在学生个人主观意识上,受到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薄弱。在教学内容上,职业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更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意识的引导。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对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常采用“传递—接受”模式展开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外化于个人行为和内化于个人意识的举措不多,对引导学生回到基层就业、乡村创业的工作开展不够细致、深入。

(二)教学资源现代化程度不高,“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学习动力不足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是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在,然而大部分涉农职业院校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实践教学现代化程度不高,学生学习缺乏动力。首先,教学内容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农林类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不凸显,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真实需求之间出现供需矛盾。其次,专业实践教学难以“落地生根”。职业院校受实践基地建设的现代化程度低、“双师型”教师占比小、学校提供的实践实训资源不足等条件限制,专业实践教学开展不充分或者难以持续开展,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在校所学知识难以跟上实际生产需要,会打击其对于专业的热情和信心。

(三)服务社会不深入,“知农爱农强农兴农”获得感不强

农学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对农业、农民应该有很多了解的机会,应坚定树立服务“三农”事业的理想信念,但事实上多数学生并未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来到学校后,学生集中服务“三农”工作主要在寒假“社会实践”、暑期“三下乡”和“社区志愿服务”等,但是这些服务通常是带领学生去做一些常规的工作,如农村人居环境的清理、一些政策的宣讲、一些微小的农技服务,很少能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題,学生也难以感受到学农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学生的这些活动难以形成规模体系,一个假期只去做几天形式上的工作,形式大于内容,服务“三农”工作的成效微弱。

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的实践路径

围绕科技发展前沿、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发展战略和人们生活所需,涉农职业院校要大力培养农林行业紧缺人才,增强支持国家重要战略需要的实力[3]。人才的能力与质量是决定人才供给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关键,为此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让涉农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校运用自身和地方优势,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和校园教育环境的创造,引导学生坚定扎根农业农村,立志做时代所需“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人才。

(一)瞄准课堂抓改革,构建“三全育人”之“四农”铸魂育人格局

课堂效率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学科教学体系上进行全过程、多样式、广覆盖的课堂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农业现代化”,以就业为导向,以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精神风貌教育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路径、改进做法,在素质提升、人格形成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夯实专业知识,树立“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通过“‘三全育人、‘四农铸魂协同育人”工作,从构建“三全育人”组织体系、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资助、心理、社区等角度将“三全育人”贯穿到学院工作中。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实施“一园一班一师一课”思政育人模式,即一个植物种植园由一个自然班级负责,一个课程组教师分别带领自然班级在园内开展一门课程教学,将植物生产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特色品质。引导学生增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教育学生常怀爱国情、坚定爱国志,自觉融入乡村振兴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中,涉农职业院校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具有深厚农学知识底蕴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农林类人才,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发展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二)围绕“三农”强服务,搭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实践平台

农林教育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农企,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智力保障,关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衍生的新产业,在教学活动中要促进专业设置与农业产业、农业企业相互衔接。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调研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贴近农业,激发学生献身“三农”事业的热情,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一是服务农村,感受“三农”情怀——知农。学校通过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山水林间、回到基层农村,通过“我为家乡办实事”、暑期“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服务相结合,让“服务”落到田间地头,使“兴农”走进乡村人家。引导学生调研家族发展史、农业对家族发展的支撑作用及深入体验和挖掘农耕故事、传承农耕文化、记录农村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增长学生见识,锻炼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的有效对接。重体验、强实效、出真绩,坚定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

二是服务农民,提升职业认同感——爱农。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涉农职业院校要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新农科接班人作为目标。聚焦农业现代化,推动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创造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关注学生能否真正走进农村、关注农民。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田间地头,要从空间上愿意贴近农民,与农民共处,从心理上认可农民,从态度上尊重农民[4],帮助农民实现高产作物种植、减少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农民收入等,同时农民多年的劳作也积累了许多教材上不曾收录的知识,因此学生也需要通过与农民的深入接触来学习这些经验性知识,从而拓宽视野和增长见识,不断学习强农、兴农专业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就业夯实基础。

三是服务农业,掌握技术前沿资讯——强农。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农业生产所需人才等都在急速发生变化,广泛关注变化,才能及时做出调整,有效应对变化,加快前沿技术突破。涉农职业院校要瞄准农业农企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引入农业发展技术前沿资讯,引导农业企业参与到育人过程中,通过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形式实现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将前沿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科教融汇、多元主体育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技能,达成校企双赢局面。

四是服务乡村振兴,立志从事“三农”工作——兴农。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涉农高校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涉农职业院校是培养新时代服务“三农”工作的主力军,培养能吃苦、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里看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看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发展趋势,看到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立志从事“三农”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强化环境抓建设,营造“知农爱农强农兴农”育人氛围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思想教育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推进专业发展过程中还要根据时势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涉农职业院校应将农业与教育领域原本的基础和专业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思想水平[5]。涉农职业院校应立足地区经济发展特色,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注重搭建校园意识教育平台,校园内营造特色农林文化氛围,强调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农耕文化馆和动植物标本馆为载体,通过琳琅的展品将悠久的农耕文明娓娓道来。打造“铜职农”“农技服务”微信公众号、抖音、易班等平台实时更新农时农事文化,同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书法大赛、农耕故事汇等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在学校良好的农耕文化氛围中扎实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以实干之势笃定前行、以奋斗之姿开启未来。

四、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机制的创新

扎实做好农林类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育,涉农职业院校要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结合产教融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为己任,从协调育人、激励机制等方面创新教育方式。

(一)构建第二课堂占比第一课堂成绩的同频育人机制

第一课堂的学习是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主,是把学生德智培养作为关键。第二课堂的学习是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以培养学生个性化为主导。前者强调的是规范性和理论性,后者突出的是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一课堂深化“三教”改革,将第一课堂知识延伸和拓展到第二课堂,通过完成第二课堂的内容占比第一课堂的成绩,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如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蔬菜生产技术任课教师将学生的蔬菜生产的报告、生产过程工单、生产样本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这种育人模式获得学生的好评,毕业学生获得企业认同。

(二)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教育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普融通,建立全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从中职—高职—本科—硕士打破职业教育升学“天花板”。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有效整合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各类资源要素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提升职业人才就业底气,如通过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等形式实现。科教融汇,面对新一轮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升级,创新教育要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各环节,利用智慧教室、“互联网+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协助开展。涉农职业院校主动与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多方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通过科技示范园、产业园等,全力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联合教育机制,贯彻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建立师生正向激励和负面清单运行机制

激励能够促进人不断取得进步,在教育活动中既需要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学生的激励可以体现在第二课堂学分、双创比赛、技能竞赛、国家奖学金评定等方面,学校针对学生参与的活动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三农”事业建设中,成为懂经营、有技术、有斗志的新型职业农民。对教师的激励同样需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包括教师个人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等,不同级别的赛项对应不同的奖励;在教师的职称晋升、评先选优方面,将教师对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所做的贡献作为重要考核项目,教师要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教师通过个人身体力行教育学生,培育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鼓励更多学生投身于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缓解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才紧缺和人才内部队伍不稳定问题。对师生规定的任务指标未完成,实行负面清单,通过谈心谈话工作提醒,推进“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培育。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一支具有强烈强农、兴农意识的稳定工作队伍,涉农职业院校对此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涉农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以培养爱农、懂农、兴农人才为导向,為国家发展所需、所急、所要为目标,发挥育人主体作用,履行新时代涉农院校应尽职责,及时、高质量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目前,涉农职业院校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意识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及时梳理问题,并通过思政课程和专业课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明确强农、兴农报国信念,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张兰兰.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学生“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教育的路径与机制: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30(3):154-157.

[3]方应波,易文芳,王艳君.乡村振兴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21(7):47-51.

[4]孙丽君,石丹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生懂农爱农现状探析[J].山西农经,2021(17):96-97.

[5]徐平.农业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探索[J].核农学报,2022,36(12):2566-2567.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兴农情怀职业院校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以教育精准扶贫——独山兴农中学侧记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