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冉
摘 要: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建设及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受师资、资源、教学方法等限制,高职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转变评价方式,构建立体化发展体系、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教学改革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从单纯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转到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强调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逐步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代表的人文通识类公共基础课程。有不少高职院校在该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不少困惑,因此我们亟须对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实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一)关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研究不足
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高职院校”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结果达24334条,以“高职院校”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为43条(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关于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的相对较少。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仍未普遍开设,已开设的院校也主要将其作为全校选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作为全校必修课程开设的院校则相对较少。因其作为一门课程设立的时间不长,大多数高校仍处于课程的初步实践阶段,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关注度不高,研究也比较稀少。
(二)课程资源匮乏,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不强
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高职院校教师倾向于沿用或者借鉴本科既有的课程体系。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站上可以检索到暨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本科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理論性强,但因为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授课对象学情不同,生搬硬套其课程体系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教师在选用课程资源时,大多以教材为主,辅之以部分网络下载图片和影像材料,但网络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筛选较为优质的资源,增加了备课的压力。同时,虽然教材体系较为完整,但偏重理论性,如果偏重教材内容讲解,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无法更好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文化育人的作用。
(三)教学模式略显滞后,课堂互动性和吸引力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体,体现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授课形式较为单一[2],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较少,也较少开展学生文化实践活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曾尝试用专题讲座形式,将传统文化课程分为五大专题,即“中华传统思想精髓”“中华传统礼仪”“苏州园林”“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茶文化”,分别由五位老师主讲,每场讲座听众数百人。在这种情况下,考勤和课堂管理都存在难度,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更无从谈起。之后该校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将传统文化课程调整为线上授课,虽然管理难度降低,但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难以保证。[3]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若在教学模式上因循守旧,不积极创新,则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改革与实践动力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主要由文学、历史等相关学科教师担任,但由于传统文化范畴广、内容庞杂,对于教师文化素养、知识储备量的要求较高,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无法涵盖传统文化所有内容,对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部分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授课任务重,但教师严重不足。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仅有5位教师承担了全校每学期1500名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授课任务,而这些老师同时还承担其他教学任务。[4]师资力量匮乏、教师教学任务重、备课压力大,影响教学改革的进度。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案例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18年9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必修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评价方式、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革成效显著。
(一)重构课程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从建设之初到现在,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教师团队专业发展水平提升,对课程体系一再重构和更新。目前课程内容分为“发展与流变”(何谓文化、中华文脉)、“智慧与信仰”(走近圣贤、道不远人)、“艺术与美感”(诗意符号、风雅百代、翰墨风雅、丹青神姿、匠心独运、飞阁流丹)、“民俗与风情”(华夏衣冠、饮食文化、中华节庆、大国风范、戏曲曲艺、国色芳华)、“创造与交流”(科学巨擘、中华医学、丝路回音)等五个板块十八个专题。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群,授课模块各有侧重,如对建筑类专业群侧重古代建筑文化,经贸类专业群侧重古代商业文化,自动化工程和机械类专业群侧重古代科技等。
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如“经典诵读”“诗意中国”“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中华匠心”“中国旅游文化”“我读经典——《论语》感悟”等,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整合课程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团队翻阅大量教材、专著,根据实际授课学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与认知规律以及学科内容的承接性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与专业融合,并结合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职业岗位需求选取并积累传统文化素材、精选案例、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知识点以案例、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教学课件中。同時,团队依托学习通平台、智慧职教平台,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为授课教师备课和教学提供支持。
(三)改革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深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运用交互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录制对学生有益、有趣、有价值引领的课程视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中。
(四)探索多维评价
根据“共同寻找、共同发现、共同提升、求同存异”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在考核模式上从“单一评价”转为“多元评价”。如平时成绩80分:智慧职教线上课程学习30分,包括学生观看视频的进度、单元测试、资源浏览率等;课堂表现30分,包括课堂活动参与度、答疑活跃度等;课外拓展20分,包括学生读书和观影感想、参与传统文化类比赛奖励等。期末考核20分:期末考核总分少于50分,则本学期总评成绩视为不及格。
(五)构建教学团队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团队共有15位专兼职教师,其中4位高级职称,5位中级职称,6位初级职称;团队中青年教师占比大;硕士以上学历占85%以上,师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成员先后参加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河南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组建并依托学生社团,潜心指导学生。在团队传帮带的氛围中,年轻教师们快速成长,教学团队逐渐成为学校基础课教学的中坚力量。
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案例分析,本文提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人文通识课程应以浸润体悟式为主,注重课堂生成、情怀教育和价值引领,使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汲取丰厚的文化滋养。
(2)完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弱化知识性传授,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采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解释现实困境,解答日常困惑,借鉴优秀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3)重视课程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功用,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二)重构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1)优化顶层设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为主体,以文学、艺术、历史、书法、音乐、建筑等选修课程为辅助,构建“必修课+选修课1+N”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弥补单一课程授课学时受限,课程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限,为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2)课程体系模块化,结构更加清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浩如烟海,极为丰富,教师在课程体系建构中要善于取舍,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对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形成结构清晰、体系完整,有利于教学资源梳理与整合,便于教学团队开展教学的课程体系。
(3)融合专业特性,拓展教学内容。在培养全面的人的过程中,没有一门课是孤立存在的。传统文化作为人文通识课不仅注重学生人文情怀、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培养,还要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结合 [5],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要挖掘具有专业特性的内容融入教学中,如教师在“匠心独运”专题讲解手工艺品时,引入工艺技艺、工匠精神等内容。
(三)创新教学模式,转变评价方式
(1)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式组织课堂,科学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基础概念、知识识记等内容,通过线上微课、课后测试等形式完成,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创新应用、传统文化精神、情怀的阐述与体悟等内容则通过线下授课完成;对于课堂生成性的问题也可随时借助平台资源进行课堂答疑,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2)依据学情特点,采用针对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可通过任务驱动法,设置贴近学生、符合专业特点、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增加课程的挑战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授课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时,教师可设置展示和欣赏名人故居导游词等任务;基于学生重视情感需求、喜欢沉浸式学习方式的情况,教师采取情景创设法,设置VR(虚拟现实)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获取信息能力强等特点,教师可采取合作探究法等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3)创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强调综合考评,注重增值评价。改变以往以知识评价、闭卷考核为主的结果性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在评价主体方面,实行教师评价、生生、小组互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将文化知识的运用和文化精神领悟及思想价值观方面的改变纳入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方面,重视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出勤、课堂参与度、线上学习、课后研讨等方面,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积极探索增值评价的维度与方法,从学生课程过程中纵向变化和学生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比赛等横向两个维度进行鼓励性加分。
(四)构建立体化发展体系,打造高质量教学团队
(1)建设传帮带梯队式教师团队。教学团队利用教学活动和课程研讨会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开展“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安排富有教学经验、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从科学研究、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管理等各方面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2)构建教师立体化发展体系。依托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教学能力比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和机会。团队成员参与到教材、精品课等课程建设项目中,极大地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教学能力比赛为例,教学能力比赛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比赛体系,从一次次赛前准备、参赛课程及材料的撰写和反复研讨打磨以及现场比赛,促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课堂突发情况处理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3)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识课要与专业课相融合,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求通识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到课程建设中,互相支持、互相启发,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视角来完善课程体系,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改革和实践的设想
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创新,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们参与到文化实践中。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今后,学校可定期开展知识竞赛、经典诵读、志愿服务、走进博物馆、艺术馆、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6],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文化创新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结合各专业特点,邀请合作单位的先进技艺大师参与教学,拓展课程广度,助力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夏向军.高职院校中华優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1(C2):70-71.
[2] 李群,李凯,牛瑞雪.“人文化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反思与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9(6):48-52.
[3] [4] 白帅敏.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问题及策略[J]. 文化产业,2021(22):99-100.
[5] 方华,孙成武.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构的逻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99-104.
[6] 田国英.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人民教育,2018(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