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洪建 杨 桦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上指出, 民革始终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 发挥与台湾的渊源优势, 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融合,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两岸同胞在中华文化的滋养哺育下, 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 这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文化根基和强大精神动力。
近些年来, 民革在开展书画工作方面注重加强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以书画搭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不断增进两岸文化认同,为推动中华文化共同发展、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发挥了特殊作用。
《富春山居图》 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完成于1350 年,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1650 年因为火焚该图分成两段, 前段为 “剩山图”, 后段世称 “无用师卷”。 1956 年, “剩山图” 成为浙江省博物馆 “镇馆之宝”。 而“无用师卷” 1746 年被征入清宫, 1948 年底被运至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0 年3 月14 日, 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 “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 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 79 岁完成, 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几百年来, 这幅画辗转流失, 但现在我知道, 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 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 画是如此, 人何以堪。” 2011 年6 月1日, 在成画660 多年、 分身360 多年后, 分藏于海峡两岸60 多年的 《富春山居图》 “剩山图” 和 “无用师卷”, 终于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 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一段佳话。
与此同时, 时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民革中央画院院长、 著名山水画家宋雨桂提出了两岸画家共同绘制 《新富春山居图》 的设想。 宋雨桂邀请的中国画大家, 有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 时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有台湾地区著名画家江明贤等。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海峡两岸60 多位画家先后4 次来到富春江两岸考察和采风写生。 他们或乘车, 或坐船, 甚至搭乘直升飞机俯瞰富春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和建设成就。
一年之后, 由宋雨桂担任创作主笔、 寄托了中国人家国之思、 展现祖国新貌的 《新富春山居图》 终于面世了。 整幅长卷纵0.6 米, 横66 米,色彩斑斓, 气势磅礴, 将杭州富春江上溯千岛湖、 下接钱塘江的山川景色和人文景观呈现在观众眼前。 温家宝在卷首欣然亲笔题写 “新富春山居图”。 《新富春山居图》 为 《富春山居图》 两岸合璧锦上添花, 也为两岸文化交流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1 年9 月8 日, 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之际, 国务院参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馆特别策划并主办了 《新富春山居图》 主题书画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学大师饶宗颐, 上海文史馆馆员、 著名国画家陈佩秋, 著名美学史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伯敏, 台湾地区著名画家欧豪年,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为 《新富春山居图》 长卷题跋。 同时展出的还有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欧豪年、 冯远、 许钦松、 尼玛泽仁、 孙大石、 梁平波、 苗重安、 杨长槐、 万青力、 李庚、白宗仁等画家以富春江为题材创作的60 幅优秀书画作品, 充分表达了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景。
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对 《新富春山居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美学是主张可望、 可居、 可游, 可以畅神、 可以养吾浩然之气的。 如果让我们分别走进大痴 (黄公望的别称) 与雨鬼 (宋雨桂的别称) 画卷之中, 他们对山居的 ‘居’ 字显然有不同的理解。 大痴之居是山居, 是文人之居, 所以在那树丛中只隐隐地有几家村落, 也只有一位老人拄杖过桥朝那屋居走去; 有两人并舟闲话缓渡; 又有两人各自孤舟垂钓; 一人于松荫草亭凭栏侧坐, 他与戏水的群鸭呼应着, 也仿佛与养鸭之劳作无关, 而只是欣羡鸭子的逍遥与自在。 而 ‘新图’ 却是民居, 所以在那烟雨云雾、 竹树丛林的掩映中相继出现了水库泄洪奔流咆哮、 跨江大桥车水马龙、 载人载物舟船竞渡之象, 现代城市新楼林立如雨后春笋拔地之势, 江南民居黛瓦粉壁雨打墙头之韵, 更有严子陵钓矶可游, 叶浅予故居可瞻, 复有江上娶亲嫁女的民俗场面让富春江上洒满了喜庆的阳光。 此乃山居的现代性、 社会性和民间性、 大众性之合, 从根本上告别了黄公望在那个特殊时代里的悲凉、 避世, 分明是两个时代、 两样江河的两种天人谐和。”
2013 年岁末, 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 分管民革书画工作的何丕洁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函。打开信一看, 信函的内容和署名让他感到有些意外——是蒋介石之孙、 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写来的一封推荐信。
蒋孝严在信里向何丕洁副主席推荐了时任台湾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 台湾中华画院常务副院长庄汉生先生, 希望双方能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合作, “共创新猷”。
蒋孝严为什么要向民革中央领导举荐庄汉生呢?
这源于一次书画展览。 2013 年12 月7 日,由庄汉生主持筹办的 “两岸情·心连心——中华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暨研讨会” 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出席并致辞。 正是在这次活动中, 庄汉生通过参展作品了解到民革中央画院在大陆艺术界的影响力, 产生了想与民革中央画院建立联系, 并有加入民革中央画院的意愿, 为此, 庄汉生拜托蒋孝严先生写了推荐信。
由此, 民革中央画院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拉开了序幕。
虽然此后庄汉生并未参与民革中央画院工作, 但他与民革中央画院的联系却是不绝如缕。2019 年9 月21 日, 山东聊城举办“中华魂·翰墨情” ——海峡两岸画院名家书画交流展, 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 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 台湾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 台湾中华画院常务副院长庄汉生出席开幕式。 2022 年山东高唐举办 “海峡两岸书画情——翰墨千秋·情系中华” 两岸名家交流展,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发来贺信, 庄汉生视频致辞, 孔维克代表两岸书画家现场致辞, 号召两岸书画家加强切磋交流, 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民革中央画院与台湾方面的艺术交流同样是不绝如缕。 应台北孙中山纪念馆、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等邀请, 2014 年9 月12 日至10 月2 日,时任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的孔维克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了 “圣裔丹青——孔子第七十八代裔孙孔维克人物画作品展”, 其代表作 《公车上书》《杏坛讲学》 等百余幅精品集中亮相。 展览期间,孔维克还与台湾地区知名画家李奇茂、 欧豪年、刘国松等开展美术交流, 在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举办“中国书画与中国文化” 主题讲座。 2022 年8 月12 日至31 日, 由中国工笔画学会、 台湾中华工笔画学会联合举办的 “罗翔工笔画作品展”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展出 (罗翔, 民革中央画院副秘书长), 展览就像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艺术纽带, 凝结着大家共同的审美情怀和文化认同, 为两岸文化艺术方面的互动交流带来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民革与台湾的文化艺术交流素有渊源。 改革开放初, 一些民革书画大家倡导成立了北京中山书画社, 张伯驹任社长。 张伯驹的妻子潘素是民革中央委员, 也是享有盛誉的画家, 曾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与张大千两度合作作画。 耄耋之年的张伯驹思念远在台北的老友张大千, 就请潘素绘就两幅芭蕉图, 然后修书一封托香港友人转给大千先生, 请他任择其一加以补绘。 张大千时值病中, 转过年来取出悉心保存的两幅画, 分别补绘。 其中一幅, 在泼墨芭蕉的左下侧补以双目异色、 毛色黑白相间的匍匐的波斯猫, 并题词曰:“壬戌之夏, 潘素大家遥寄大作, 命为补笔, 时方大病初恙, 更兼目翳, 有负雅望矣, 八十四叟, 爰。 摩耶精舍。” 另一幅, 大千先生则补绘了背立的素装仕女图, 题曰: “壬戌夏四月即望, 潘素大家遥寄妙笔, 命予补写团扇仕女, 落笔惶恐。 八十四叟, 爰。 摩耶精舍。” 这次隔空合璧, 开创了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画家携手合作的先河, 也留下了传世佳作。
民革中央画院成立后, 特别是2017 年画院换届以来, 民革中央高度重视书画工作, 先后树立了 “香凝如故” “风雨同舟” “携手共进” 三大展览品牌, 民革书画影响力越来越大, 民革各级组织与台湾的书画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 也形成了一些两岸文化交流的品牌。
《新富春山居图》 (局部)。
品牌之一: 民革陕西省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
该展览自2008 年首展以来, 到2023 年4 月已成功举办16 届, 累计展出作品6000 余幅, 接待参展两万余人, 并五次携作品赴台展出, 足迹遍及台湾各地。 连战、 吴伯雄、 萧万长、 宋楚瑜、 郁慕明、 江丙坤、 洪秀柱等知名人士先后为书画展题词, 新党前主席郁慕明多次率团光临指导。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在海峡两岸深得民心, 品牌影响力不断增长。
品牌之二: 民革山西省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 “关公文化与民族精神” 座谈会暨名家书画邀请展等活动
自2018 年至今, 在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期间, 民革山西省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了海峡两岸 “关公文化与民族精神” 座谈会暨名家书画邀请展、 “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海峡两岸青年书画展、 海峡两岸 “关公文化与中华文明” 书画展和 “传承弘扬关公文化推动两岸人文交流” 专题座谈会、 “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讨会和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从2020 年开始, 民革福建省委会、 民革河南省委会、 民革湖北省委会也加盟参与,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
品牌之三: 民革四川省委会、 内江市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张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该活动自2013 年起已成功举办七届, 在海峡两岸文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民革中央画院先后于2018 年、 2019 年参与此项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孔维克曾与台湾地区书画家现场共同创作书画作品。 2021 年, 民革中央画院应邀作为“2021 海峡两岸大千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的学术支持单位, 联系民革党员中的书画家借展作品参展, 还帮助协调中国美协、 国家画院作为整个交流活动的学术支持单位。
除了以上三个品牌系列活动之外, 各地民革组织的其他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同样异彩纷呈。2008 年12 月, 民革山东省委会、 民革青岛市委会共同主办 “弘扬民族文化, 共贺中华繁荣——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书画邀请展”。 展览特别邀请了台湾知名书画家赴青岛参加开幕式; 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 时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为该展览题写了贺词; 时任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宋雨桂参加了书画交流笔会。 2009 年11 月, 民革福建省莆田市委会以所属莆田市逸仙书画院名义, 与民革中央画院、 民革福建省委会、 福建省莆田市海外联谊会、 台湾台中市中国书学研究发展学会、 台北福建同乡会等单位联合举办 “盛世风采·潮涌海西——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展”。 2013 年9 月, 民革中央画院和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 台湾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 “台湾名家黄永川书画展”。 2015 年9 月26 日至10 月1 日,由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 民革中央画院、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 “北国风情进台湾文化艺术交流展” 于台北邮政博物馆举行。 马英九、 吴伯雄、 郝龙斌、 洪秀柱等分别发来题词和贺电。
这些活动既有台湾知名书画家在祖国大陆举办的个展, 也有民革组织举办、 两岸知名书画家共同参与的联展, 它们都在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革中央副主席李惠东在民革中央画院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强调, 书画工作是民革的一项优良传统, 要认真落实民革中央领导同志将画院和对台工作相结合的指示精神,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促进祖国统一发挥独特作用。 民革在两岸艺术家之间搭建的书画桥梁, 以文化认同持续推动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更多方面、 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开展交流合作, 必将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多共识、汇聚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