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珊,任君宇
(赤峰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重在培养人才、传授知识,担负着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7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2021 年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和做好育人工作的抓手,是实现学生德育培养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我校考古学专业任选课“专业文献导读”,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经过两轮的课程讲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课程思政”强调通过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的传播为载体,将“思政”的内涵与要求,分散至各类课程中,体现“思政”味道,凸显育人价值[1]。 “专业文献导读”课程是考古学专业必修课的辅助与拓展,授课中将思想政治培养与传授专业知识并行、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育协同前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品德修养、文化素养,为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储备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百年考古学的发展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做到 “两个维护”“四个自信”。通过考古学经典阅读,引领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明确考古学研究方向,助力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考古学人才。
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
课程思政主要侧重于对学生思想价值引领方面[3],思政的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时事国情理解、爱国思想表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行为品德教育等方面。“专业文献导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要贴近考古学专业,又要符合文献导读课程本身。 因此要结合所授课程内容与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通过上表,“专业文献导读”课程教学主题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同向同行。 有学者对德育教育进行了分析,“课程德育实质上是隐形德育,利用非德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展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这也是通过专业课程开展道德教育的一大优势所在,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4]。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文献导读”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讲授中,形成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有机结合的完美态势,既传授了知识,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有效产生1+1 大于2的结果[5],起到了知识与德育教育兼修的良好效果。
“专业文献导读”课程思政教学主题内容及融入点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 教学的开场即第一堂课“绪论”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专业文献导读”课程中,将第一堂课“绪论”精心设计,带动起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本课程的后续学习之中,因此本文以“绪论”作为案例,展示专业知识如何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
通过对本课程“绪论”的分析和归纳,讲授的主要内容:一是以田野调查发掘为特征的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及传入的原因;二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分期与阶段、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就。 讲授的重点是理解中国现代考古学传入的原因;讲授的难点是中国现代考古学不同分期、不同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和对中国现代考古的推动作用。思政元素的价值目标是提升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和价值引领。
在“主要内容一”的讲述中,以田野调查发掘为特征的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到中国肆意调查、发掘古遗址,劫掠古文物,刺激了有爱国之心的中国学者;第二,在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出现的疑古思潮对三皇五帝古史体系进行否定,促使学术界产生“走考古学之路”,重新研究中国古史的要求。从时间节点上看,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外国势力侵略日甚,中国社会贫困,人民生活艰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专制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非常突出地摆在面前,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不断探索。
综上,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在中国的肆意调查发掘和劫掠文物、历史学家的“疑古思潮”,都促使考古学家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做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成绩。通过当时的复杂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出, 中国考古学从开始就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与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直接相关。所以中国的考古学从其形成的最开始,就肩负着历史使命,这也是我们百年来中国考古人所秉持的信念。
通过“主要内容一”的讲授与分析,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提升,作为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得到加强,使学生以满腔热情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在“主要内容二”的讲述中,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不同分期与阶段和取得的成就都为以后考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讲到1975 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中国考古学”的任务时,再次学习2020 年习近平主席“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要求,请学生进行讨论和发言。最后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谈了自己的看法。共同点有三:一是都重视考古学科, 目的都是促进考古学学科的发展;二是都为考古学发展提出了方向;三是都是结合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 学生看到,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有继承性和延续性。不同点有二:一是提出的着眼点和背景不同。 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时代,是考古学学科亟待建设的时期,要摆脱西方考古学的藩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我们自己的考古学;习近平主席要求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时的我国考古学取得伟大成就,我们以自豪、骄傲的姿态,把我们的考古学建设好。二是目的不同。苏秉琦先生是怀着急切的心情,要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国考古学, 适合中国的国情、历史和文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则是中国考古学在已经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创造,中国的考古学要独树一帜,体现中国特色。
通过“主要内容二”的讲授与分析,学生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考古学事业的突飞猛进,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更好地证明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中国考古学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放眼未来,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求我们发扬优良传统, 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由此,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的国情,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更好地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绪论”中两个“主要内容”的讲述,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考古学不仅仅是考究古代的学科,更是时代感极强的学科。中国现代考古学从产生之初,就与国家命运相连,与爱国主义相关,与当代社会相通,“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激励学生要有考古学的时代担当。中国百年考古学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的蓬勃发展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历代考古学家接续奋斗,取得了成绩,也树立了榜样。 他们的优秀品德和情操,是镜子也是旗帜,激发学生向老一辈考古学家学习,并完善自我,为考古学事业的更大发展而学习。
课程思政是传道授业解惑与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专业文献导读” 课程是考古学专业必修课的有益辅助和知识拓展,在专业课程教育中,与必修课形成相互关联的同一类别的考古学知识体系。在课程准备和讲授中,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使学生的思政素养与专业知识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