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福
弄堂小巷的晨光熹微,吴侬软语的娓娓浅谈,此情此景,是属于陈丹燕的旧式上海情怀。一份懂得欣赏的心境,就蕴蓄在《陈丹燕的上海》中的街角咖啡店里,堆砌在每一座古旧却依然典雅的故居里,许多文字都会唤醒你对小时候的记忆。用文字记录,这是一种为自己储存逝去时光的方法,温情、干净,谁也夺不去。
【经典摘抄】
上海的弄堂
要是一个人到了上海而没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应该要觉得很遗憾。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
平平靜静的音乐开着;后门的公共厨房里传出来炖鸡的香气;有阳光的地方,底楼人家拉出了麻绳,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统统拿出来晒着,新洗的衣服散发着香气,花花绿绿的在风里飘;还有修鞋师傅,坐在弄堂口,乒乓地敲着一个高跟鞋的细跟,补上一块新橡皮,旁边的小凳子上坐着一个穿得挺周正的女人,光着一只脚等着修鞋,他们一起骂如今鞋子的质量和那卖次品鞋子的奸商。
上海的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小小的阳台上晒着家制干菜、刚买来的黄豆,背阴的北面亭子间窗下,挂着自家用上好的鲜肉腌的咸肉,上面还盖了一张油纸,防止下雨,在风里哗哗地响。就是在最乱时,弄堂里的生活还是有序地进行着。中庸,世故,遵循着市井的道德观,不喜欢任何激进,可也并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中规中矩地过自己的日子。
片段赏读
弄堂里有家长里短的烟火气,烙印着千万个上海人的真实生活,细长拥挤的街巷中,人与人的距离被拉得格外近。炖鸡的香气,飘逸出市井的温馨;晾晒的被褥,留下阳光的温柔;修鞋时骂奸商,充盈着平民的安详。没有直插云霄的理想,但“上海弄堂总是不会有绝望的情绪的”,人间烟火气是活着的力量与温暖,虽没有凝重的故事,却让人心生一份从容。活在当下,这正是弄堂赋予上海人的生活底色。
【经典摘抄】
我愿做托斯卡纳
的一棵树
我来世想做一棵树,长在托斯卡纳绿色山坡上的一棵树。要是我的运气好,我就是一棵形状很美的柏树,像绿色的烛火一样尖尖地伸向天空,总是蓝色的、金光流溢的天空。我的树梢是尖尖的,在总是温暖的绿色的山坡上静穆地指向天空,好像是一个在沉思着什么的人。我站得高高的,边上就是在古代战争中留下来的城堡。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变成了孤儿的拉斐尔正在渡过一个蓝色的小湖,他要到罗马去画画。他忧郁地看着托斯卡纳美丽的坡地,这是他在告别自己的故乡。而在一个阳台上,达·芬奇正在给蒙娜丽莎画着肖像。她微微笑着,是那种内心细腻的人,为了掩盖自己而挡在面前的微笑。
要是没有人打扰,我就一辈子在自己熟悉的山坡上,边上每一棵橄榄树都是世交,从来也没有迁徙时的凄惶。路过这里的但丁看到了,把我风里好看的样子写在他的书里。百年过去了,人们到但丁在托斯卡纳的故居去参观,还能听到一个柔和的男声,用优美的意大利语,朗诵着这个片段。
片段赏读
作家张晓风在《你要做什么》中说她“想做月,想做一只残陋的碗,甚至是一条漠然不相干的裙子”,陈丹燕也说:“我想做长在托斯卡纳的一棵树。”并非做人烦恼,只是在诗意地表达自己的向往。或许,每个在外漂泊多年的人都想成为家乡的一棵树吧,静守家园,完成自己的生命历程。
拉斐尔、达·芬奇……作者从这些传奇人物身上看到一张张疏密有致的心灵图腾,触到人类思想哲思的温度。在托斯卡纳这片带来文艺复兴的土地上,邀约一组组鲜活生动的词汇,在心灵里吟诗、安居、筑梦。这些最有创意的天才们,都在把故乡的土地作为稿纸写诗作文,于是,来此参观的后人,得以像一棵树般汲取大地的营养。
【经典摘抄】
旅行的哲学
只要你走出家门,开始旅行,你就已经把自己心中柔软的部分交给了无常的未来。只要你与这个世界交换了感情,就会被本与你不相干的那些痛苦累及。这就是旅行者的命运。
那些你邂逅的地方,你参观过的博物馆,你喝过热饮的小店,你看过风景的窗子,你写过明信片的小桌子,你交谈过的那个不知姓名的人,你看到过的午夜灿烂的星空,你为之心里一动过的花、树和水波,或者一块酸面包,都曾在你心中安慰过你,告诉你世界的好。可是,转眼它们不见了,你的心上就要空一块。所以,旅行者的心是蜂窝状的,因为有许多小孔还在慢慢酿蜜,另一些已经空了。
与世界的感情联系,就是这样建立,并一遍遍地巩固起来。
片段赏读
尘世茫茫,那些旅行者一直走在寻找灵魂的路上。那些你邂逅的地方,总是吸引着你,去和它们赴灵魂之约。午夜的星空,抚慰过你暗淡的心灵;雪花们躲在偏僻的角落,等待一封颠覆尘世的敕令,千万别说这些景物和事物与你无关,它们和你的心灵相通,不停地为旅行者疗愈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一路行来,我们会感觉自己在亲手触摸历史的脉络,巍巍高山,汤汤流水,千载文明,给人的触动,已不是风景本身,而是一种牵连血脉的涌动,像是你看着人类的文明一步步走来,像是一片叶子,有幸得知一株树的生长。
【经典摘抄】
像鱼一样呼吸
在夏威夷海边温暖的中午,戴上面具,咬紧管子,几分钟里就会像鱼一样用嘴呼吸,好像被埋藏在身体深处的某些古老记忆恢复了。下潜到海水里。透过海水的阳光,变成了如森林中穿过树叶与树枝的阳光,是一条条的。海水似乎是可见的空气,具体而又虚无缥缈,波涛像风一样在头顶上掠过。
用嘴呼吸,很快让我忘记人类在水下窒息的焦虑,获得了一条鱼般的自由。
海底的珊瑚就像莱茵河两岸古老的城堡,我像一朵云般飘过,看到自己投在珊瑚丛里白色沙地上的阴影。珊瑚洞穴里,有条细长的蓝色小鱼沉思般地一动不动,波纹在它四周的沙地上投下镜子反光般异常明亮的光线。它就像小时候的我,在母亲家院子里,正午时分,一片寂静,怎么也睡不着,闭着眼睛,感觉天空上有云拂过。
如此舒服和自在。
片段赏读
若人不能与自然相融,精神就会委顿,眼里诗意荡然无存。全世界的海洋都是精神最温暖的怀抱。不论是狂风劲吹的海岸,还是在黄昏时一派壮丽金红的海洋。作者乘清澈的海水而来,在充盈着阳光的海水中制造了空前绝后的自由。身轻如云,揽海水为华服,度过了这云烟般自在的一个中午!世界如此逼仄,但如果心怀自由之思,就总能为自己规划一片容纳身心的海,那么,无论海水是温暖还是清凉,尽可以游目骋怀,宠辱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