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几乎每年,“不负热爱,奔赴山海”总是写在毕业留言册里经典的言语。热爱,让徐霞客游历天下,朝碧海而暮苍梧;同是热爱,让工程师姜鹏为“天眼”深深吸引,扎进大山深处搞科研14年。热爱,总能释放出澎湃的能量。不管你拥有的是怎样的生活,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正值青春还是芳华已逝,都可以全力以赴,发光发亮,为热爱而活。
探索者骆垠材:去南极追梦
家住四川眉山的轮滑少年骆垠材,在20岁那年爱上极限轮滑运动,获过不少国内轮滑比赛冠军,这个骄傲的少年一度以为自己即将成为亚洲冠军。在2008年的一次比赛中,他打破国内飙高纪录4.2米,却严重摔伤,大脑短暂失忆。他在医院里一躺就是好几个月,所有的掌声和荣誉被挡在医院门外。
从那以后,骆垠材被迫放弃极限比赛,转而用轮滑的方式旅行全球。2011年完成轮滑川藏线后,他又完成新藏线、美国66号公路等轮滑穿越,他用一双脚、数不清的轮滑鞋,滑过了17400多公里的土地。2018年,他一个人来到极寒时期的贝加尔湖,准备往返穿越1400公里。但实际上,他往返三次,总共完成了2000公里的冰雪穿越。一个人的辽阔冰面,他踽踽独行,但每一步,都坚定无比。
现如今32岁的骆垠材一直有个梦想——独自徒步穿越南极。他把对“冰天雪地极致环境的向往”,称之为“燃烧在心中的白色火焰”,而他,不愿意做“自己向往人生中的看客”。为熟悉极地环境,在去南极前,他先来到北极圈,进行了长距离的极地冰雪穿越。在平均-40℃的北极圈,他拉着98公斤的雪撬船,脚下踩着30厘米深的积雪,耳边响起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嘶鸣声,它仿佛随时都可能扑杀过来。他也曾掉进冰窟中,“都忘了自己是怎么爬出来的”。从北纬62°走到72°,耗时53天,他把这样的经历,描述为一场“孤寂的清醒”,这条路,此前还没有人用脚步丈量过。骆垠材在北极圈内行进约900公里,创下了中国人在北极圈行走的最远纪录。
在前往梦想的路上,他是勇敢探索的远行家。
素材解读
面对一座高山,有人畏惧攀爬艰难选择放弃,有人选择出发,但在最险峻之处选择后退,以至于错过了山上美景;也有人敢于“犯其至难”,虽可能遭遇生命之险,但却有机会登上巅峰,领略奇伟、瑰怪之景。人生亦如登山,我们同样面临着一程接一程的挑战,从出生到长大,从求学到就业,我们不得不突破重重关卡,才能真正看见人生的风景。正如乔舒亚·J·马里恩所说:“挑战让生命充满乐趣,克服挑战则让生命充满意义。”
【适用文题】挑战;步履不停;坚持自我……
坚持者梁攀:用热爱闪耀世界
重庆市铁路运输技师学院的青年教师梁攀,还有一个身份——世界技能大賽冠军。为了照顾父亲,他在初中毕业后便出去闯荡,在工地搬砖、搅拌混凝土,在厂房旁守夜……但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由于更喜欢动手操作,2013年,他选择到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专业学习。他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上最好的。两年过后,老师推荐梁攀去参加技能界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这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电路板安装、嵌入式编程……有些内容甚至需要阅读英文文献。尽管他非常努力,依旧在“五进二”中被淘汰。梁攀毫不气馁,他放弃了很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留在集训基地,从头再来。
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梁攀每天坚持在一间狭窄的、只有一张床的房间里进行适应性的现场训练。由于地方小,他只能把床头柜当训练的凳子,把窗台当操作台。训练用的电路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200多个点位,他必须用烙铁将每一个点位都焊上锡,一个任务完成不好,就要反复操作。经历了破茧重生的历炼后,梁攀一举夺金。之后,他拒绝了许多企业递出的橄榄枝,选择留校任教。他希望让更多职校生卸下学历的枷锁,打破社会偏见,用行动证明行业无贵贱。
素材解读
美国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有句名言:“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达成某一件事的时候,很少有做不到的。”梁攀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艰苦的工作、一次次的失败,都没有磨平他的棱角,在激烈的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他不断打破“天花板”。“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梦想不会辜负坚持。我们在追梦路上流下的汗水、战胜的困难,经过岁月的沉淀,终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化为人生的厚积薄发。
【适用文题】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跨越;打破壁垒……
陪伴者赵天赐:我想用山海治愈你
历时31天,往返一万五千公里,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到赛里木湖,河南的年轻人赵天赐推着轮椅上患有渐冻症的妈妈畅游新疆。
2014年,赵天赐的妈妈确诊为渐冻症。在那之前,她开朗爱笑,常和朋友一起爬山、赏风景。患病后,妈妈的心情非常差,于是,赵天赐决定带着妈妈换一种她喜欢的方式生活。把省内的城市和景点都转了一遍后,他决定带着妈妈去全国走走,新疆便是第一站。
为了这趟旅行,赵天赐足足准备了小半年。担心旅途中照顾不周,他还叫上了一位好友和长期照顾妈妈的保姆。途中,妈妈的座椅每二十分钟就要调整一次,调高、放低,活动活动僵硬的身体。赵天赐不仅当司机和导游,每晚还要剪一段视频做记录,留下这些珍贵的回忆。为了让旅行更完美,赵天赐还准备了无人机,遇到盘山公路,他就操控无人机飞到山的另一头,拍下来发给妈妈看。有一次,无人机失控了,差点落水,他想追赶,结果一脚踩在了牛粪上。远处的妈妈看见了,开怀大笑起来,那一瞬间,他感到特别幸福。赵天赐为妈妈取了一个昵称叫“能能”,里面包含了他的心愿——他希望妈妈能早日康复,坚持到奇迹出现的那一天。
素材解读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热爱生活,也定然会被生活热爱。赵天赐身体力行,用漫长的行走、诗意的生活唤醒了妈妈对生活的爱。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生命只有一次,一寸光阴不可轻。在这喧嚣繁杂的人世间,拥有从困境中走出来的能力,可以感受来自爱的力量,就能够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生命的精彩和美好!
【适用文题】留住这段记忆;唤醒;____的你,____的我……
【模拟金题】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顾名思义,就是内心的向往和热爱的地方,是我們身体要去的地方。有了方向,我们就不会彷徨。请以“心之所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目光所及,心之所向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城内初级中学 韩佳萱
风尘仆仆,终有归途。
晌午,我躺在沙发上正惬意地看着电视。忽然,正在厨房洗碗的爸爸激动地说:“你姥姥要回来了!”我一下愣住了,甚至都不知该做出什么表情。我“嗖”地站了起来,反复和爸爸确认了几次,这才相信。
蓦地想起与姥姥在一起的旧时光。
小时候,爸妈上班,我总待在姥姥家。姥姥是位普通的农民,一辈子所热爱的便是土地。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盛夏时节,天气酷热难耐,高亢嘹亮的夏蝉奏响了一首特有的奏鸣曲。姥姥扛着一把锄头,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锄地。
印象中,姥姥对锄地乐此不疲,土地就好似她的孩子。锄地时,她十分专注,竟不在乎烈日打在脸上的炽热,也感觉不到豆大的汗珠一滴接一滴地从脸颊上滚落。她只是时不时喘两口粗气,停下来理理鬓间碎发,然后继续劳作,一做便忘了时间,而我只好在田垄间与蝴蝶作伴。那时,我不理解姥姥为什么要那么辛苦,甚至有些嫉妒,因为她对土地的爱远大于我。时至今日,我才明白,那是缘自她对土地的一种热爱。
姥姥家的院子很大,一左一右分别种有两棵柿子树,它们要比我大上十多岁。每年秋天,姥姥总会摘下半熟的柿子,焐得熟透,送给四邻亲友,余下的才让家里人品尝。她总是笑盈盈地看着柿子树,如同凝望儿孙,眼里射出温暖的光。
等到我上小学,舅舅说要带姥姥到外地住。姥姥出发那天,我呆呆地坐在门槛前痛哭了一整天。
此后,姥姥时常与我通话,说她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人和每一粒土,说“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家乡一盏灯”。
舅舅说,回家那天,姥姥提前一小时就坐在了大厅里。我想,她只有坐在那里才能安心吧。随后舅舅又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姥姥一手握着行李箱的拉杆,另一只手放在兜里,像在握着她钟爱的土地。我知道,那一定是可以让她回到故乡的火车票。
每个人都有向往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梦中的远方,另一个是心中的故乡。姥姥一生目光所及的地方,是她心中的故乡,亦是梦中的远方,因为那里有她一生挚爱的亲人与土地。